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25

分节阅读 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府宝物,都送给齐襄公做谢礼。齐襄公一看心花怒放,我这外甥太懂事了,知道舅舅帮助他必须知恩图报,这事可以认真准备一下。

忽有传报鲁侯使者已经到了齐国。原来齐襄公曾经向周天子求婚,周天子同意了婚事,并且派鲁桓公主婚,以便王姬下嫁。鲁桓公准备亲自前往齐国,商议这桩婚事。

齐襄公见了鲁国使者,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妹妹文姜。

文姜,那么美丽动人,才华横溢的女子,美好的好像永远开不败的花儿,如今远嫁鲁国,不知道近况如何

当日不忍分别的一幕幕情景,还恍如眼前。

齐襄公于是派使者前往鲁国,迎接鲁桓公并妹妹文姜,一同来齐国相见。

诸位大夫询问齐襄公何时讨伐卫国,齐襄公思考半响,说道,“黔牟是周王女婿,现在我又向周王求婚,所以伐卫这件事,暂且缓一缓吧。”

但是齐襄公也怕人杀害宣姜,派遣公孙无知找到公子硕,要公子硕与宣姜成婚,成为恢复卫惠公的援助。

要援助卫惠公有千百种方法,但是齐襄公偏偏选了最让人瞠目结舌也是最不齿的一种。

公孙无知找到公子硕,同回卫国,拜见黔牟。此时公子硕正好妻子已经去世,公孙无知将齐襄公的意思传达给卫国君臣上下,包括宣姜。宣姜居然表示同意。卫国君臣上下早就想收拾宣姜,惩罚她曾经在卫宣公面前进谗言,污蔑急子的罪过,这下子如果宣姜嫁给公子硕,等于自贬身价,求之不得。反而是公子硕念及父子伦理坚持不肯,毕竟宣姜是父亲卫宣公的爱妾,如果再嫁给自己,那简直孽缘。

公孙无知找到公子职,这事儿如果不能办好,我可没办法回去和齐襄公交代。公子职也不愿意得罪齐襄公,居然就定下一计,找公子硕喝个烂醉,之后醉的晕乎乎的公子硕被扶入了宣姜寝宫。

清晨醒来,悔之晚矣。

宣姜与公子硕就此成婚,之后还生下五个儿女,长子齐子早早去世,次子是戴公申,老三是文公毁,两个女儿分别是宋桓公和许穆公的夫人。

卫宣公和父亲小妾夷姜私通生子的传统被宣姜和公子硕传了下去,当然这中间还有齐襄公的功劳。

再说祭足虽然击退四国联军,但是也没有一点欢喜的感觉。他明白,有宋庄公做后盾,郑厉公只能变本加厉。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联盟,让宋庄公知难而退。

思来想去,只能找齐襄公。因为只有齐国由于在纪国战败的原因,和郑厉公不睦,目前郑厉公也没有争取到齐国的帮助。现在郑昭公上任,正好和齐襄公搞好关系。而且听说鲁桓公正在给齐襄公主婚,走这条线说不定能够拉拢鲁桓公。

心动不如行动,祭足禀报了郑昭公,立马准备礼品,前往齐国。

第五十一章螳螂捕蝉

祭足为了拉拢齐国,亲自准备礼品出使,希望能使齐国成为郑昭公的坚强后盾。可惜祭足此行犯了与卫惠公一样的错误,国内不平,如此出行恰好给国内反对派留出了发展空间。

死心塌地反对郑昭公的没有别人,正是高渠弥。高渠弥早就想寻找机会除掉郑昭公,以免将来成为自己的绊脚石,祭足的出行,给他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武将高渠弥行动直接有效。先派人秘密将公子亹接到家里,然后趁郑昭公举行蒸祭的时候,派死士埋伏在半路途中,直接将郑昭公杀死。高渠弥当然不能对外宣称是自己杀死了郑昭公,托言郑昭公是为强盗所杀。

