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亲临东周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的毛病,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所以这时候直接进宫跟周幽王汇报,说这太史伯和赵叔带俩人可嘀咕您坏话了。周幽王倒没有听信,大约觉得自己最英明,说这俩糊涂玩意儿,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赵叔带开始反复进谏,岐山守臣也上奏岐山又崩塌了,压坏了很多老百姓的房屋。周幽王一点也不着急,来吧,咱们干点正事吧。命令举国上下寻访美女,充实后宫。

这下子赵叔带是真的伤心并且灰心了。暗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用什么预言地震的,也能看出来这是没好了。举家搬迁,去往晋国。后来成为赵氏之祖,后来参与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三分晋国,成为诸侯。

赵叔带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夫褒珦听说急忙进谏,说大王啊,您这么对待贤臣,小心国家有变周幽王大怒,敢威胁我,命令将褒珦囚禁入狱。

这下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再没有大臣敢进谏了。

第六章美女来朝

据说她就是那个卖桑木弓箭男子的养女。据说养父因为抚育幼儿艰难,将她送给了姒大的妻子。两次被遗弃的经历,还好都只是襁褓之中,并没给她留下什么伤痛阴影。

青山绿水之中,她也长做这山水间的一道风景,清然出尘,足为青山增色。

再说褒珦因为进谏被囚,成为家人一大心事。褒珦的儿子褒洪德在征收税负的时候来到了农村,巧遇这女子,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不想这穷山僻壤之中,有此倾国倾城之色。

这时候倒触动褒洪德的心事,父亲被囚禁三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却一直没有办法使父亲脱此牢狱之灾。眼前这个小姑娘,却仿佛给他带来一线生机。褒洪德遍访左邻右舍,知道这小姑娘今年十四岁,不过是姒大家的养女。回家之后立刻禀报母亲,说如果将其买来献给天子,或者能宽恕父亲的不赦之罪。这也是散宜生当年贿赂纣王,救出周文王的计策。母亲命令他即刻去办。

褒洪德救父孝心足矣,能够投其所好,说明他也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忘记了,自己的父亲是因为直言进谏被囚禁的,如此救父,不正是违背了父亲的做人准则吗

或许他没有想到这一点。而他献给周幽王的褒姒,也成为周王朝变乱的导火索。

救父心切的褒洪德找到姒大,出高价将褒姒买回家。作为一名美女,褒姒如今缺少的只是包装。褒洪德深知要让周幽王一见倾心,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于是在府里为褒姒调养身体,置办高档服装,教导礼数。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忽然从每天打水劈柴,变成了锦衣文秀的大家闺秀。

等到褒姒从气质上、礼仪上全面提升以后,褒洪德将褒姒带到了镐京。

当然开始是先说自己的父亲实在罪当万死,但是作为家属,我们千方百计想挽回这个不可饶恕的罪过。怎么挽回呢,献上美人褒姒,还请您宽恕。

周幽王即刻宣布命褒姒上殿,果然是闻所未闻的美女,真正艳光四射,光彩照人。其他各处所献美女,在褒姒面前真正不值一提。周幽王马上降旨,命令褒珦出狱,官复原职。从此周幽王一连十日不早朝。

周幽王自此与褒姒在琼台居住,再也没进过申后的后宫。

申后本为申侯之女,身份高贵,品行善良,基本上就等着别人欺负了。作为皇后她实在没有后辈皇后吕后的心机,更没有武后的杀伐决断。甚至对于周幽王这样一个人,她居然是深爱着的。这从她得知褒姒得宠的反应可以推测出来。她没有像别的皇后一样使什么阴谋诡计,居然就趁周幽王在的时候直接去教训褒姒。可想而知申后的结局肯定是自己受伤。

褒姒出身贫家,经过褒洪德的教育,对于宫中礼仪自然也很熟悉。可是她并没有去拜见皇后。明摆着去见皇后肯定得受辱,为何还要去见呢当然这也是仗着周幽王的宠爱。在这深宫之中,年幼的褒姒,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准则。

申后日日垂泪,对褒姒实在是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却毫无办法。可见申后确实是纯良之人,对于暗害下毒设计这些宫心计毫无了解。越没办法,越是增加了这仇恨。

