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隔阂。当然他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错误他从来没去想过。

荀林父知道晋军无力再战,只能命令手下搜寻船只,迅速逃跑。可是这船哪能说到就到一时间众人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不多时下军统帅赵朔和栾书也打败撤退到此,一发人多。而船,却并没有找到几艘。

本来人多船少,荀林父又发出一道糟糕的命令。他实在害怕楚军赶上,晋军全军覆没,于是宣布先渡河的有赏。这下子晋军自己为了争夺早一步渡河展开一场自相残杀的血战,而船也连同毁坏了三十艘。

先谷果然心狠,命令有敢攀扯船舷的,一律刀砍。这下子无数晋军被砍手落水,哭爹喊娘,惨不忍睹。

没有被楚军俘虏,却被自己的兄弟砍断了手指,黄河水为之呜咽

此时赵同、魏錡等败将一同赶到,荀首呼唤儿子荀罃,却无人回应。

荀首知道凶多吉少,本来已经登船的他要求下船荀罃重回阵地。荀林父劝告荀首,你回去有什么用呢已经被楚军捉住,肯定凶多吉少了可是荀首坚持前往,并且说完一能抓住别人的儿子,也可以把自己的儿子换回来啊

还得是亲爹,才能真正为了自己不顾一切。

而魏錡本来和荀罃关系很好,此时也愿意一同前往。荀首素日在军中颇有人缘,除了荀家军百余人,这时候倒有很多人愿意回去帮着他寻找荀罃。

荀首想到回军,也不完全没有把握,他本来射箭本领高强,这次多带箭镞。楚将连尹襄老正在掠夺晋军物资,被荀首一箭射死,公子谷臣前来救援被魏錡挡住,荀首一箭正中公子谷臣手腕,当下被俘虏。

荀首命令带上俘虏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体,撤退。

有了这两个人,一定能够换回来自己的儿子荀罃。

再说不幸的公子婴齐,他攻打的上军早就得到了士会的命令埋伏了起来,所以公子婴齐这次反而被晋军包围。

巩朔击退公子婴齐第一次进攻,当然也不敢恋战,保护士会撤退。

公子婴齐就糊涂了,本来是我们楚军偷袭,怎么就被晋军伏击了呢他实在不能甘心,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他碰到的是韩穿和郤克。

公子婴齐明白了,晋军里有能人,眼下这能人不幸被自己碰上了,这一次楚军占不到便宜。他下令撤退。

士会命令晋军凭借敖山险境,安下七所营寨,楚军一时也不敢进逼。士会等到楚军撤退,才从容撤军。所有士会率领的士卒,无一损伤。

老将军荀首撤退到河口的时候,荀林父的兵还没撤退完毕,万幸此时赵婴齐渡河前来接应,于是剩下的晋军反倒免了砍手之祸,虽然受了些惊吓,但是也平安渡河。

伍参建议楚成王趁机追杀晋军,可是楚成王却说这一仗已经足以让楚军雪耻,反正晋楚最终还是会讲和,何必多杀呢

可见楚成王果然胸怀天下。

目前的情况,楚国和晋国的确难以一战就决出胜负,既然要抗衡一段时间,那就没必要把事情做绝。

楚军安营扎寨,晋军还在闹哄哄的渡河,直到天明。

这一仗,主要责任在晋军主帅荀林父。他知人不明,战无决策,甚至在撤退的时候还发出导致混乱局面的命令。经过这一次战斗,晋国再无可能继续诸侯霸主的地位,而楚成王名望陡然上升。

