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并将公子吕的弟弟公子元封为大夫。但是公子吕是郑国上卿,此时他的去世让郑国这个关键位置空了出来,郑庄公准备用高渠弥为上卿,世子忽密奏郑庄公,说高渠弥此人又狠又贪,实在不宜当此高位。郑庄公从谏如流,命祭足为上卿,高渠弥为亚卿。

世子忽这一密奏,成为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密奏的结果评估有两项标准,一是看领导是否听从了你的意见,如果领导接受了这一意见,说明你“奏”的成功。另外一个标准,就看是否能做到“密”。之所以保密,当然有密奏人的种种考虑,从世子忽的角度来说,关乎国家大员任命,密奏的恰当的。但是这不成功之处就在于,泄密了。而且这一事件直接的利益损害者是高渠弥,就是世子忽自己认定又狠又贪的高渠弥,这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日子流水一般过去,转眼又到盛夏。

骄阳如火,比不上人心急迫。齐侯、鲁侯相约而来,与郑国约定在七月朔日在许地集合大军。

当然不是为了演习,是为了集三国之力,攻打许国。

郑庄公接下来在郑国大阅军马,祭告于太宫,请求祖宗保佑。

虽然没有周天子的王命,但是此时郑庄公盟约已成,又多次取胜,也不必假借王命。

联合齐国、鲁国两个大国,打一个不听话的许国,胜利自不必说,关键这要威风八面。

也就是颖考叔说的,立威。

既然胜券在握,已经从攻坚战变成了表演赛,那包装必不可少。郑庄公命重置“蝥弧”大旗,由一丈二大小的锦制作,缀金铃二十四个,绣有“奉天讨罪”四个大字,旗杆长三丈三尺。立在大车上,用铁丝捆绑。好一面威风八面的大旗

有了大旗,还得有能打旗的人,才真正显示郑国的威力。郑庄公传令有能举着旗还步履如常的人,就拜他为先锋,并且赏赐辂车。

举旗争夺先锋k秀正式开始。

首先登场的一号选手脸黑胡子长,身穿紫袍金甲,头戴银盔,大夫暇叔盈。这位选手在请示裁判长郑庄公后单手举起旗杆,并且前后各走三步,动作结束在车中挺立如常,引来在场观众热烈掌声。

紧接着登场的二号选手身穿撞色盔甲,只见他头戴雉冠,绿锦抹额,身穿绯袍犀甲,具有一种浓烈的自然之美。二号选手颖考叔倒拔旗杆入手,而且将旗杆舞的呼呼作响,是的,二号选手轻松将旗杆舞起,锦旗飘飘,金铃脆响,在场的观众全都吓的呆住了

郑庄公面有喜色,没想到颖考叔不光理论过硬,还有这两把刷子,真是人才看来先锋非他莫属。

二号选手正在舞旗,这是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这位小选手年龄不大,唇红齿白,身穿织金绿袍,却不怎么遵守选秀规则,直接上去要抢夺大旗。

颖考叔见这位哪是比试,明摆着是拼命来的,立好了大旗,直接驾车奔出校场。

后面这位少年抢夺一支方天画戟还追赶不休,被旁人劝阻,依旧狠狠不已,说颖考叔这是藐视姬姓无人。此人正是公孙阏,字子都,第一美男子。据说孟子都曾经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谁要是说子都不美,那纯属没长眼。

这位素来为郑庄公宠爱,故此骄横无礼惯了。

郑庄公为平定纷争,将车马并赐公孙阏和暇叔盈。

领导偏爱宠臣,自然会付出代价。

第二十八章暗算

郑庄公磨刀霍霍,伐许势在必行。

至七月朔日,郑庄公命祭足与世子忽留下守国,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许国浩浩荡荡而来。齐侯、鲁侯早就已经在离许城二十里的地方下寨等候,看来捏柿子挑软的,这事儿都很积极。

