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208

分节阅读 2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误。

终于有一天,他前去探望文种。

据说文种已经有病许多天了。

你这么惦记着,能不有病吗

吓也吓死了。

越王勾践看着文种,看样子是病的不轻。他关心的问候了文种同志的病情,同时表示了对文种同志的关切之情,并且发表了一些看法,越王勾践认为,文种同志是非常油菜花的同志,他曾经说过,有七条计策可以让吴国灭亡,但是现在只使用了三条,吴国就已经灭亡了。越王勾践送给文种同志一样礼物,请他去地下和吴国的先人继续作战。

文种颤抖着接过越王勾践递过来的东西,仔细一看,是当时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自尽的“属镂”之剑

文种仰天长啸,这就是对有功之臣的奖赏吗我真是不该不听范蠡的话啊片刻文种又笑了起来,也好,和伍子胥作伴去

文种自尽了。

越王勾践大喜,将文种埋葬在卧龙山,后来的人称之为种山。

卑鄙者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文种起码显示了自己的才华,人生自古谁无死有何遗憾

据说一年之后,海水冲毁了文种的坟墓,有人看见文种和伍子胥乘风破浪而去。

当然这也是老百姓对文种的美好想象,但是起码说明,文种在道义上是胜于越王勾践的。

越王勾践在周元王七年去世了,在位二十七年,他经历了越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失败,也成就了越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辉煌。虽然他对功臣的刻薄为后人诟病,但是不失为一代霸主。

其他大国也进入了力量角逐时期,为权臣所困的,不止是鲁国。

晋国原本是六卿执政,范氏和中行灭亡之后,就剩下了智、赵、魏、韩四家。

受到越来越多权臣专政的影响,晋国的四位权臣也觉得有必要进行更加大胆的行动。既然谋逆成为一种流行,再没有人主持公道,那何必谦虚呢

这四家经过私下会议,居然就将晋国土地私自进行划分,作为自己的封邑,甚至晋国公室的土地比他们的土地还要少。

更加可笑的是,晋国的最高领导居然对此无可奈何,这证明,分裂就在眼前了。

赵氏的最高领导赵鞅,儿子不少,最大的儿子是伯鲁,最小的儿子叫无恤。无恤的母亲不过是赵鞅的奴婢,所以在赵鞅的儿子中身份最为低贱。

作为父亲,赵鞅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于是他采取了科学的方法:相面。

赵鞅找到当时最有名的相师姑布子卿,请他看看自己的儿子哪个将来最有成就

这位姑布子卿不但专业素质很高,而且很有职业道德,在仔细观看过赵鞅的儿子们之后,他非常肯定的告诉赵鞅,将来您的儿子能做将军的,一个都木有。

一个都木有

赵鞅的心忽然凉了,我们赵氏从开始就是凭着军功在晋国立足的啊难道到我这就算最后的一任了

苍天啊,大地啊,这样也太残酷了啊

姑布子卿看着赵鞅明显受挫,心里也不落忍,忽然他想到什么,问赵鞅,我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年,跟随他的都是您府里的人,难道他也是您的儿子

赵鞅基本是惨笑了,那是无恤,最小的一个儿子。

姑布子卿眼睛一亮,我看那孩子有点意思,赶紧叫来我仔细看看。

赵鞅派人把无恤叫过来,姑布子卿一见到无恤急忙行礼,这位是真将军啊

赵鞅笑了,是这样吗

赵鞅决定对无恤进行一次考核,他召集自己所有的儿子,包括无恤,进行了一次知识问答。果然,只有无恤能够完全回答出赵鞅的问题,虽然他只是最小的那一个。

赵鞅这次真服了,这孩子果然有天赋,油菜花

经过姑布子卿的相面和自己的考核,赵鞅宣布,废除伯鲁继承自己家业的身份,而选择了无恤。

天才少年出身低微,父亲的关爱也不能带来永远的一帆风顺。

智伯恼怒郑国不来晋国朝觐,于是联合赵鞅讨伐郑国。正好赵鞅有病,于是让无恤代替自己和智伯一起前往。

在智伯的眼里,无恤不过是个没什么身份的孩子,所以在喝酒的时候智伯就开始灌无恤。

其实饮酒是奇怪的一件事,好朋友遇到总会喝酒过量,似乎这过量就意味着友谊深厚。而不喜欢的人,也经常发生灌酒这样不雅的事情,智伯灌无恤,应该属于后一种。

无恤虽然年幼,但是并不无知。他挣脱了智伯硬塞过来的酒碗,但是,智伯暴怒之下居然将酒碗砸到了无恤的头上。

鲜血顺着无恤的脸流了下来。

这太过了,欺负人啊

赵氏的将士都准备冲上来和智伯拼命,但是无恤却说不过是小事罢了,轻描淡写的将此事一笔带过。

智伯回朝之后,居然还向赵鞅告状,想让赵鞅废了无恤。赵鞅当然不同意,千挑万选就这一个有前途的儿子,怎么能废了

这可不是小事了,从此智伯和无恤就有了隔阂。

第六部:纵横之争

第一章智伯瑶的野心

云在天空飘飘荡荡,一阵清风就能让她改变形象和方向。

改变无处不在,虽然如梨花落雨缤纷,但天凉了,花就得落了。

从迁都洛邑周天子式微,郑庄公小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接连称霸,远点的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算是名扬一方。随着各国权臣兴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更替。

赵鞅病重,临去世之前,他告诉儿子无恤,晋国将来发生变乱,那么晋阳是关键的地方,你要小心留意。

看来虽然晋国已经划分了四家权利范围,但是赵鞅心里也明白,真正的斗争迫在眉睫。

赵鞅去世了,无恤接班,是为赵简子。

晋国四家权臣之间明争暗斗,有一个心急如焚。

当然是晋出公。

眼看着晋国被划拉成别人的地方,晋出公觉得再不行动,以后就真没动手的机会了。

作为被漠视的最高领导,晋出公派人前往齐国和鲁国讨救兵,要讨伐晋国四家权臣。

晋出公的选择或许是经过苦苦思考的,诸侯中,真有实力帮忙的,秦国已经和晋国闹的非常不愉快了,而且是晋国伤害秦国更多一些。而楚国,那是晋国老对头不用说,要是请楚国帮忙,恐怕楚王的大牙都得笑掉了。新兴力量还有越国,但是听说鲁哀公前去请越王勾践帮忙,都死在越国了,还能去吗

所以盘算来盘算去,诸侯虽多,也只剩下了齐国和鲁国。

齐国和鲁国的君侯帮不帮忙还不知道,但是晋出公求救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国四家权臣耳朵里。

当然是齐国的田氏和鲁国三桓作的。

兔死狐悲,大家都是权臣,天下权臣是一家,难道帮助晋出公灭了四家,然后看着晋国帮助自己的领导灭了自己

这四家得到消息都是吃惊加生气,好啊,真是蔫驴踢死人,不吭不响的就要灭了我们看看到底谁灭谁

智伯联合韩康子虎、魏恒子驹和赵简子无恤一起出兵攻打晋出公,本来就是光杆司令的晋出公根本没想到会这么快造成这个局面,只能出奔齐国。

对于晋出公而言,什么都不做,那绝对是坐以待毙;做不对,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个结果。

智伯选中晋昭公的孙子骄为国君,是为晋哀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