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233

分节阅读 2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国和燕国的关系的确加深了,但是乐毅终身没有回到燕国,而是被两国都任命为客卿。或许在乐毅的心里,被怀疑比丧失功业更加不能容忍。最终,乐毅在赵国去世。

乐毅去世之后,赵国出名的大将是廉颇。这廉颇不但勇猛,而且精通兵法,所以秦国多次侵略赵国,都被廉颇挡了回去。这实在没办法可想,秦国希望和赵国结为友好发展关系。

貌似和秦国结为友好关系,是一件难度系数比较大的事情。

此时赵惠文王宠信一个内侍,名叫缪贤。这缪贤不但被拜为宦者令,而且经常干预国事。一次有人想卖给缪贤一块美玉,缪贤看了这美玉,也觉得光彩照人,于是出了五百金买下了这块美玉。后来缪贤让玉工对这块美玉进行一番鉴定,谁知玉工大惊失色,这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啊

当初楚国的相国昭阳由于丢失了和氏璧,就愿望是张仪偷得,而且将张仪打的遍体鳞伤。张仪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才离开了楚国,到了秦国。之后昭阳曾经出千金求购此和氏璧,谁知竟没有人出卖。想来是小偷害怕引火烧身吧谁知张仪已经去世多年,这和氏璧,居然又再次出现了

玉工赶紧嘱咐缪贤,千万不能让别人看到和氏璧,张扬出去,一定会有祸患。

缪贤倒看不出这和氏璧到底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玉工说,如果将和氏璧放到暗处,您就能看到莹莹宝光,这也是夜光之壁。而倘若将和氏璧放在身边,那真是夏凉冬暖,百步之内,蚊虫不侵。

原来和氏璧就是有空调功能的宝玉啊

缪贤这下明白了,还真是一块宝贝啊经过试验之后,缪贤发现玉工说的都对,于是他为和氏璧做了一个匣子,藏了起来。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缪贤得到和氏璧的消息被赵惠文王知道了。

这位赵惠文王也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主儿,居然就直接提出来让缪贤献出和氏璧。

让他想不到的是,缪贤居然拒绝了他。

这可不单是和氏璧的问题了,这绝对是态度问题赵惠文王居然就趁着一次游猎的机会闯入了缪贤的府邸,搜出和氏璧,扬长而去

这真是典型的强盗作风。

缪贤到这时候明白过来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当赵惠文王第一次索要和氏璧的时候自己给他多好如今他抢走了和氏璧,说不定一生气还要自己的性命呢

缪贤越想越害怕,准备逃跑。

收拾停当,正准备出发,有人拦住了缪贤。

是缪贤的舍人蔺相如,蔺相如问缪贤,您这是准备到哪儿去呢

缪贤说,我准备到燕国去。

蔺相如说您为何这么相信燕王,就准备这么去投奔他呢

缪贤充满感情的回忆说,又有一次我和大王在边境同燕王会晤,燕王趁人不备拉着我的手说,希望有机会和您结交。所以我觉得燕王一定会帮我的。

蔺相如叹息道,您这还看不出来吗燕国经历几次事变,现在没有我们赵国强大。而您是大王的宠臣,燕王哪儿是要结交你,那是要借您讨好大王啊现在您得罪了大王逃到燕国,燕王为了讨好大王,一定会将您交出来的,那时候您怎么办呢

政治避难绝对是门技术活,可不能自己送入虎口。

缪贤也慌了,那可怎么办是好难道坐以待毙

蔺相如笑道,您也没有大错误,就是没有献上和氏璧罢了。如今您只要肉袒请罪,大王一定会饶恕您的。

缪贤一听,那就试一试吧,总比自投罗网的强。

没想到,赵惠文王居然真的原谅了缪贤,从此缪贤就非常信任蔺相如,把蔺相如当做府里上宾。

由和氏璧引出的风波在赵国告一段落,但是一块稀世宝玉岂能就这么沉默下去呢

第三十七章完璧归赵

宝贝人人爱,但是宝贝也是祸患之源。

天下独一无二的和氏璧,最先带给发现它的卞和人生悲剧,之后又带给张仪偷窃的罪名。

和氏璧隐没江湖这么多年,怎么会就平平安安的归了赵惠文王呢

没那么简单

缪贤请去的玉工虽然警告他不要将此事告诉别人,但是当这玉工自己到了秦国,反而主动和秦王提起此事。秦昭襄王当然知道和氏璧是宝贝,但是并不是特别明白,和氏璧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这玉工为了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又向秦昭襄王仔细解说了一遍。

秦昭襄王这哈喇子流一地啊,这宝贝我要是见见也行啊

相国魏冉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说,大王您既然如此喜欢和氏璧,我们用酉阳十五城去交换不就行了

秦昭襄王倒吸一口冷气,酉阳十五城去换和氏璧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太奢侈了,太奢侈了,这么不会过日子呢

魏冉笑道,赵国多害怕我们秦国啊,到时候您就说用酉阳十五城交换和氏璧,他敢不来吗等他带着和氏璧来了,那就由不得他们了用酉阳十五城交换,不过是个名义罢了,您说呢

原来又是一出骗局。

看来这魏冉是诈骗犯出身,这是将秦国说话不算话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秦昭襄王大喜,急忙派出客卿胡伤为使者,带着书信去赵国,我们秦国要来交换和氏璧了

赵惠文王看了这封信头就“翁”的一声,赶紧召集大臣商议。你说和秦国交换吧,明摆着秦国从来说话没算数过,看看楚国被他们忽悠的瘸成什么样儿了就知道了。不和秦国交换吧,赵国又不是秦国的对手,那不是找削呢吗

大臣们议论纷纷,你说这样,他说那样,也没有准主意。后来还是李克说,就派我们赵国的勇士带着和氏璧去交换,如果秦国是真心和我们交换呢,那我们就换;如果他们玩儿花招,那就带着和氏璧回来。

说的挺容易,也是这么个道理,问题是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派谁去合适

勇士

赵惠文王看了看廉颇,廉颇同志低头不语。

明显是小学生害怕回答问题的状态。

廉颇都不敢承担这个任务,还能有谁啊

这时候缪贤说话了,缪贤向赵惠文王推荐了一个人,此人正是蔺相如。缪贤说,臣的这个门客,不但有智慧,而且非常有勇气。如果要派使者去秦国,那非蔺相如不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