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端上来的是热气腾腾的烤鱼。

王僚最喜欢的菜,嗯,闻着味道不错啊

厨师将烤鱼小心放在桌子上,众人看着王僚陶醉的神色还都想知道,这鱼到底有什么稀奇的,怎么还没吃到嘴里就这么香了

伴随着烤鱼的香气,厨师忽然探手从鱼嘴里掏出一个什么,一晃的功夫就刺向王僚

王僚的三重重铠啊,瞬间被穿透,登时死亡

这铠甲哪个厂家制造的,什么质量

所有的卫士只来得及将手里的武器都用在那个厨师身上,毫无疑问,这厨师瞬间被斩为肉泥。

厨师不是别人,正是专诸。

从来的时候,专诸就没想过能活着出去。

可是既然刺死了王僚,专诸就算没白死。

公子光听到厅堂里的躁动,急命早就埋伏的武士倾巢而出,一时间吴军和吴军打起来了

王僚带来的卫士心慌意乱。

我们为什么打仗

为了保卫王僚

王僚呢

让人杀了

那还打什么啊

没多长时间,王僚带去的卫士就被公子光手下的人斩杀大半,剩下的都仓皇逃命。

伍子胥保护王僚上朝,说明之前王僚即位那是极其不正确滴现在我们要纠正这一错误

怎么纠正的

是上诉还是声讨

你管我们怎么纠正的,反正纠正了就是了

公子光只宣布摄政。

为什么不干脆即位

傻呀,还有若干吴军和公子在外,这时候即位,那不是引火烧身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公子光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公子光命人用符合规格的要求安葬王僚,同时厚葬专诸。

被杀者和杀人者一起被安葬,这其实非常耐人寻味,说明掌权者的内心有多纠结。

在稳定国内情绪方面,公子光驾轻就熟。他知道所有的人都在看着,到底是不是王僚有错误还是有人帮忙,王僚被说成有错误

伍子胥并没有因为谋划了整件事情而获得大的赏赐,他只是被封为行人,属于吴国的客人而不是臣子。

专诸的儿子专毅和举荐伍子胥的被离都被封为大夫。

最关键的一点,公子光发仓散粟,周济穷人。

就这一点,老百姓就心安了。

这公子光是坏人

不信,不信,是坏人他能不急着登基是坏人他能帮着老百姓

经历了吴王被刺的动荡,吴国居然很快安定下来。

过了几天,让公子光最揪心的时刻来到了,出使晋国的季札回来了。

季札回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王僚墓前拜祭。

想必季札非常感慨吧

假如自己当时听从了父亲和几位哥哥的安排,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或者王僚安分与做一个臣子,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公子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找到季札,说自己要让位。

是的,费了半天劲的公子光要让位。

没错,对于王僚公子光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眼前这位是季札,对于季札他什么办法都没有。

因为季札是公子光爷爷和父亲以及两位叔叔都全力认同能够带领吴国走向幸福的领导人。

就是再想做吴王,公子光也不能对季札如何。

杀了季札,然后说季札有问题

恐怕所有的吴国人都会说公子光丧心病狂

所以他只能让,说明自己不是为了这个吴王之位。

季札素来视名利如浮云,不然不会违背父亲和哥哥的命令以及努力,避位出奔。

这就是公子光侥幸的地方。

季札看着眼前这位恭恭敬敬的侄子,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自己可以一句话就让公子光白忙活。

但是那要违背自己做人的准则。

季札只是默默的看着公子光。

公子光如芒在背,浑身大汗淋漓。

半响,季札说,只要国家祭祀不荒废,老百姓能够有一位负责任的君主,那就是我们国家之主了

这句话一说,公子光的心一下子落地了。

侥幸

公子光如愿以偿,即位吴王,改名为阖闾。

而季札,则甘心为臣子。但是季札的内心始终非常介意这件事情。试问为了不接受王位宁肯出奔的季札,怎么会赞同公子光的所作所为呢

季札终身没有回到吴国,待在了延陵。而他死后,也就安葬在延陵。

吴国,是季札的祖国,是他的父兄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国家。但是对于季札而言,吴国也更是一个争权夺利的血腥之地。

孔子曾经为季札的墓地题碑: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公子光成为阖闾的消息逐渐传播开去,多日前的军事行动和人员调动原来有如此目的

人们的心里逐渐明白了,可是身处其中的当事人依旧痛苦不已。

比如和楚军苦斗被包围的掩余和烛庸。

被楚军包围不可怕,艰苦作战不可怕,可怕的是得知自己的出征原来是别人阴谋夺权的一部分,这就让人非常痛心了。

没人能来救自己了。

公子光肯定巴不得咱们都被楚军打死才好呢

忽然之间,这些出征的吴军就成了被国家遗忘的角落。

第十一章费无极的第二次转弯

吴王阖闾的登基无疑断了在外征战大将的后路,吴国不再是自己能够回得去的国家了

掩余和烛庸在用泪水祭奠老领导王僚之后,也感到自己处境堪忧。

回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