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是对自己曾经冒犯晋襄公表示愧疚,同时说明如今晋军大胜,如果归而无赏,那变是有功不赏;若是封赏先轸,那便是无礼也能论功。总之不管怎样都不对,所以现在先轸准备借翟军之手替晋襄公惩罚自己。最后先轸推荐儿子先且居接替自己的职务。

原来先轸当日接受了晋襄公的命令,已经存了死志。其实论功行赏有何难呢只不过在先轸心里,没有任何惩罚能够减轻自己吐君主的罪恶感,他只能用死来减轻这个罪过。所以晋襄公再如何宽宏大量都没有用,先轸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他自己选择用战死赎罪。

说到底,先轸认同当时社会的君主等级,当日的过激之举,只是他对晋襄公放走秦军将领的严重不满。

先且居看完了奏章嚎啕大哭,我爹死了

先且居当即就要自己驾车闯入翟军,被晋军将领苦苦劝住,现在派人打听清楚元帅情况是第一位的

众人哭作一团,忽然有人传报说翟军派人来商议交换尸体的事情,这下子先且居知道爹已经去世了没错更加伤心哭泣起来。

再说白暾为先轸的英勇事迹感动,所以命令手下拔取箭羽,好好收敛先轸。但是他没有想到,交换回来白部胡的尸体却是没有首级,满身血污。白暾忍不住叫骂,而先且居父亲去世自然也没有好话回答,冲动之下晋军和翟军再次交锋。

不过有了上次大谷剿灭占,翟军气势已经不如从前,而且晋军又都为元帅鸣不平,所以没几个回合战斗就转换成了晋军追击战。

白暾见势不好回马边跑,后面一员晋军将领穷追不舍。白暾仔细一看,这追赶自己的人这么面熟呢于是上前问话,此人正是曾经在翟国居住十二年的狐射姑。

白暾提起当日翟国收留晋国公子重耳的诸多往事,狐射姑也心里难过,挥手放他过去。当下晋军回营。当天夜里白暾回营,收敛白部胡,之后即位翟国。

第六章过不去的河

晋军击退了进犯的翟军凯旋,回国之后先上元帅先轸遗表。晋襄公心里好不伤感,要知道先轸如此想的,说什么他也不会勉强先轸讨伐翟国的事到如今,晋襄公只能亲自祭奠先轸,并任命先轸之子先且居为晋军元帅。后人还在箕城设立庙宇祭祀他。

晋襄公为了表彰郤缺斩首白部胡的功绩,将郤缺父亲郤芮早前的封地冀赏赐给他,并且赏赐推荐郤缺的胥臣先茅之县。众位大臣都非常佩服晋襄公的封赏决定。

别管人家父亲犯过什么错误,也别管他自己是不是农民,只要他有本事,又能为国尽忠就应该受此封赏,能慧眼识英雄的胥臣更是了不起。

再说许国和蔡国,听说晋文公去世的消息立马转而投诚楚国。晋襄公经过和秦国、翟国的两次大战磨砺了战斗意志,觉得不能就轻易将父亲晋文公开创的事业拱手让与他人,于是命令阳处父为元帅讨伐许国和蔡国。

而楚成王这时候因为晋文公的去世也开始转变斗争策略。楚成王心想,孩子,你爹晋文公在的时候打得我们楚国不得不收缩收缩再收缩,如今你爹既然去世了,可怨不得我们对你不客气

原来继承强者的基业也是很有风险的,虽然起点高,但是势必面对更多人的挑衅。

楚成王命令斗勃、成大心率领楚军救助许国和蔡国。

到了汦水,楚军遥望晋军在对岸下寨,楚军也就在此安营扎寨。

于是晋军在汦水之北,楚军在汦水之南,两军对峙。这晋军和楚军相互之间都能听得见对方的金鼓之声,但是就是谁也没前进。说到底,经历了城濮之战,晋楚双方都心有余悸。两个超级大国的战斗将带来怎么样的后果,谁也不能预料。

