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除掉伍奢和伍尚,追捕伍员,但是这将给楚国带来弥天大祸。

楚平王居然还在事后问费无极伍奢在去世的时候有何遗言

大约是害怕伍奢将自己的丑事说出来吧

费无极说那倒没有说什么,伍奢只是说伍员远走,恐怕将来会与楚国为敌。

这话说的太到位了,楚平王一听那还得了,他亲爹都这么说了,即刻派左司马沈尹戍率领三千军马紧急搜捕伍员。

您太客气了,抓一个伍员需要左司马率领三千军马的豪华阵容吗您怎么不派楚国所有的大军都去呢

伍员在逃亡中也明白,楚平王必定不会放过自己,一定会再派人马追赶,而且这追兵只能越来越多。

要怎么样才能脱离险境呢

伍员看着茫茫大江忽然心生一计,他将自己的白袍脱下挂在岸边的树上,将鞋子放在江边,自己换上草鞋沿江直下。

沈尹戍很快追赶到了此处,军士呈上伍员的衣履,却不见伍员本人的踪迹。

沈尹戍也为难了,这四面八方的,谁知道伍员往哪儿跑呢有木有gs定位系统。

沈尹戍拿着伍员的衣履回到郢都复命,偏偏费无极诡计多端,说有计策能够抓到伍员。

原来费无极的计策无非重赏之下,求一勇夫。

费无极建议,张榜在全国追捕伍员,凡是能够抓住伍员的,赐给粟五万石,封为上大夫;敢收留伍员的,罪及全家,全家处斩。命令所有的渡口关隘对来往人等严加盘查,同时给各位诸侯去信,不让他们收留伍员。到时候伍员插翅难逃,还谈何报仇雪恨

真够狠的,为了抓捕伍员,下血本了啊

楚平王采纳了费无极的计策,全国总动员抓捕伍员。

管他有罪没罪。

当时伍员顺江而行,本来是想去吴国。谁都知道吴国是楚国的仇人,只要去了吴国,必定有报仇雪恨的那一天。

可是吴国离楚国太远了。

伍员忽然想起,世子建出奔在宋国,自己不如也去宋国投奔世子建

伍员改变逃亡路线,前往睢阳。在途中忽然看到一辆马车,伍员躲起来仔细观看,原来是申包胥,这申包胥和伍员交情非同一般,是八拜之交,这时候申包胥出使他国,刚刚回到楚国。伍员忽然从旁边拦住车马,申包胥倒很惊讶,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伍员哭着将自己的遭遇讲给申包胥听,申包胥听了之后也非常同情伍员。

第五卷:起于江湖

第一章自由的叛国者:伍子胥

有为青年伍子胥一夜之间遭遇了父兄被害、妻子自尽、自己成为全国通缉犯的悲惨遭遇,人生忽然就从那个阳光明媚百鸟唱得早晨变成了狂风暴雨大地震的中午。

幸福的生活没有了。

光明的前途没有了。

有的只剩下仇恨

伍子胥在遇到结拜兄弟申包胥之后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同时表明,这事儿还没完自己一定会和楚国的仇人结盟,让楚国为自己的父兄付出代价楚平王、费无极,他们一个都跑不了伍子胥必当生刃这两个仇人

伍子胥悲惨的遭遇足以引起人的同情,但是他之所以作出复仇楚平王和费无极的决定,首先是他遭遇不幸的变故刺激导致,其次也是因为他自负才高,往往油菜花的人才会心心念念的都是平等,相信凭自己的才华便足以谋生达志,而非其他的吹牛拍马。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由于伍子胥本人内心深处隐藏的自由意识。在东周时期,被糊涂的最高领导冤枉的岂止伍奢一人但是没听说有谁非得要报复领导的。因为所有的人都默认,领导有最高权力,如同不可逆转不可怀疑神一般的存在,就算被打入冤假错案,也很少有明目张胆声明要报仇雪恨的。

