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38

分节阅读 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就是造反派。带什么兵马,拉大旗作虎皮啊这次是。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开始筑坛三层,高起三丈,左悬钟,右设鼓,先设天子虚位于上,意思是不管大领导来不来,我们肯定那您当回事,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旁边设立反坫,玉帛器皿,摆放整齐。又预先准备馆舍多处,规格都非常符合要求。

所有装修准备的一切,务必合乎一个“礼”字。

约定日期一到,宋侯御说先到,当然先对齐桓公表示一番感谢。毕竟是齐桓公主动帮助自己张罗这些事情,从此以后,御说可就是体制内承认的诸侯了。第二天,陈宣公杵臼、邾子克两位诸侯也先后来到北杏之地。而蔡哀侯献舞,由于深恨楚文王,也来此参加会盟。四位诸侯来到此地,一看齐国居然没带兵马,不由得为齐桓公的坦诚深深感动,也将自己的兵马退居二十里地之外。

等到二月快过完了,诸侯依然没有聚齐。齐桓公于是问管仲,诸侯都没有来齐,不如改期进行吧

管仲却建议依旧举行,所谓“三人为众”,现在来了四个国家,也算是众多了。如果您改期,那就是没有信用;等他们,他们要是不来,那就是有辱王命。第一次召集诸侯,如果您就没有信用,或者有辱王命,将来还怎么称霸

其实管仲心里非常清楚,其他的诸侯是不会来了,如果来早来了,还等到这时候都从朔日等到月底了再等下去,也是不会来的。所以不如不再空等,直接举行仪式。至于今后如何,自然用实力说话。

齐桓公又纠结了,说那我们是进行会面呢还是会盟呢

管仲说这人心不齐,不如就会面,等将来人心齐了再会盟不迟。

于是等到了三月朔日,整整迟了一个月,五国诸侯见面,相见已毕,齐桓公先发言,说现在我们得选出一个领导主持这事儿啊诸侯议论纷纷,想推举齐国吧,宋国又是公爵爵位,要推举宋国吧,宋国国君还等着齐国定。

后来还是陈宣公发言一锤定音,说周天子都说了让我们听齐侯的,我们还犹豫什么都听齐桓公的,准没错。

于是其他诸侯也顺水推舟,同意推举齐桓公为领导。

齐桓公再三推让,当然最后还是听从了其他诸侯的意见,登坛为主。本来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啊

于是齐桓公为主,接下来依次是宋公、陈侯、蔡侯与邾子。排序决定以后,钟鼓齐鸣,先在天子座位前行礼,然后诸侯落座,共叙兄弟之情。

仲孙湫捧着竹简跪着念道,“某年月日,齐小白、宋御说、陈杵臼、蔡献舞、邾克,以天子命,会于北杏,共奖王室,济弱扶倾,有败约者,列国共征之。”

诸侯拱手受命。

这是齐桓公的第一次诸侯集会,虽然看着很可怜,只有五国诸侯,而且也没有如期举行,更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但是他对于齐桓公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齐桓公今后的事业奠定了发展方向与基础,同时让齐桓公明白,这条路绝对可行。

诸侯酬谢完毕,管仲上前道,“鲁、卫、郑、曹,故违王命,不可不讨。”

第十二章谁是软柿子

齐桓公张罗的第一次诸侯聚会,在没有灯光音效和惊人战况的展示之下召开,按说这次聚会按部就班的推举齐桓公为小组长,将宋侯御说纳入体制内,成为编制内诸侯,已经可以说取得了圆满成功。可是管仲在会议上居然提出了鲁、卫、郑、曹这几个国家,故意违抗王命,需要讨伐这一命题。

这就非常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原来衣裳之会还能加罪于别人

紧接着齐桓公进一步提出来,我们齐国还是没那么多兵车,希望能够和各位诸侯一起进行此事。

这更奇怪了,没那么多兵车你提什么打仗

不过齐桓公在这次聚会中表现出来的诚意和气度令这几位诸侯比较佩服,而且人家当面提出来了,要反驳也不好意思。所以陈、蔡、邾三位诸侯都表示赞同与配合。

唯独宋侯沉默不语。

这次衣裳之会,虽然说齐桓公是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毕竟主要是为了给宋桓公争取到周嫠王的认同,博得一个体制内的身份。这可是周嫠王、周天子的认同啊

不过在齐桓公提出建议的时候,宋桓公居然保持沉默,那至少说明一点,他对此不以为然,而且很有自己的看法。

果然晚上宋桓公回到馆驿,便对戴叔皮说道,“齐桓公妄自尊大,越次主会。现在还想调兵遣将,掀起风波,看来将来我们国家肯定得疲于奔命了。”

原来沉默果然代表不同意见,只不过宋桓公这种不认同恐怕更多是出于嫉妒。齐桓公的确妄自尊大,正因为他妄自尊大,才能想着为你宋桓公出头,辛辛苦苦的修建祭台,装修使馆,派遣使者征求周嫠王的认可。他要是本本分分的不趟这趟浑水,那不是很好还有越次主会,你齐桓公怎么能因为你出头帮忙了就主会呢别人推荐你就当小组长啊你就应该推辞,然后让我宋桓公当,那才是正确的。

这世间总有很多人,一切事情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是这往往都是不可告人的想法,要真说出去,还真贻笑大方了。

戴叔皮也很认同宋桓公的看法,他认为这次聚会,大家心根本就不齐。如果齐桓公强要出头,假如胜利了,那齐国称霸,对我们宋国有什么好处来参加会议的四国,只有我们宋国最大,如果我们不参加,其他三国肯定也就散了。再说咱们这次来,本来就是为了我们的王位,现在大事已定,还等着干嘛不如干脆离开算了。

宋桓公觉得戴叔皮说的实在太有道理了,本来我们宋国和你们齐国也没多深的关系,你们自己要开会给我们办事,现在事情办完了,我们还等着吃烙饼吗

这一夜星辰闪烁之时,宋桓公不避劳苦,居然不辞而别了。

第二天齐桓公睁开眼,睡眼惺忪的,就听见来人回报,宋桓公人去楼空,已经走了。

齐桓公大怒。

有这么没良心的人吗我这么辛苦为你张罗,你一言不发倒走了哎呀你个没良心的啊

齐桓公一怒之下,准备命令仲孙湫,追击宋桓公。

旁边闪出管仲,进言道,“主公不必如此动怒。这件事情说来简单,可以请王师追击他,自然师出有名。现在有比这个更紧急的事情。”

齐桓公一听也不由得担心起来,急忙问管仲,是什么更紧急的事情

管仲说道,“宋国远,鲁国近。如果我们不先拿下鲁国,宋国怎么能服气呢”

齐桓公问道,那我们讨伐鲁国,有什么具体对策吗

说起来上一次长勺之战,真的给齐桓公留下了阴影了。差点把一个贤良君主变成了小混混。

管仲对这次对鲁国的战争胸有成竹。按照管仲的想法,倒不必和鲁国发生正面冲突。

首先,从地缘上看,鲁国东北方有一个小国:遂。遂国小弱,整个国家才四个姓氏。如果我们齐国大军进发遂国,重兵之下,遂国必定朝夕可下。遂国被拿下,鲁国肯定会感到恐惧。

这时候我们可以派一个使者前往鲁国,就当面指责鲁国违抗王命,不参加聚会。什么词儿严重说什么,务必上纲上线,让鲁侯心惊。

最后,还需要您写一封书信。

齐桓公惊讶的问道,“仲父要寡人写信谴责鲁侯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