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23

分节阅读 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看来公子寿的确很用心。

急子在席间与公子寿亲密交谈,公子朔在旁边根本插不上嘴。公子朔冷冷的看着两个哥哥,心里仇恨的火焰一层高似一层。好吧,让你们开心不理我,有你们哭的时候。我非得把你们拿下,拿到属于我的位置

恼怒之余,公子朔心生一计。

酒席吃罢,公子朔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到母亲宣姜处哭诉。这一次不是悲伤自己未来的可怕遭遇,这一次是赤裸裸的污蔑。公子朔告诉母亲宣姜,急子叫自己儿子。

儿子

这明摆着是在说宣姜聘子嫁父,这样的丑闻,是一个人一生的耻辱。

有些人就是这样,做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但是这短处好像蛇的七寸,蜜蜂的尾巴,千万碰不得。倘若碰了,那就觉得是自己最大的耻辱,仿佛这些事都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将引来拼死反抗。

宣姜就是这样。

这一声儿子,仿佛在告诉宣姜,全卫国、全齐国的人,都在耻笑她是一个聘子嫁父的荡妇

这次宣姜真的恼羞成怒,将此事禀告卫宣公,甚至说急子妄图侮辱自己,并且准备篡国谋逆。

卫宣公也是半信半疑,急子的人品他还是知道的。于是急招公子寿入内询问,但是公子寿矢口否认,而且态度诚恳坚定。卫宣公只能劝慰宣姜,你是不是多心了呢你看公子寿与他们同席,并没有这个事情么

但是卫宣公还是召见夷姜,要他好好教育急子。毕竟自己有亏心事,不方便出面。

夷姜没想到这么多年不见面,见面就是为了说自己、说自己的儿子有这么多不好。

于是这天夜里,夷姜上吊了。

夷姜投缳而死。

哭泣伤心悲痛无比的只有急子一个。他知道自从宣姜嫁到卫国,母亲夷姜已经形同冷宫之人,但是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非要逼死母亲不可。自己是个无用之人,这一切,都是自己为母亲招来的祸患。

急子日夜哭泣,公子朔与宣姜趁机进言卫宣公,说急子为母亲鸣不平,口出怨言,要宣姜母子为急子的母亲夷姜偿命。

所有的谣言,所有的花招,都指向一个矛头:让急子偿命。

只因为急子挡了公子朔的道,所以他必须死。如果急子一天还在,恐怕谣言没有尽头。

卫宣公本来是不想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逼到死路上的,可是自己亏欠急子的太多了。所以宣姜与公子朔的话,句句都点到他的死穴。急子是很贤良,可是他毕竟不是圣人。他是现在没有报复,可是不代表他将来不报复。

为了防止报复,虽然已经那么样深的伤害过急子,那只能最后再伤害一次,让急子从这个世界上彻底的消失。

但是卫宣公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根本没有什么名目,是真正的冤杀急子,所以同意采用暗害的形式,让急子抛尸大路,这样可以人不知鬼不觉。

一场亲生父亲谋害儿子的惨剧即将上演。

第四十八章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

急子的悲剧貌似无从避免。可是仔细思考,这悲剧也是可以转化的。以卫国的形势分析,急子身居世子之位,但是没有保全自己的力量,既没有支持自己的军队,也没有支持自己的其他诸侯势力。衣锦夜行,难免他人心存觊觎,何况和父亲卫宣公的宠妃宣姜还有这么尴尬的过去,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公子朔在旁那既然自己不能保全,又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不如就和其他谋位无望的公子一样,出奔他国。这样反而自己无事,也不会连累自己的母亲。

东周时期,那么多不得意的公子出奔,果然是极富智谋的选择。

可是急子除了悲痛,选择了原地沉默。

公子朔好容易等到了父亲卫宣公的同意,他准备立刻行动。这时候正好是齐僖公征兵伐纪,公子朔建议卫宣公,以订立出师时间为名,派急子出使齐国。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并赐给他白旄。

白旄是使者的凭证。

当然也可以是被暗害者的信号。

公子朔同时私下派出自己的死士。他选定了莘野这个地方,要从卫国去齐国,乘船登陆莘野,是必经之途。就让这些死士假装强盗,看到白旄即可动手,务必让急子葬身莘野。就以白旄复命。

所有的嫉妒、仇恨,就伴随着急子在莘野一同去吧

公子朔计划安排已定,报告了母亲宣姜。宣姜十分欢喜。

这块心病,总算可以除去了。

但是卫宣公和公子朔密谋的一切被一个人尽收眼底。那就是公子朔的同胞哥哥公子寿。公子寿一直很奇怪,父亲卫宣公究竟有什么事情要和弟弟公子寿鬼鬼祟祟的商议

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要知道公子朔秘密,自然不能去问公子朔。公子寿前往母亲宣姜的住处新台,一探究竟。

没费多大劲,宣姜将公子朔与卫宣公的密谋和盘托出。虽然公子寿为急子做过证,可是这孩子从小老实,自然实话实说。毕竟是亲骨肉,没什么可隐瞒的。

政治最需要的就是独立的思考与绝对的保密。即便是血亲,也有不是同一战线的可能。

宣姜告诉了公子寿,同时嘱咐公子寿,这是为了除去我们母子心腹大患,千万不能告诉急子。

公子寿素来与急子友爱,如何能眼看着兄长被父亲与弟弟亲手密谋害死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再找父亲已经没有用了。刺客已经派出,而且父亲的心意已定,难以改变。

一转脸公子寿就来到了急子住处,将这个噩耗告诉了急子,劝急子赶紧出奔别的国家。

出奔别的国家,实在是东周各位不得已的公子居家旅行必备良药。

可是急子拒绝了公子寿的提议,说子从父命,如果自己逃跑,便是逆子。况且天下哪儿有无父之国

这可以引出一个孝子是否必须完全听从父命,甚至是在明知父命错误的情况下盲从的辩论。

但是深究急子内心,恐怕父亲对他一次次的伤害,母亲的含冤而亡,弟弟与庶母的多次陷害,已经让他失去了反抗的意志。

有时候为了自己的人生去争取,也是一种勇气。一旦最珍惜最宝贵的永远离开了自己,剩下的也就不足为虑了。真正的放手,或许才是真正的解脱。

急子整顿行装,毅然上路。

公子寿当然不认可兄长急子的想法,只想到如果急子被害,当然成就了兄长的孝顺名声,可是父亲不是会立自己为世子吗那时自己从何辩解即使所有人都相信自己,可是自己成为兄长被害的最大受益者,情何以堪子不能无父,弟不能无兄,只有自己代替兄长前行赴死,兄长或者能够得以逃出生天。而父亲,难道他知道了这一切能够不被感动吗如果父亲能够被感动,与兄长和好如初,那可是一段佳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