为什么伍子胥胆敢如此

因为他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出众的才华,在他心里领导没见的就神圣到哪儿去。所以当全家遭此横祸的时候,伍子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二反之。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伍子胥和管仲有相同之处,只是管仲的落脚点在于个人的成功,而伍子胥的落脚点在于家族复仇。不过他们都有一颗独立自由的心,甚至骄傲的超脱于当时的世俗伦理之上。

果然伍子胥这一番话让申包胥吓了一跳,申包胥忍不住劝告伍子胥,我也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是不管怎么说,楚平王他是君主,我们是臣子,这哪儿有臣子反对君主的呢而且你们家世代受楚王恩惠,报效国家,你可不要一时激愤毁了家族名誉啊

伍子胥不屑的惨笑道,“君主就不能反对那纣王是怎么被赶下台的呢如今的楚平王配做楚王吗他可是连自己的儿子媳妇都要霸占,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赶尽杀绝的人我的复仇也是为了楚国扫清余孽,难道是光为了自己家复仇吗”

的确,楚平王还是公子弃疾的时候可没听说怎么尊敬当时的楚王,要不是一连逼死了三个哥哥,好像也轮不到楚平王称王吧而且说什么时代蒙受楚王恩惠,完全是老板的口气。你给我发工资怎么了那我们全家还付出劳动了呢,你发工资是你应该做的,我得到的完全是我的劳动所得,都是我应该得到的说我们不念及楚王恩惠,你楚平王为什么不念及我们世代为楚国奉献呢

店大欺客,但是也得讲理。

工人阶级不都是包子,随便你欺负

这场对话没办法进行下去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保守主义者申包胥最后用简短的话结束了这次争论,他也明白伍子胥的难处,但是申包胥认为自己也很为难,作为伍子胥的结拜兄弟,如果帮助伍子胥报仇,那自己就是背叛了国家;如果反对伍子胥报仇,明显陷伍子胥与不孝的境地。申包胥后来只能劝告伍子胥小心行事,作为朋友自己必定不会将伍子胥的说法和行踪泄露出去,但是伍子胥要报复楚国,自己则一定会保全楚国。

基本上再见就不是朋友,是在战场上了

两个朋友就此分别。

伍子胥历尽艰辛终于到了宋国,见到了世子建,两个人一见面悲从中来,都是抱头痛哭。

伍子胥难免将楚平王后来的行事告诉世子建,哎呀都是你那个死爹啊,杀了我爹和我哥哥,以后楚国是没好了

世子建也愤恨不已,我爹就是这么不着调谋杀忠臣这事儿还能做出来太无情了

伍子胥问世子建,您来到宋国这么久,这边情况如何有没有可能帮助我们

不问则已,这一问世子建老伤心了,还帮助我们宋国这边都乱套了,君臣相攻,一塌糊涂,老混乱了我来到宋国,还没见过宋国的领导呢

原来现任宋国最高领导宋元公,是宋平公侍妾的儿子,本来怎么样也轮不到宋元公即位的,都是因为宋平公听信了寺人伊戾的谗言,所以杀掉了原来的世子,立宋元公为世子。等到周景王十三年,宋平公一去世,宋元公顺利成章的即位了。

宋国这场内乱,和宋元公有很大的关系。原来宋元公此人相貌丑陋,性格阴柔,这都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他为人处事往往处于私心,而且向来没有什么智慧。按说这样的性格作了一国君候,没被赶下去纯属观世音菩萨保佑,但是宋元公自己还有些郁闷了。

不是郁闷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作宋国最高领导,而是郁闷,华氏在宋国的权力太大了。

宋元公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准备把华氏烧下去。

虽然没考虑能不能风向变了烧着自己。

宋元公召集公子寅、公子御戎和向胜、向行,密谋除去华氏。

没有权臣的宋国,将会更美好

但是从人选上宋元公就失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