如此两个月过去了,晋军军粮看看告罄。

阳处父就有点着急了。

这是打的什么仗呢

互相在汦水对面瞅着,你瞪我,我瞪你,看谁先把谁瞪跑

阳处父心想如果此时退兵楚军必定来追击,那时候晋军将处于不利地位。再说传出去说晋军和楚军对峙俩月,让人家给瞪跑了,坏了晋军名头。

要说阳处父到底足智多谋,他给楚军元帅斗勃送了一封信,说如果楚军敢和我们晋军对阵,我们晋军自愿退出一射之地,让你们楚军过河,渡河之后我们再开打;如果将军不愿意渡河,那就请楚军退后一射之地,让我们晋军渡河,然后咱们开打。像我们这样不走还不打,不是白白浪费钱财吗等待您的回复呦

阳处父这封信看着公平,就是为了和楚军公平决战,其实暗藏心计。他让楚军选择,前提是楚军“敢”和晋军对抗。言下之意如果楚军两种选择都不要,那就是怕了晋军,不敢和晋军打。

果然斗勃看完信就恼怒了,说晋军以为我们不敢渡河吗立马准备命令楚军渡河。

成大心急忙劝阻斗勃,可千万别上当晋军如果言而无信,等我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攻击我们楚军,那时候上哪儿说理去不如我们按兵不动,让晋军渡河。

斗勃忽然明白过来了,可不是,我们渡河上当了怎么办斗勃命令楚军退后三十里地,派人送信请晋军渡河。

斗勃觉得如果让晋军渡河,自己不就占据了主动吗

不了阳处父得到回信之后居然传令军中,说是楚将斗勃害怕我们晋国,根本不敢渡河和我们晋军一战,已经逃走了

果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无论斗勃选择的是渡河还是不渡河,阳处父都会占据上风。因为人家阳处父根本就不想和楚军作战,逗你玩儿

斗勃命令楚军退兵之后严阵以待,两天过去了,晋军怎么还不来斗勃派人打探消息,原来晋军早就撤退回国了

斗勃气得要死,可是也无可奈何,人家根本就是骗人的,谁让你当真了呢

斗勃没办法只能率领楚军班师回朝。

斗勃还没回国,已经有人参奏他收受阳处父贿赂,所以不战而回。打小报告的不是别人,正是楚国世子商臣。原来楚成王曾经就立世子一事征求过斗勃的意见,说看看立长子商臣为世子如何

斗勃毕竟老实,直接说我们楚国也不像中原地区诸侯有立长子为世子的习俗,相反我们还往往立幼子为世子。而这商臣蜂目豺声,性情残忍,实在不是做世子的材料。

楚成王居然根本没听斗勃的劝告,还是立商臣为世子。并且楚成王还将斗勃的劝告泄露了出去,一来二去商臣知道了斗勃对自己的定论,心里可就恨上了斗勃。所以做人一定安全第一,别人征求你意见,千万别傻呵呵的直接就说,先想想他能不能把你说的话泄露出去,把你装进去你说的话他能不能听不能听你说什么

楚成王却没有仔细思考商臣如何能够知道楚军军中的事情是商臣和军中将领勾结还是胡说八道楚成王很相信世子商臣,派人送一把宝剑给斗勃。

斗勃觉得根本说不明白,于是拔剑自刎。

成大心再次扮演了说明真相的角色,他回朝觐见楚成王,将楚军为何退兵的事情说得一清二楚。成大心含泪为斗勃保证,说斗勃根本没有收受阳处父的贿赂,如果有受贿,那成大心甘愿连坐

话说到这,楚成王明白过来了,自己被亲生儿子骗了

楚成王从此对世子商臣有所戒备。而楚成王的王后偏爱小儿子公子职,所以一直想废了商臣立公子职为世子。这消息传到了商臣耳朵里,商臣觉得不太可信,又觉得很有嫌疑。他实在苦恼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向太傅潘崇请教。

潘崇为世子商臣出了一个计策,说主公的妹妹芈氏此时回娘家,在楚宫居住了很久。芈氏性情暴躁,只要世子请她来做客,并且故意怠慢她,她一生气肯定把实话说出来告诉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