一直在观望的郑襄公得知楚国大胜的消息,急忙前往迎接楚成王到衡雍,并且僭居王宫,大摆宴席庆祝。

原来所谓后队,就是在胜利者脸上贴金邀功,实在是小人行径。郑庄公泉下有知,一定会以此为耻

潘党建议将晋军尸体集体埋葬,铸造为“京观”,纪念楚国的这次胜利。

不过幸好楚成王心理非常健康,否决了潘党的提议,命令士卒掩埋晋军尸体,并且祭祀河神。楚成王认为晋国并没有被讨伐的罪过,自己这次不过侥幸得胜,没必要大肆宣扬。

看来楚成王的确从胸怀到个人修养都比历代楚王高出不少,不然在大胜面前难以保持平和心态。

这一次楚成王论功行赏,将伍参任命为大夫。而著名的伍举、伍奢、伍尚和伍员就是伍参的后人。

但是这奖赏另孙叔敖郁闷。孙叔敖认为楚国大胜多亏了一个宠臣,这是楚国大臣的耻辱。看来孙叔敖门第观念很严重,也许他早忘记了在梦泽避难做农夫的日子。这件事情成了孙叔敖的心病,他为此郁郁寡欢,终至得病。

荀林父回国之后,晋景公大怒,准备将他斩首。可是大臣们纷纷求情,说这次大败,主要是先克擅自出战的责任,跟荀林父无关。如果您杀了荀林父,那只能是令亲者痛,仇者快。难道楚国杀了成得臣我们晋国没高兴吗那秦国留下了孟明视我们晋国没担心吗所以荀林父杀不得。

在诸位大臣力保之下,晋景公命令将先克斩首,荀林父官复原职,命令晋军日夜操练,准备报仇雪恨。

这时候不禁要问,韩厥何在

当日先克擅自出征,韩厥已经把厉害关系说的很明白了,先克打败了他有自己的责任,但是荀林父作为统帅又有统帅的责任。

后来荀林父的犹豫不决和乱下命令已经证明了他的确在这次战争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能够为众位大臣力保,说明荀林父人脉很深。而韩厥的失语耐人寻味,是为人收买,还是知道说了没用

不过作为荀林父本人,导致了如此重大的失误还能接受官复原职,可以说是无耻。

两年之后,孙叔敖病重。他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子孙安,不能接受楚庄王的官爵,更不能接受厚赏。如果非要封赏,那就要寝邱这地方为封赏吧

孙叔敖去世了。

他在给楚庄王的最后一道遗表上说明,自己的儿子孙安没有才干,千万不能封他官爵。而他的从子薳凭很有才能,可以为国效力。晋国称霸多年,实力不可小觑,偶然失败不足为凭。而楚国连年征战,国力损耗,所以还是和晋国和平为上。

楚庄王来到孙叔敖府邸,伏棺恸哭,孙叔敖啊孙叔敖,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楚国

周围的人没有不落泪的。

第二天,楚庄王命令公子婴齐为令尹,薳凭为箴尹。楚庄王还想命令孙安作工正,但是孙安听从父亲的遗命,坚决推辞,退耕还野。

令尹孙叔敖虽然曾经左右楚国国政,是楚国大名鼎鼎的人物,但是他为政清廉,所以家无外财。别说留给孙安一个奢侈的生活,就是小康生活都很困难。而孙安又是非常听话的孩子,所以归隐之后生活更加清贫。

有一次,楚成王身边的侏儒优孟见到孙安背着砍得柴火回家,不禁大为惊奇,难道身为令尹的儿子,还需要做这些粗活吗孙安倒很坦然,这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是贪官啊优孟感慨之余,告诉孙安不必心忧,不久楚成王一定会召见他的。

优孟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孙安解难,这也是他向孙叔敖致敬的一个方法。

他命人仿制孙叔敖的衣冠和佩剑,自己暗中回忆模仿孙叔敖的举止行动。

在楚成王的宴会上,优孟让别的优人扮演楚成王,自己扮演孙叔敖登场。一场超级模仿秀在楚成王面前上演,随着优孟的一举手、一投足,楚成王热泪盈眶,孙叔敖,是你回来了吗

楚成王忽然恍惚了,孙叔敖既然你没病没灾的,就回来继续作寡人的令尹吧没有你,寡人的大业还有谁能辅佐

这“孙叔敖”倒没那么爽快,说要和老妻商议。

楚成王糊涂了,没听说孙叔敖惧内啊病了一场倒添了惧内的毛病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