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5

分节阅读 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来两个人从这时候就已经有矛盾了,其他几个人别看不说话,其实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看来“八虎”也不是铁桶一块啊。”

“真的”看着刘瑾,朱厚照不确定道。

“真的。老奴以前每月都要出去办一次公事,对外面比较熟。”

“行,刘瑾,本殿下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你要是完成了,本殿下重重有赏,要是完不成就等着挨罚吧。”到来最后朱厚照装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说道。

“您说吧,殿下,只要是您交代的任务老奴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完成。”刘瑾抓着几乎立马大表决心。

看着刘瑾朱厚照心里想着:“行,这是你说的,看你一会怎么办。”

“忠心可表,行,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看刘瑾还是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朱厚照接着说道:“本太子要出宫,你出去给我安排一下,记住别让别人知道。”

听了朱厚照的话,刘谨“啊出宫。不是,这”听到朱厚照要出宫,刘瑾下了一跳,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完整了。太子是谁未来的皇帝,未来的皇帝要私自出宫,并且还要让我安排,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了非砍了我不可。

“嗯,怎么,办不到还是不敢”看着刘瑾吓得一脸苍白的样子,朱厚照装作生气的样子。

“怎么办怎么办殿下第一次让我办事如果不办的话肯定会影响殿下对我的看法,可是如果被皇上知道了有可能要杀头的,怎么办拼了,富贵险中求。”

心里挣扎了一番之后刘瑾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脸决然的说道:“放心吧殿下,老奴绝对办得到,您就等老奴的好消息吧。”

“好,忠心耿耿。本殿下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记住一定要保密。还有你们几个,谁要是出去说漏了嘴,到时候就别再回来了。”朱厚照高兴的说道。

“是,殿下。”众人诺然道。

此刻看着刘瑾一脸苦瓜样,张永几人心里说不出的舒服,“叫你急着出风头,这回看你怎么样完成殿下的任务。”

第七章奉旨省亲

弘治七年,十月,十二日,皇后张氏向孝宗请求回家省亲,孝宗许。次日孝宗下旨赐给张氏黄金万两,珠宝一车,上等锦布一百匹,准其带回家,另赐宫女二十名,太监五十,禁军一千以作护卫。

坐在马车轿子内朱厚照非常的不安分,一会趴在这边伸出头向外面看,一会又跑到那面,并且还时不时的问这问那。

“照儿,安静点,别乱动。”张氏终于有点忍受不了了,不悦的说道。

“哦。”看到母后似乎有发怒的迹象朱厚照立马做出一副乖乖孩子的样子。

近代以前北京城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加起来有一百多万,并且孝宗即位以来修生养息、整顿吏治使得明朝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作为首都的北京是受益最大的,人口和繁荣程度都大大的增加。

皇后张氏奉旨回家省亲自然而然的成了今天北京城最大的新闻。皇后是谁是天下仅次于皇上的人,平常人一辈子都难以见到皇后一次,而今天皇后要回去省亲了,自然引得无数人围观,争先恐后的往前挤想要一睹皇后的真面容。一千禁军此时则如林大敌,紧张的望着两旁的百姓,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母后,人真多啊。”看着两边站着的秘密麻麻的老百姓,朱厚照感慨道。后世的北京城人口超多,但没想到五百年前的北京人也这么多。此时的欧洲一个具有几万人的城市就可以称之为大城,与之相比,此时的北京算什么,估计要称之为超超级大城。不过随着一百多年后满清入关,这里的繁华也将付诸一炬,而现在站在这里的这么多人的后代也将避免不了被残杀的命运,不单单是北京,整个中国都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城市被毁灭,多少人被屠杀。中华民族更是在清朝的统治下离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愈行愈远,直到最后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一想到这里,朱厚照便不能平静了,不行,我一定要努力带领中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一定要让中华民族永远矗立在世界之巅。

