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嫁了过去。

其实很难说魏犨最后病重的决定就不是真心话。但是善良人眼中只能看见善良,魏颗的选择,证明了他的善良。也就是这一念之善,成全了祖姬下半生的幸福。

如今这青草坡结草衔环的老人,口称是祖姬的父亲,如果真有其事,也算好人得好报。

秦军没了杜回,只能溃退回国。秦桓公一看杜回这么凶猛的大将都被晋军收拾了,可见晋军还是非常厉害。秦军的气焰由此低迷。

而魏颗回到绛城之后,晋景公为了嘉奖魏颗的功劳,将令狐之地封赏给他,还铸造大钟一口,上面铸就此事详细情结,后来的人称这大钟为景钟。

收服潞国之后,晋景公派士会讨伐赤狄其余的国家:甲氏、留吁和铎辰,从此赤狄从东周消失,尽为晋国所有。

晋国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国内却不太平起来。此时倒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晋国最发达的一个职业产生了盗。

盗和偷不同,盗取的是横财,看不上仨核桃俩枣的小财,而且盗一般都有些武艺,整急眼了没准就闹出人命。

荀林父为了改变大盗蜂起的国内混乱局面,遍访能够认出大盗的人才。上天不负苦心人,还真让他找到了。

此人是郤氏族人,名叫郤雍。

郤雍并不像福尔摩斯一样根据线索寻找盗贼,而是在市井中闲逛。闲逛的时候郤雍貌似平常的看看周围的人,但是他忽然指出的人,一定是大盗。

屡试不爽。

荀林父也觉得非常惊奇,这也太神了,难道有什么秘诀

郤雍为荀林父解释自己能够一眼看出大盗的秘密,这些盗贼,隐匿于人群之中,但是他们看到货物和钱财目露贪婪之色,而且见到寻常百姓面露羞愧之色。所以在人群中,只要观察这些人的表情,就可以一下子看出谁是真正的盗贼

看来郤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分析学家,能够切实抓住盗贼的心理,从而一击命中。

郤雍的办法行之有效,每天都能从市井中抓获十余名盗贼,这对当时的盗贼是沉痛一击。

不过晋国的盗贼倒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大夫羊舌职对荀林父分析,看来盗贼还没抓完,郤雍就要一命呜呼了

这话让荀林父吃惊不已,此话从何说起啊

羊舌职说您不知道周朝著名的谚语吗俗话说查见渊鱼者不详,郤雍一个人怎么能将所有的盗贼制服呢而盗贼联合起来,恐怕郤雍就危险了

果然数十日之后,郤雍独自在郊外行走,被一伙盗贼将他杀死,甚至郤雍的首级也被群盗割走。可见盗贼恨之入骨。

其实郤雍在剿灭盗贼的工作中担任的只是一个指认者的职务,凭郤雍一己之力的确是无法和群盗抗衡,相反,这反而让群盗将郤雍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郤雍自不量力,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荀林父的领导失误。作为荀林父,身为主持剿灭盗贼的重要领导,既然得到了郤雍这样的人才,就应该重视保护。特别是羊舌职已经提出郤雍很危险的情况下,荀林父居然无动于衷,坐等惨案发生。可见荀林父即便得到人才,也不会珍惜人才,更不会保护人才。

所以郤雍之死,更是荀林父糟糕领导艺术的殉葬品。而牢记蹇叔的名言,不随便选择领导,将自己深陷险境之中,恐怕是每一个人应该牢记的。

不过郤雍被害之后,晋国的糟糕局面无法扭转,荀林父忧愤成疾,不久便也去世了。看来荀林父虽然不是一个能臣,但是还是一个忠臣。

晋景公听说了羊舌职曾经的论断,觉得这是个人才,于是召见羊舌职,询问他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令群盗销声匿迹

羊舌职恳切的为晋景公分析了大盗蜂起的局势,并且认为如果和大盗对抗,用智力对抗,那好比用石头压草,肯定会从石头下面钻出野草;而用武力压制,那就像石头和石头对碰,两块石头都会成为齑粉。

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只能用心去感化,使得群盗知道羞耻,如果朝廷能够选出百姓中的善人进行表彰,就是普通百姓也会非常感动,何况是盗贼呢局面一定会有很好的改观。

羊舌职的建议,其实和大禹治水是一样的。大禹治水,靠的是梳理,而不是堵塞。表彰善人,其实就是弘扬正气,社会正气得以树立,邪气自然无所遁形。而那些大盗,也不过是为生活所迫的百姓罢了。试问有生活的保障,有工作的机会,哪个百姓会甘心为盗呢

也许晋国国内大盗蜂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局势的混乱。在一心和楚国争霸的过程中,晋国的国内秩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混乱,所以才会有这百姓为盗、屡禁不止的局面。羊舌职的办法,是从根本上树立晋国正气,给百姓一个希望,一个清平世界的希望。

晋景公觉得羊舌职说的很对,于是询问羊舌职,那晋国什么人可以作为善人的代表呢

第三十六章笑的代价

纠正歪风邪气,如果不通过正面对立,而是树立正气的典型,那就是迂回型、智慧型做法。晋景公认可了羊舌职的意见,同时希望羊舌职推举一位晋国善者的代表。

羊舌职认为,晋国还真有这样的善人。此人信义当先,不谄媚事主,廉洁正直却不矫枉过正,这是晋国人的楷模。

羊舌职说的,正是士会。

士会为晋国立下汗马功劳,在他平定赤狄回到晋国之后,晋景公将士会的功劳上奏周定王,这就是我们晋国的光荣代表了。周定王赐给士会黼冕之服,并且封他做周朝的上卿。士会的官职从晋国做到了周朝,更重要的是,士会的能力和品格得到了晋景公的认可。晋景公命令士会代替荀林父的位置,担任中军元帅,并且还封士会为晋国太傅。晋景公将范地封赏给士会,士会成为范氏的始祖。

士会上任之后,继续了羊舌职的建议,他废除了晋国通缉盗贼的条例,主要劝恶为善。

人的信任是相互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相信所有的百姓都是善良的,即便犯过错误,但是他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善良的人。所以他的举措是废除通缉盗贼,这似乎有些冒险,但是也带有几分温情。事情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所有被感动的盗贼,能改好的都成为了良民,而那些不能改好的盗贼,也不忍心为祸晋国,纷纷逃往晋国的邻国秦国。

士会和羊舌职都看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盗贼,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百姓。

晋国国内形势为之一变,从混乱到政治清明,好像就发生在一夜之间。这给了晋景公无限勇气,他希望能够继承晋文公的遗志,继续争霸诸侯的事业。谋臣伯宗为晋景公分析天下形势,他认为在晋文公的时代晋国一呼百应,可是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如今有楚国和秦国两个强国与晋国为敌,那些小国家也纷纷倒戈。晋国要想称霸,那只能团结更遥远的、有实力的诸侯国家,比如齐国和鲁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