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处死啊

栾书一听到这事情就病倒了。

这次是真心有病。

这孩子杀伐决断,也太可怕了要知道,他才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啊

程滑都被判处磔刑了,那主要罪犯栾书呢

一想到这些栾书就觉得心都不会跳了。他经过谨慎思考,决定提出病退,建议韩厥代替自己的职位。

为什么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就吓得栾书要告老还乡呢难道就不能再次向对付晋厉公一样,收拾了晋悼公

栾书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这次,他不能这么做。首先,晋悼公虽然年幼,但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无可挑剔的,不像晋厉公有错在先。如果栾书对付晋悼公,不光大臣们会起而反之,就是百姓也不会答应。其次,说出大天去,栾书也是弑君的主要罪犯,他问心有愧。而且晋悼公是他提议扶立的,他怎么能转脸就再次弑君呢而且晋悼公小小年纪就如此行事,恐怕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主儿。

退一步,假如栾书装着糊涂混日子,恐怕也难。处罚程滑,就是在警告栾书。

在这样的领导下面,犯过错误的栾书为求自保,只能提出辞职。

也许是始终心有愧疚,辞职不久,栾书就去世了。

晋悼公早就听说过韩厥的贤名,接受了栾书的建议,拜韩厥为中军元帅。

可是韩厥坚决推辞。

这可就奇怪了,难道韩厥对这个官职还不满意吗

晋悼公找到韩厥,韩厥私下里对晋悼公说明了自己的心事。

我们这些人,说什么能力,也离不开祖上那些先辈的功绩。说起来,这些晋国的氏族之中,唯有赵氏功劳最大。赵氏为晋国立下不世之功,说到底桃园事件谁都不想看见。但是,那屠岸贾,他居然后来将赵氏灭门。这对赵氏太不公平了老天爷保佑,赵氏还有遗孤赵武,主公既然能够惩罚佞臣夷羊五等人,为什么不能为赵氏伸冤呢

原来韩厥的推辞是为了赵氏伸冤。

韩厥根据晋悼公的所作所为判断,晋悼公虽然年幼,但是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而且很有胆量和能力。

赵氏能否伸冤,就在此一举了。

果然晋悼公询问那赵武现在在何处呢

韩厥又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举讲述了一遍,同时说明,程婴带着赵武藏在盂山,现在已经十五年了

十五年

十五年躲躲藏藏,心碎仇恨的日子该如何渡过

晋悼公觉得虽然自己只有十四岁,可是听了这些,也无比心酸。

或许这十五年前的冤案,就是注定要自己这个十四岁的领导来还一清白。

晋悼公让韩厥为自己召见赵武,韩厥遵命,并且请晋悼公一定保密。

这个自然,能够轻松除掉晋国佞臣一大帮的晋悼公,这点能力不在话下。

韩厥秘密进入盂山,出来的时候,车里多了两个人,早生华发的程婴,和青涩少年赵武。

离开的时候是逃出来的,如今虽然秘密,但是却是得到了最高领导的准许。

从绛城到新绛,这中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程婴唏嘘不已。

韩厥将赵武领入宫中,晋悼公将赵武藏在宫里,假称有病。

最高领导有病了,各位大臣一起前去问安,当然屠岸贾也在内。

各位大臣稀里哗啦跪了一地,询问晋悼公病况。看这位脸色红润,中气十足,也不像有病的样儿啊

晋悼公无病呻吟了半天,忽然说起来,寡人这病,可都是气的啊

各位大臣都哆嗦了,谁气着您了

找死呢

活够了

晋悼公哼哼唧唧了半天,说不就是那老谁家的小谁吗就是咱们这功劳簿没整明白么

所有的大臣再次跪倒,赶紧问什么事儿我们没办明白呢

晋悼公忽然坐起来,朗声说道,“赵衰、赵盾,赵氏为晋国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还祭祀无人”

各位的心被提起来了,这事儿啊那可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有心补救,赵氏也没有人了啊

戏做的差不多了,晋悼公看着地下跪着浑身颤抖的一群人,看似无意的瞥了一眼旁边的小内侍,小内侍会心低头出去了。

不多时,一个少年被带了进来,晋悼公说那就都见见吧都是故人。

故人

我们大家的故人这孩子什么来历

趁着这少年行礼的当儿,所有的人都在仔细端详,这孩子年级不大,也就是十四五岁,但是行动有礼,沉稳大方,看来家教不错。领导说是故人,众人看去,这孩子剑眉星目,是好像一个人,像谁呢

是,是他

晋悼公沉声说道,“这孩子就是赵朔的儿子,赵武。”

赵武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屠岸贾的身上,而屠岸贾吃惊的嘴都合不上了,当年的那个婴儿,不是被自己摔死了吗

看来出了点事故,您当年用劲儿小了吧所以才有如今的故事。

晋悼公忽然站起来厉声呵斥道,“屠岸贾谋害大臣,祸乱国家,将屠岸贾给寡人推出去斩首”

屠岸贾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为了清算那件事情他大声呼喊,可是晋悼公同时命令韩厥率领军士将屠岸贾抄家灭族。

晋国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而赵武则请求将屠岸贾的首级带到父亲赵朔的墓前祭奠。

那个寒冷的夜晚,赵朔放弃了逃跑的机会,选择了赴死。

今天,害死赵朔全家的屠岸贾,终于得到了报应。

晋悼公平息屠岸贾事件之后,召见赵武,拜赵武为司寇,代替屠岸贾的职位。

有人会怀疑,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能做一国司寇

这件事情虽然匪夷所思,但是无可厚非。赵武身为赵盾唯一的后人,特别是在赵氏经历了灭族惨祸之后,必将代表赵氏出仕,这是晋悼公对赵氏的一种补偿。而晋悼公虽然行事犀利,不过自己也还只有十四岁,所以赵武的年龄在这里根本不是不能出仕的理由。何况深究起来,赵武和晋悼公都有一段隐藏自己的历史,也许在宫中的一段日子,晋悼公对赵武的了解又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总之,赵武带着晋悼公的期望和全国人民的良好祝愿走马上任,继承了之前赵氏所有的封赏。

晋悼公钦佩程婴的忠义,想封程婴做军正。

可是程婴拒绝了晋悼公的美意。

那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生死逃亡的日子,改变了自己的所有。

但是只有一个人付出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