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249

分节阅读 2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果避讳,那就是违背现实,明君都知道这点,大王您听说过吗

生死存亡

秦王嬴政忽然平静了几分,说你到底想说什么

茅焦正色道,自古以来,忠臣是不会说阿谀奉承之话的,如果君主有问题,但是大臣没有说,没有指名,这就是大臣辜负了君主。但是如果大臣指出了不当之处,君主没有听,那就是君主辜负了大臣啊现在大王已经有悖天逆行,又听不进去人的忠告,这不是秦国的祸患来了吗

秦王嬴政觉得茅焦说的每句话都对,但是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难道真的已经走到了亡国的边缘忽然秦王嬴政的脑子迷糊了起来,他只能请茅焦继续说下去。

茅焦说道,天下诸侯敬重大王,不止是因为秦国实力雄厚,更是因为大王英明啊可是现在,大王车裂假父,那就是不仁;扑杀兄弟,那就是不友;囚禁母亲,那就是不孝。而您杀害这么多的忠臣,和桀纣有何区别您心在天下,如此行事天下岂能顺服臣知道自己说了这些话必然会被处死,臣死之后也不会有人再说这样的真话了。但是到时候天下会怎么看待大王诸侯还能服从您吗那时候奸佞小人将会每天说您爱听的话,秦国的帝业将要功败垂成,而这,都是由于您

茅焦说完这些话,撩起衣服就准备跳到滚开的大锅里,但是秦王嬴政急忙走下来拉住了茅焦,还命人撤走汤锅。

秦王嬴政一直以来所恼怒的,忿恨的,正是不可对人说的诡秘身世,和母亲的污秽行为,可是茅焦无所顾忌的话让他忽然明白了,再隐瞒,也是无可隐瞒的,事实就是事实。真相大白,而且自己的疯狂行为,已经为秦国的帝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隐患。作为嬴政,他有一段不可选择的人生,但是作为秦王,他无可选择也必须选择。

当秦王嬴政拉住茅焦的时候,茅焦反而劝他不必如此,大王既然已经命令要煮了我,如果收回命令,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又如何让人信服

但是秦王嬴政已经非常明白,面子和里子哪个重要,他命令左右收起榜文,让人拿来衣服给茅焦穿上。

秦王嬴政请茅焦坐下,还对茅焦谢罪,过去劝谏的人也没像您一样说的这么明白,今天您已经说的非常透彻了,寡人怎么敢不听呢

茅焦也很激动,他含泪跪下对秦王嬴政说,大王如果能够听进去臣的劝告,便是秦国之福。请大王派人迎接太后回宫,并且安葬这二十七个劝谏的忠臣吧

秦王嬴政命人收敛二十七位劝谏忠臣的遗体,将他们埋葬在龙首山,提名为“会忠墓”。当天秦王嬴政便起驾前往雍州迎接太后回宫,而驾车的便是茅焦。

到了幽禁太后的棫阳宫,秦王嬴政下车膝行直到太后宫中。秦王嬴政大哭不已,太后也垂泪心痛。

为什么会这样

恐怕母子二人心里都有不能言说的痛苦,但是不能更改的血缘,让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秦王嬴政还特别引荐茅焦给太后,说这就是我的颖考叔啊第二天,秦王嬴政请太后车驾现行,自己跟随在后返回咸阳。一路之上,老百姓都交口称赞,这才是母子啊

到了咸阳之后,秦王嬴政母子在甘泉宫畅饮,而太后还特别设宴款待茅焦表示感谢。秦王嬴政也非常欣赏茅焦的才华和骨气,拜茅焦为太傅,赐爵为上卿。

但是秦王嬴政还是担心吕不韦和太后的感情死灰复燃,于是便将吕不韦迁徙到河南他的封地居住。

但是让秦王嬴政料想不到的是,吕不韦被贬黜到了封地,反而有各国使者络绎不绝的前来问候,都是聘请文信侯去作相国的。

第十三章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收到了秦王嬴政的一封信,他很诧异,难道又有事情发生

这封信完全是质问的语气,秦王嬴政上来就问吕不韦,您有什么功劳,能够作秦国的相国,还被封为尚父难道嫪毐的作乱不是由你而使吗寡人完全是由于不忍心诛杀你,所以才让你退居封地,谁知道你居然勾结别国使者这和寡人宽恕你的初衷截然相反,那你就带着家属去蜀地吧,在那里终老算了。

吕不韦的心都要停止跳动了,我有什么功劳我的功劳就是让子楚从人质成为了秦王,让你娘,赵姬,成为了太后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成为了秦王嬴政

吕不韦心里充满了痛苦、不甘心,按说以吕不韦的实力,出奔别国,绝对将是秦王嬴政的心腹大患。可是他忽然觉得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软弱的留下了泪水。这是自己的儿子啊,他能不认自己,难道自己能对付儿子吗虎毒不食子啊可是这就是自己谋划一生得到的结果吗

吕不韦转念一想,自己一介商人能够成为相国、成为尚父,已经是世间奇闻了,何苦要求更多那子楚父子,难道不是死在自己手里吗

吕不韦喝下了自己亲手调制的毒药。

吕不韦的门客偷偷将他的尸体运到了北邙山,和他的妻子合葬在一起。

秦王嬴政得到吕不韦的死讯,又决定找到吕不韦的尸体,可是吕不韦的尸体居然不翼而飞了秦王嬴政命令驱逐吕不韦的门客,所有别国游客不许在咸阳逗留,已经在秦国为官的外国人,则被免官,并且三日内要驱逐出境。胆敢包容这些他国人的,一概治罪。

吕不韦这个在秦国作到相国的外国人,成为了秦王嬴政最大的梦魇。或许在秦王嬴政的心里,所有痛苦混乱的根源,所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现实,都是吕不韦。但是能说秦王嬴政打败了吕不韦吗如果真是秦王嬴政打败了吕不韦,他就不会大张旗鼓的轰走外国人了。

谁能想到吕不韦会忽然寻死呢

秦王嬴政又走到了偏激的路上,当然又有人出现对此表示反对了。

此人名叫李斯,是著名的学者荀子的学生,来秦国游历,也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曾经对秦王嬴政推荐过李斯,李斯被任命为客卿。自从秦王嬴政下了逐客令,李斯也被免官,逐出了咸阳。

可是李斯在路上,写就了一篇千古奇文:谏逐客书。

文中历数各国人才交流带来的机遇,比如秦穆公招聘的人才百里奚、蹇叔,秦孝公用的商鞅,秦惠王用的张仪,秦昭王用的范睢。可以说,这些人才在秦国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土壤,也让秦国逐渐从一个偏僻的国家发展成为诸侯瞩目的泱泱大国。如果离开了这些关键性人才,秦国将会怎样这些人离开了秦国,当然不可能就此失业,而是将要成为其他国家争相夺取的宝贝,试问这不是秦国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秦王嬴政看了这篇文章恍然大悟,吕不韦是个案,不能因为一棵树木,放弃整个森林啊秦王嬴政当即废除了逐客令,派人赶紧追赶李斯,终于在骊山脚下追到了李斯。李斯被请回咸阳,官复原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