如果真是强盗,那这强盗可太不开眼了,非得去谋杀堂堂郑国之主,是日子过得太滋润了吗

紧接着高渠弥趁祭足尚未返回郑国,奉公子亹为郑国之主,命人召回祭足,与高渠弥共同掌权。这当然是为了安慰祭足,以免再生变故。公子亹是由高渠弥力挺当上郑侯的,如果非要将国政一同托付给祭足,那也是看在祭足在郑国实力雄厚的份儿上。日后如何,还未可知。

可怜郑昭公自从返国,不到三年便为高渠弥所害。按说,郑昭公早在还是世子的时候便知道高渠弥其人贪狠,应该这次返国之后早早除去为上。

为什么郑昭公返国之后反而无所作为

恐怕与他在卫国逃难的经历有关。

曾经的雄心壮志,在一次政变中被击打的粉碎。命运的不可捉摸,让他明白了,这些都是早晚会失去的事情。而与父亲郑庄公相比,郑昭公少了一些幼年磨难,也就没那么多谋略与信心。所以这次返国之后,郑昭公反而勘破事实,不问国政,一切由祭足做主。当祭足的思虑出现了漏洞,失败也就如影随形。

再说祭足在齐国这次出使非常顺利,毕竟郑昭公曾经帮助齐国击退北戎,所以齐国上下对于郑昭公还是很有好感。齐襄公这边正准备与祭足商议报聘,忽然传来郑昭公被弑的消息。齐僖公大怒,心想果然如同父亲齐僖公所言,在你们郑国当国君太不容易了。第一次你们给人家郑昭公赶到了卫国,第二次干脆给人家杀了。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吗齐僖公一怒之下就想兴兵讨伐郑国,可是又想到鲁桓公夫妻将要来到齐国,于是先将此事按下不提,亲自前往泺水迎候。

对于齐襄公的盛情邀请,文姜自然是想与鲁桓公一同前往。这里面除了要回宫看看,更多的原因是与哥哥的一段情愫从未断绝。虽然齐襄公已经即位,即将迎娶王姬,但是对于文姜而言,齐襄公永远是陪伴自己青梅竹马长大的哥哥。鲁桓公素来宠爱文姜,对于这个要求自然不敢反对。

可是鲁国是礼仪之国,朝中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大夫申繻便启奏鲁桓公,说您千万不能带夫人千万齐国。虽然女子出嫁历来有回家归宁的习俗,但是那归宁是为了看望父母。如今夫人父母已经去世,哪儿有回家看望哥哥归宁的道理如果您坚持如此,那就是不合礼仪,是非礼之事。

但是鲁桓公已经答应文姜,岂能反悔夫妻二人同行,直到泺水,齐襄公已经在此迎接了。鲁桓公感动不已,殊不知齐襄公此举却全是为了他的夫人文姜。齐襄公一双眼睛只在文姜身上,几年不见,文姜出落的越发美丽动人。一国夫人的尊贵地位,增添了文姜高贵之气,落落大方,引人注目。

双方寒暄之后,一同起驾前往临淄。鲁桓公秉周王之命,将王姬下嫁之事与齐襄公议定,齐襄公非常感激,特地设宴感激鲁桓公夫妇。

筵席已罢,齐襄公特地派人迎接文姜入宫与旧日宫内好友相会。文姜坐在轿撵之内,重入旧日宫殿。红墙碧瓦,依旧是自己从小生长的内宫;粉花碧树,却不见当日游玩的玩伴。一缕怅惘之情在文姜心里油然而生。

落轿处却是自己旧日住的居室。

走入房内,只见已经摆好了一桌宴席,文姜却呆住了,宴席之上,坐的正是自己的哥哥齐襄公。

齐襄公殷勤款待,文姜见桌上摆的都是素日自己爱吃的东西,倒有几分感动,原来自己去了那么久,去了那么远,哥哥一直惦记着自己。兄妹二人把酒言欢,酒酣耳热之际,居然就不顾天伦,在此同居。

按照齐襄公的性格来说,能够喜欢上自己的亲妹妹足以说明他的反叛与反礼仪。不然他也不能给卫国的公子硕提出让公子硕娶自己的庶母宣姜。可问题是现在不止是社会舆论的问题,还有文姜的丈夫鲁桓公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