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家事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我记得你也给你爹娘做了鞋来着,还攒了些小东西,这回让你嫂子一块儿捎回去,也让你爹娘高兴高兴,别这么牵挂你。”

“我跟着奶奶,我家里头放心着呢。”翠玉说:“我爹娘让我嫂子捎话来,嘱咐我好好伺候奶奶和小主子。”

翠玉小英她们都是从于江跟着又林到的京城,背井离乡,平时说起家乡来,私下里也偷偷掉过眼泪。一开始她们也都不习惯京城的生活,都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朱府里主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各房各院都有自己的心思,下人关系盘根错结。对后院的女人来说,俨然一个封闭的,微缩的小社会。辈份最高权力最大当然是老爷子和老太太,下一层则是大太太、二太太和三房太太陆氏。再往下,就是他们这一辈了。

朱慕贤的兄弟不少,姐妹也好几个,妯娌间的关系既要维持表面平和,暗地里又各自防备。日常相处起来并不省心。还有各房的奴仆们。头一等的象有体面的老家人、大管家,很多时候比年轻主子说话还顶用。这些人都不能轻视,没准儿时候时候就用得着他们,或是一不小心往往会得罪了什么人,被下了绊子自己还不知道。

今天第一更。

刚用了不到两个月的键盘又坏了一个按键。。泪奔。。

求评评,求票票。。

第二百三十三章

四奶奶一想起这些,就很为女儿觉得心疼。不过幸好姑爷是个好的,既有前程,又很顾家。四奶奶原本担心朱家富贵,朱慕贤难免有些个纨绔毛病。现在一看,房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意外之余,倒是十分欢喜。

在这事上,四奶奶当然不会只听女儿的一面之辞。这孩子打小就比一般人懂事,跟爹娘说起境况,总是报喜不报忧。胡妈妈来找四奶奶回话,四奶奶可没少细问。

胡妈妈说起话来当然不象又林那么粉饰太平。大老爷荒唐,大太太偏心挑剔,二房对大房虎视眈眈,还有大少奶奶的刻薄,三言两语都说得清清楚楚。

四奶奶心想,二房倒是不足为虑。将来老爷子老太太真没了,大房二房一分家,不在一处过,关系只会越来越远。大老爷固然荒唐,但是好色这种毛病不少人都有,也不算大碍。就是大太太她是女儿的正经婆婆,婆婆给过来双小鞋,当媳妇的穿是不穿呢

“还有个人,您应该还记得吧就是姑爷的姨表妹子,姓于的。”

四奶奶神情一肃:“记得。”

“她守了寡了,总往大太太面前来献殷勤,还打发丫头给姑爷送过好几回信儿。”

“你细说说。”

等胡妈妈把于佩芸现在的情形大致一说,四奶奶摩挲着手上的那个镶翠的戒指圈儿,出了会儿神。

胡妈妈很是了解四奶奶

这情形,和当年多象啊。也是守寡的表妹,也是曾经青梅竹马的情谊。不过当时自家老太太对娘家表侄女儿不待见。这边的大太太却对自己外甥女儿偏心偏疼。

“只要她娘家无人出头,她就不能从婆家那边脱身。不管她想再嫁也好,做妾也好,都不能成。”

“要是大太太愿意给她出这个头”

是啊。归根结底,源头还是在大太太身上。

四奶奶以前就知道这位于表妹,印象中是个十分任性刁蛮的姑娘。但是以前四奶奶没注意过她。毕竟她可不会提前知道自己女儿将来会嫁入朱家。

妾这种东西也不是不能有,但是不能任其坐大,最好牢牢掌握在主母手中才成。于家表妹这样的,和当年的陆秀云一样,都是最麻烦的那一种。是良家出身,还和男人曾经有过情份,更有长辈撑腰。瞧这位于表姑娘的架式。还没住进朱家呢,就把大太太哄得一愣一愣的。真让她得逞了,那又林的日子就没法儿过了。这个婆婆还不得偏心偏到胳肢窝真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让人盯着点儿她的动静。”照四奶奶看,她不住婆家娘家,也没避居尼庵。在京城这种地方,一个女子赁屋居住,听起来就是一件十分不妥的事情。不说她手里的钱财够不够维持她体面的生活,首先是安全上头不能保证。外头赁居的人鱼龙混杂,她一个年轻女子,又生得貌美,她不找事,事也要找她。只怕早就会有人要盯上她,不图她的钱。也要图她的人。