在一千禁军的护送下车队缓缓的走出了北京城。车队一出来便加快了速度,一路向南而去。张皇后的家乡在兴济今河北青县,兴济北依京津,京杭大运河贯穿其南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兴济在北京的南面,离北京有一百二十多里地,从北京出发大约要八九个小时才能到达兴济。出了北京城之后路上的人明显少了许多。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对京畿地区的直到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所以此去兴济的路还是较为平坦的,但即使如此一路上还是坑坑洼洼不断,一路走来都快把朱厚照给颠簸散架了,气得朱厚照发誓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想想水泥的制作方法,到时候把全国的路都修成现代的柏油路。

此时正是华北地区小麦的种植季节,去兴济的路上路过了无数的麦田,趴在马车的窗户上,看着外面无数农民的劳碌的身影,朱厚照不住的感慨农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的根基,在国家和民族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他们用一双双辛勤劳作的双手养活了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也是他们在国家遭遇劫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拿起武器保卫了国家,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获得过与他们的奉献相匹配的地位,总是被排挤在社会的最底层,默默的付出,默默的支撑着这个国家,可以说,他们才是最值得赞扬的人。大明,我朱厚照会让你走向世界之巅的,可歌可敬的农民啊,我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生活的。这一刻,朱厚照在心中立下了这个誓言。

车队一路南行,终于在下午傍晚时分到达了兴济。此时兴济县城外一片人山人海,兴济知县张茹为了为了博得皇后张氏的高兴,发动官府力量从兴济城里拉出了两千多人站在城外列队欢迎张氏回家省亲。“张国公,皇后什么时候到啊”张茹在城外已经等侯两个多时辰了,却一直没有见着人,心里怎能不着急,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问张国公了。张国公就是皇后张氏的父亲张岱,孝宗登基后,张氏被封为皇后。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虽然如此但张岱的身份地位仍曾比较低,生活也颇为贫苦,一直到张氏被选为太子妃之后生活才有所改善。后来张氏被封为皇后,张岱也应为女儿的缘故,被加封为昌国公。自此张岱一跃成为兴济称里身份最高贵的人,知县张茹也对张岱恭敬有加。

“来了,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人群里立马出现一阵骚动。之间一队马车在大批官兵的护送下徐徐而来,显然是皇后一行无疑。

“安静,安静。”张茹看到人群的骚动,大为不满,大声喊道,“今天谁要是把事情搞砸了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们。”张茹在兴济当了几年知县,说话还是挺管用的,听到他的话人群立马安静了下来。“所有官员随我上前迎接皇后娘娘。”张茹大喊道,说完便领着一干官员上前而去。

“张国公,您先请。”张茹临走还不忘让张岱走在前面。张岱听到知县的话也没觉得不妥,毕竟回来的是他的女儿,便欣然领着众人前去。

“停。”看到前面大批人走了过来,徐昌立马让车队停了下来,并让手下暗中戒备。徐昌是这次护送皇后回家省亲的侍卫的统领,临走前皇上专门把他叫了过去吩咐他要特别注意安保工作,此次不单单要保护好皇后的安危,还要保护好太子的安危,如果此次皇后或者太子出了什么意外,绝对会让国家产生巨大动荡,临行前皇上还另拨了两千京军听从他的指挥,只不过这两千京军一直在暗处,只有在出现危险情况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大家一直以为只有一千护卫。

“徐指挥使,前面出了什么情况”感觉到车队停了下来,张氏问道。

听到问话,徐昌立马下马快速走到主轿前躬身道;“启禀娘娘,前面来了一群人,看样子像是兴济的地方官员。”

“哦,”听到徐昌的话张氏大感好奇,便拉开车帘向前望去,果然,前面一群穿着官服的人迅速的朝着里走来。“父亲”张氏低声道,眺望之下赫然发现自己的父亲走在最前面。

“徐指挥使走吧,是本地的官员。”

车队有慢慢启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