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33

分节阅读 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卜一下,选一个黄道吉日迎接管夷吾,全天下听说您尊贤礼士不计私仇,还有谁不能归顺您呢”

鲍叔牙的意思是,特殊人才必须有特殊待遇。

这事处理好了肯定有很好的社会影响。

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

于是齐桓公命令占卜出一个黄道吉日,郊应管夷吾。鲍叔牙特地先将管夷吾送到郊外的公馆中。为什么不能去鲍叔牙府上直接迎接管夷吾从郊外迎接以显示隆重其事。

等到吉日一到,管夷吾沐浴更衣三次,更换上大夫的朝服,齐桓公亲自去郊外迎接,并且和管夷吾同坐一辆车入朝。

一路之上,老百姓听说齐桓公亲自去迎接管夷吾,都轰动了,追着跑着看,而且还议论纷纷:

“哎,快快看啊,那个就是我们齐侯最看好的大臣,听说他还曾经箭射我们齐侯呢”

“据说是公子纠的师傅。”

“射死了吗”

“废话,射死了还能有现在的齐侯吗”

“我们齐侯可真是大人有大量啊”

齐桓公重用管夷吾,最大的影响当然是为日后霸业争取到最关键的助手,但是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是,齐桓公重用贤臣,宽宏大量的美名从此传开。

管夷吾入朝之后,先跪下谢罪。齐桓公亲手将他扶起来,再赐座。管夷吾当然谦虚一番,罪臣何敢如此啊

齐桓公说道,“因为寡人有话问你,你要坐下,我才能问你啊”

管夷吾又一番谦让,方才坐下了。

齐桓公问道,“齐国,是千乘大国。在整个周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了。先君齐僖公威服四方,被称为小霸。先君齐襄公由于种种原因,号令不齐,导致国内屡生大变。现在寡人即位,要修正国政,整顿国法,应该先如何做呢”

齐桓公果然不是一介庸主。

这些话虽然是在先前恭敬的环境中提出的,也都是治国之道,但是对于管夷吾来说,无疑是上任前的面试。也就是说,虽然鲍叔牙为齐桓公描述了那么美好诱人的前景,齐桓公也按照鲍叔牙的意见去做了,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去面试管夷吾。

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并且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见,的确是一个领导非常难得的品质。

管夷吾当然知道齐桓公不会那么容易相信自己,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如何治国,管夷吾自然胸中有丘壑,他回答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这四个方面如果不能做好,国家必然灭亡。现在主公想要整顿国政,必须张此四维,这四个方面做好了,以此引导民众,国势必然大振。”

齐桓公又问,那如何引导民众呢

管夷吾回答道,那必须爱民,先爱民,才能引导民众。

齐桓公又问,那爱民之道是什么呢

管夷吾回答道,公修公族,私修私族,相连以事,那么人民将相亲;赦免旧的罪过,修葺旧的宗族,让无后的人有继承人,人民就可以不断增多了;减少刑法,减轻赋税,那么人民就可以富裕了;选拔贤士,让贤士来教育人民,人民会更加有礼仪;出令不改,人民就能更加正直,这就是爱民之道。

其实说白了就是统治者应该给人民休养生息的空间,爱护人民,那就是爱民。

第五章十万个为什么

齐桓公虽然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将管夷吾聘为丞相,但是第一次见面就对管夷吾进行了一次面试。管夷吾提出要用礼义廉耻来教育人民,要给人民宽松的生活环境,这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齐桓公明白了管夷吾提出的爱民之道,进一步提出,那什么是处民之道呢意思是如何管理人民呢

管夷吾对此也胸有成竹,他认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要想管理好人民,就要让这四类民众不经常跳槽,在自己的领域好好工作,这样社会自然会安定,人民自然会安定。

看来彼时管夷吾已经对就业与社会稳定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齐桓公又提出一个问题,人民安定了,那如何甲兵不足怎么办侵略与反侵略,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主要依靠的是军队。

管夷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罚款制度。如果犯法的人,可以允许他赎罪。怎么赎罪呢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革贵盾一戟,小罪分别交纳金属,嫌疑犯则可以宽恕他。假如原告与被告都有道理,那好了,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交纳束矢,允许他们和解。等收集好了这么多原材料,那就可以用来铸造武器了。

齐桓公又问,甲兵足了,如果钱财不足怎么办

管夷吾说那必须发展国家经济事业。我们齐国有着靠近大海的自然便利条件,大可以销山为钱,煮海为盐,这买卖全天下通行,咱的事业可就做大了。这些钱到手之后,您可以用来购买天下百货便宜的,等待时机进行贸易;选择美女三百,安顿商旅。商旅如能感觉宾至如归,齐国百货俱全,您又可以收集赋税,来促进军事发展。那时候我们国家的财政就可以大发展了。

看来管夷吾还具有经济学家的头脑,既能看到齐国商机所在,还懂得资本流通,再次投资,甚至还明白国家可以自己做买卖赚钱,又能通过赋税赚钱。而且具有将齐国建立成为经济强国的信心与办法。当然美女那段可以忽略,有点过分,属于糟粕思想。

齐桓公听到此处已经激动起来了,原来一样的国家在不同的人眼中有这么不同的发展前途。他进一步提问道,既然经济发展了,那如果军队不多,兵势不振该怎么办

管夷吾立刻回答道,兵贵精不贵多;君强于心,不在于力。意思是要那么多兵不能打仗也是白扯,您必须有精兵。而且不能总想着用军队讨伐别人,武力征伐并不是最高水准,能够让人心服那才是最高明的。您要是整顿军队,扩大规模,那别的诸侯也可以整顿军队,扩大规模,也不见得您就能比别人强您要真想强兵,还不如隐藏实力,暗地增强,还是要从内政方面加强。

这见解即使今日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领悟到的。君不见,多少国家为证明自己实力,不断扩张势力范围,管你什么南海东海,我看中了就是我的。你要反对,我就派军队。其实肤浅之极。真正的威慑由内而生,是对你品德、实力的真正佩服,绝对不是靠单纯武力征服能够做得到的。假如只要靠武力那么简单,恐怕当日二次大战,法西斯就是最强的。为什么日本军国主义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遭受惨败,那是因为我们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为我们的国家浴血奋战。武力侵略他国,带来的长远影响必然是负面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