“是。我曾经打发人到那附近去看过,那一带的屋子差不多都租给外地来京的客商,还有一两家小吏的家眷。”那地方在京城倒也算得上凑和,相对来说安全性也好一些。于佩芸平时也差不多根本不出门,只有她的丫鬟时常出来买些东西。

“没再出什么事儿吧”

四奶奶指的,当然是进香时候那样的意外。

“没有。”那个陈婆子的事儿在胡妈妈心头一转。不过这事儿和进香那件事也没关系。那个陈婆子本来就有些手脚不干净,才被发去扫院子的。那天在门口探头,多办也是想趁乱寻摸点儿什么。

家业一大,难保下人里头良萎不齐。既有象胡妈妈这样混出头的,也有陈婆子那样沉到底层的渣滓。

四奶奶最稀罕的还是外孙子。这可是她头一个孙辈,要指望德林娶妻让他抱上孩子,那只怕还得好几年呢。外孙子生得又好,胖乎乎圆滚滚的还格外结实。那双黑漆漆的圆眼睛看着人的时候,真是能把人的心都给看化了。一有功夫,就抱着不肯撒手,那劲头儿让又林和德林都有点儿吃味了。难怪都说隔辈亲,这做祖母、外祖母的人疼孙子,那真是没得说。

可惜这时候没有照片儿,不然可以多拍一些照片让四奶奶带回去。或者把四奶奶他们的照片儿拍下来,这样孩子长大一些,即使见不到外祖母的面儿,也能知道外祖母长的什么样子。

这想法太有诱惑力,又林犹豫了下,让小英打开箱子把久没有动过的画具找了出来。

她想把父亲、母亲和弟弟的样子都画下来。这次他们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孩子一天天长大,总不能连外公外婆和舅舅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四奶奶以前就知道女儿是擅画的,请的先生都对她的画赞不绝口。只是四奶奶不懂这个,女儿画的画也很少拿出去让人看。现在女儿说要给他们画像,好给外孙子看,四奶奶当然没有不依的,还说让她用心画,画得象一些。

又林从嫁了人,还没有这么认真的画过画。没有那个心情,也没有那个闲暇。

再说,在家里的时候,她可以用李光沛让人特意给她做的炭笔而不怕引人侧目,可是在京城,在婆家就不一样了。

四奶奶坐在院子里头,她本来想要换一身更好、更精致华贵的衣裳,又林说这样就很好。很多人在画像的时候会穿上最正式的好衣服。如果是诰命夫人,那一般都会穿上她们的霞帔。

但又林要画的并不是那样的像。

她只希望画出四奶奶平素的样子,温和,真实的。

好久没动笔,手有些生。

四奶奶坐在那儿没动,微微有些出神。女儿看起来还是旧日模样。可是她已经嫁作人妇,并且已经为人母了。

四奶奶还想象过去一样看着女儿,把她紧紧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头。又林打小就比别的孩子安静懂事,她身子不好,她就安安静静坐在一旁陪她。

又林是四奶奶第一个孩子,她在长女的身上倾注了最多的母爱。

又林随朱家来京,四奶奶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为她担心。但家信上对此却一字不提。

有时候,四奶奶恍惚会觉得大女儿还在。路过她的院子的时候,四奶奶常会有种错觉。仿佛她这么推门进去,就能看见女儿依旧坐在窗下书案前,或是读书,或是画画,或许还抬起头来向她一笑,就象过去一样。

结果那天她看见门半掩着,真进去了,屋里那个少女的身影还让她险些错认,真当是又林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