太子宜臼为此深为忧虑,娘俩一商量,这都是褒姒这妖女祸乱宫廷。这太子宜臼也不是什么明白人。周幽王如果是个贤明天子怎会受褒姒迷惑呢或者反过来看,周幽王暗昧如此,即便没有褒姒,也有其他的莺莺燕燕。反正妖女是少不了的。

申后已经被周幽王丢弃脑后,申侯也退居申地,作为太子最应该做的,恐怕只能是哪儿凉快哪儿去了。小心活着为上。

多年养尊处优,让宜臼不能容忍别人欺辱自己的母亲,必须让这妖女受辱。太子宜臼告知申后,一切只看明日,必当为母亲出了这口恶气。

明日是朔日,阴历每个月的初一,这一天大臣必须拜见天子。

趁着周幽王早朝,太子宜臼命身边亲信跑到褒姒居住的琼台,故意乱摘花朵。褒姒这边宫女一看踢场子跑到琼台来了,东宫很了不起吗两边宫女闹闹嚷嚷争执不休。褒姒听到吵嚷声步出琼台,还没说话,忽然被人揪住头发。原来太子宜臼演了一出引蛇出洞,这时候亲自上场了

一个是周天子捧在手心里的宠妃,一个是为母出气的太子,一句话没说已经开始全武行上演。两边宫女已然呆若木鸡,太狠了,直接上手啊,谁也得罪不起,呆了半天全部跪下叩头,求太子爷饶命啊

什么也不说,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片刻周幽王下朝归来,一见褒姒这样子实在吃了一惊。要说褒姒虽说年幼,但是的确是聪明。她心里明白,自己得到的恩宠已经犯了众怒,况且自己再得宠也不能与申后相提并论。于是此时她选择了示弱。有时候得理不饶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而示弱,往往激发起别人的同情心,收到意外的奇效。尤其是在宠爱自己的周幽王这里。

按照褒姒的说法,太子是为母出气,那脾气绝对是不死不休。而她已经身怀六甲。为了避免这种争斗,保全生命,求周幽王就让她出宫,保全她母子性命。

周幽王本来想太子宜臼如此,当然是申后的主意。但是要是让宜臼打死褒姒,那是断断舍不得的。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冲突,也只能让太子离开。于是降旨将太子宜臼发去申国,交由申侯教训。可以说,此时周幽王只是为了避免太子宜臼与褒姒矛盾的激化,否则不会将太子送去申国,那可是去了姥爷家,有多少机会串通闹事呢

这件事情中,他唯一没有考虑安排的,恰恰是深爱他的申后。自从太子被罚出宫,申后陷入到更大的精神危机中,丈夫已经是别人的了,儿子又被那个狠心的爹发配到姥爷家,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于是整日以泪洗面。可是这样伤心却平静的日子,也不长远了。

第七章:变乱之端

多年皇后被一个小女子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丈夫被霸占,太子被罚出宫,申后如今能做到的,也只是宅在宫里,每天以泪洗面。身处后宫,知人不明,品性善良,危险就如影随形的近了。

身边亲信宫女为申后出主意,何不给太子送个信,让他上表谢罪,万一感动天子,不是能母子团聚吗申后思儿心切,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全权委托这宫女去张罗。

申后动笔修书一封,也没有做间谍的经历,全不怕这信如落入外人手中当如何,在信上就直接告诉宜臼,天子无道,宠信妖女。儿啊你可上表假装认错,等回来了一切再想办法。

信写好后申后就及时的病了,传线人温媪诊脉。好好的御医不用,专找老太太诊脉,可是太业余了。消息立马传入褒姒耳中,褒姒一听,这肯定有阴谋。密令等出宫时仔细搜身。

这边申后一无所知,将信交给温媪。老太太直接把信揣怀里,捧着皇后赏赐的彩缯两匹,得意洋洋出宫来。将要出宫门之时,守门宫人忽然一改常态,仔细搜检。温媪不由得心慌,神色大变,宫人更加怀疑,果然将申后书信搜出。

书信送至褒姒处,美人也不是美人了,将两匹彩缯撕得粉碎,盛怒之下,面部做变色扭曲运动。但她心里也窃喜,机会终于来了。

将书信呈递给周幽王,周幽王当然认得这是申后笔迹。夹在皇后与宠妃之间,不由得感慨,皇后啊皇后,原来你还这么有能耐啊挥剑斩温媪,安慰褒姒,你看,我多向着你,可以安心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