作为侵略许国的倡议者郑庄公大摆宴席,款待齐侯、鲁侯。军营之中,无非大碗酒,大块肉,虽然没有宫中精致,倒也豪放。三位君侯指点江山,品评人物,酣畅淋漓之际,齐侯拿出檄书一封,说明许侯不当之罪,三国是奉王命讨伐。郑庄公暗笑,这不是之前自己已经用过对付宋国的招数吗嘴上却说,还是齐侯思虑周到,鲁侯也称赞,这样我们才师出有名啊

理由,永远是强者对弱者的一个说法。至于这说法究竟离现实近几分,大可不必当真。

三人约定明日庚辰攻城,先派人将这封水分荡漾的檄书射入城内。

大炮轰鸣震碎了平静的晨曦,总攻开始。

按照郑庄公的想法,三国大军一到,许国三魂七魄就应该去的差不多了。等到总攻开始,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那许国必下无疑。大军压境的威力,焉是小小一个许国承受的住的

不料事与愿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许国在大军攻打之下并无慌乱之象,居然抵抗有序。

原来这许地虽小,但难得许庄公是个有道之君,历来抚恤百姓,故此深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虽然许国受到资源限制,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国,弱者,不具有扩张的实力,但是许庄公对百姓的好,却换来百姓对他全力支持。

老百姓的想法很单纯,也很简单,换一个国君,还能像许庄公一样对他们吗

未必。

基本没什么希望。

所以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那只能拼了。

这就是小小许国在三路大军面前坚定抵抗的底气。这也是郑庄公与齐僖公这样的统治者所预想不到的。因为在他们看来,领导意志决定一切,实力资源决定一切。但有时候,小小百姓如若全心一致,也不容小觑。

齐侯、鲁侯自认只是攻城帮手,所以开始之后一看效果不甚理想,手下将领自然放缓节奏,保存实力第一嘛。至于这弹丸之地,让郑国去费心好了,不是郑庄公召集的此事吗

郑将这边倒人人争先,不止是因为这次攻城郑国是主力,更因为之前争夺大旗蝥弧一事成功刺激了郑国将领之间的竞争。吃大锅饭怎么会有积极性呢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大旗虽小,事关荣誉。作为军人,荣誉第一。

到攻城第三日,郑庄公真有点急了。这可是郑国、齐国、鲁国,三大强国攻打许国,区区一个许国,居然还攻打了三天,还没什么动静乱了,真的乱了

这个样子,就算攻下来,将来也会成为诸侯的笑柄。

他看着远处那些硝烟,听着那些呐喊,如坐针毡。

远处,战场之上,一个身影左突右冲,在许兵重围之下,此人居然夹着蝥弧,一跃而起,踏上了许国城墙

是颖考叔

颖考叔不愧郑国先锋,在战局胶着之际,凭一己之力,力破重围,登上许国城墙

巨大的欢喜鼓荡着颖考叔的心胸,蝥弧的大旗插上了许国的城墙。然而这欢乐好像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却经不得日晒,片刻间烟消云散。颖考叔只觉得后心一凉,笑容还挂在脸上,人却连同蝥弧一起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一支箭,正中颖考叔后心。

后方射来的箭,总是最致命,最可怕的。

暇叔盈在人群中眼看着颖考叔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跌下城头,发疯一样的砍杀周围许军,冲入颖考叔身旁,只来得及合上他的双眼。

泪水,合着汗水,血水,在暇叔盈的脸上流淌。

暇叔盈颤抖着拿起倒地的蝥弧,却无比坚定的向城墙跑去,同样是一跃而上,将蝥弧紧紧的插入城墙,扯开喉咙开始怒吼,“郑君已经登城啦”

正在厮杀的郑国士兵,远看一杆大旗,锦绣飘扬,金光闪闪,铃声阵阵,自然认得是郑国大旗蝥弧,再听暇叔盈大吼郑庄公已经登城,顿时勇气倍增,一起涌上前去,不多久便攻下城门,开门放入齐兵、鲁兵。

至此,许国彻底攻下,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一齐入内。

无数百姓顺着城墙拖儿带女逃难而去,这其中也包括改换服装的许庄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