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69

分节阅读 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曲沃,不得延误。暗地里晋献公又派人收集申生犯罪的证据。

几日后晋献公外出田猎,在这宫殿里实在气闷,总是想起那个畜生的恶行。晋献公想要外出散散心。

骊姬和优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

骊姬派人对世子申生说,晋献公梦到齐姜,说是没有吃的了。这事儿还得你办一下,举行个祭祀吧

齐姜另外有祠堂在曲沃,于是申生在这里举行了祭祀。

申生从来没有去思考骊姬为什么对自己的态度经常变化,更不懂得在凶险的斗争中步步小心的道理。他觉得自己只要行得正,走的端,就不怕别人的风言风语。

可惜这世间总有一起子小人专为设计、构陷人而生。如果没有警惕性,总是会被设计在阴谋诡计之中。

申生祭祀完毕就献胙于宫廷,这时候晋献公还没回来,于是这申生送来的胙便被留在宫里。

六天后,晋献公回宫,骊姬献上申生送来的胙说道,“臣妾梦见齐姜说自己饥寒交迫,正好主公外出,于是臣妾告诉了申生,申生献祭之后制胙于此,已经等您很久了。”

骊姬又和申生扯上了关系。

可是神经大条的晋献公端起酒杯就准备开动。

骊姬见状急忙阻止,说这酒食从外而来,不可不试。

既然知道酒食自外而来不应该吃,干嘛要送上来明摆着这是要坑申生。

偏偏晋献公完全相信骊姬,根本想不到去怀疑骊姬,而是亲自试验一下。晋献公将酒倒在地上,这地面立刻鼓起来一个大包,又叫来一只小狗,将这肉喂一块给小狗吃,眼看着小狗就呜呼哀哉了。

骊姬大惊小怪的假装不相信,拉来一个小内侍,硬让他喝酒吃肉,小内侍当然不肯,骊姬就强迫他吃,果然也蹊跷流血而死。

晋献公的脸色从绿而青,从青而黄,从黄而白

总之晋献公失去了正常的脸色。

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要毒死自己的申生

当然申生送来的酒肉是无毒无害的,有人下毒。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骊姬。

骊姬心肠,狠毒如此。

骊姬此时看着晋献公脸色阴晴不定,大哭着喊道,“老天爷呀这还有天理吗国家将来就是世子的啊,主公已经老了,连这么几天都等不了,非得要杀了主公不可吗”

骊姬又哭又闹,晋献公心如刀割。

骊姬一看晋献公气的脑子都不转弯了,又心生一计,她跪下进言道,“臣妾知道,世子如此这般,都是因为臣妾母子的缘故。现在臣妾就请自尽于主公面前,请主公将这酒肉赐给臣妾,臣妾愿代替主公去死,让世子顺心如意”

这是非要申生死不可了。

骊姬这一演,晋献公夺下骊姬手里的酒杯,气的说不出话来。骊姬哭倒在地,又把所有栽赃给世子申生的阴谋说了一遍,当然她不会说是自己的罪过,还是在声讨申生,你可太不是个东西了居然做出谋逆弑君弑父的勾当

晋献公伸手扶起骊姬说道,“你起来,寡人现在要将这畜生的罪孽公布于众,杀了这逆子”

晋献公立刻召开御前工作会议,可是诸位大夫早就知道所有的一切,无论发生了什么,那肯定都是要将申生置之于死地,狐突、里克、丕郑父早就托言有病获有事躲了。

晋献公在朝堂上将世子申生所作所为申明一番,大家当然都知道晋献公早就看世子申生不顺眼,至于今日如此这般,那就不知道是进献公的意思,还是骊姬的能耐了。

晋献公说罢,居然没有人接茬。

这就很尴尬了。

领导说明一个人的错误,自然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能够群起而攻之。但是沉默只能说明此人冤枉,或者此人实力很大,令人畏惧。无论是哪一个原因,都是晋献公不愿意见到的。

晋献公目光扫视四周,东关五进言道,“世子无道,臣愿为主公讨之。”

晋献公心目中的人选当然不是东关五。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任命东关五为大将,梁五为副将,率兵车二百乘讨伐曲沃。

再说狐突虽然久不临朝,但是心系世子申生安危。所以晋献公今日朝堂发难不久,狐突就得到了消息。狐突命人急报世子申生,说明“二五”已经率兵即将赶到曲沃讨伐。

世子申生怎么也想不到,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他连忙告诉太傅杜原款,杜原款不假思索的说道,“胙已经留在宫中六日,肯定是宫中下毒。你必须立刻说明一切真相,难道我们晋国就没有明白的大臣了吗到时候自然会有大臣出面向主公说明这一切。”

可是申生说道,“如果我向主公分辨真相,假如他不相信,那只不过是增加我的罪过罢了。如果他相信了我,他从来都很宠爱骊姬,那么他肯定会很伤心。所以还是我死吧”

杜原款没想到世子申生居然已经报了死志,他建议世子申生出奔他国,以图后来之事。

申生惨然说道,“主公不明原委,即将讨伐我,我即使出奔也会带着弑父的罪名,世人将如何看待我呢如果我出奔将罪过归结于主公,主公将会因为我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将成为诸侯的笑柄。那时候我将被主公和诸侯双重困扰。我听说,仁不恶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于是申生作书与狐突,写道:申生有罪,不敢爱死。君老矣,将来国家多有劳伯氏。即使申生死了,也不敢忘记伯氏的帮助和恩惠。

于是申生北向而拜,自缢而死。

这是令人唏嘘感叹的一幕。

君子为小人逼迫,最终用死来终结自己的生命。

其实申生有许多种选择,就如同杜原款说的,分辨是非黑白,或者出奔都行。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死亡,不是申生懦弱,不敢面对这丑恶的世界,而是申生心已死,所以不愿意去做什么努力了。

如同哈姆雷特的延宕一般,既然对整个人类的存在都发生了质疑,那么哈姆雷特何必非要执着与报仇雪恨呢

古之君子,爱好自己的名誉,是绝对不会和小人斗智斗勇的。连死都不怕,还怕小人吗

于是在小人诡计多端的陷害中,君子要么选择远离,要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可是试问申生,你直面死亡,又将父亲和晋国至于何处呢千古而下,晋献公难逃昏君之名,晋国难逃分裂之难。

所谓君子,不止要行为高尚,更需要有勇气与小人斗争。虽然君子会感到不屑,但是这世间如果没有了君子,那将是小人的世间。那这其中的百姓当何以自处

所以申生之死,固然可悲,但是更加无用消极。而且申生避免了诸侯对晋献公的嘲笑,避免了晋献公的伤心,但是却将整个晋国送入了无休止的征战分裂之中。

殊不可取。

申生死后第二天,东关五率兵赶到曲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