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家事 > 分节阅读 106

分节阅读 10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倒没有什么芥蒂。堂兄也不是那样会在这些事情上用心计的人,二叔二婶那脾气也不是会听人劝的。

接着是朱明泽。他也是大房的,不过他是庶出。又林事先已经听人说过,朱明泽只比朱慕贤小几个月。这件事一直是大太太的心头刺。她这边有了身子,丈夫就把丫头的肚子也搞大了,一点面子也没给她留。那会儿她都让人看得牢牢的,汤药没断过,还是被人偷了空子怀上了。大太太恨得牙痒,对朱明泽从来不假辞色。朱昱新年纪和则和德林差不多,看起来怯生生的象个姑娘,生得倒是十分的清秀。这孩子应该是全按父母的优点长的,比朱慕贤生得还好。他母亲的相貌应该很是出众,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大老爷可不会无端宠爱一个丑八怪。

最后见的是三房的堂弟朱博南,他和朱昱新差不多高,小脸儿上和他母亲一样,带着一种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落寞和凝重。

在这个家里,他们母子常常是被忽视的。没有丈夫、没有父亲的苦楚,只有他们娘俩自己默默品尝。

然后是姐妹们。

朱慕贤的姐姐早已经出阁,相貌不太象大老爷。倒很象大太太不是很美貌,但是看起来就是一副当家主母的端庄模样。她对又林淡淡的,既没怎么热情,也不显得过份冷淡。说了几句客套话。给了一对镯子当见面礼。

大房三个庶女,二房一个嫡女,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来。二房的姑娘朱明娟穿着考究华贵。大房的两个庶女朱心瑜和朱慧萍都是一样的衣裙打扮,全是一身新做的粉色衣裳,既没个人特色,也没有什么精致突出的地方。那粉色并不是嫩粉,看起来显得老气。大房最小的一个姑娘才刚一岁,是抱在乳娘怀里头的。乳娘引着她唤嫂子,她只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又林看。却不吱声。

这么些人里,又林是新媳妇,穿的鲜艳。小孩子还不懂事,但是都喜欢鲜艳的颜色。

大家族里这种事并不少见,姑姑叔叔常常比侄儿侄女年纪还小。

大老爷也着实是虽然长辈的事情轮不到他们做小辈的来说。可是又林打心眼儿里看不上大老爷的作派。

就算仕途上无所作为,也不用憋着劲儿的玩女人生孩子。这人大概前半生一直是一帆风顺的,有长辈照拂着,别人都给面子,捧着抬着,经不得风雨,遇事也没有任何担当。

看起来子孙济济一堂,很是热闹。可是这些人身份各有不同,肯定肚里也各有各的盘算。

老太太发了话:“这也都见过了。不用都在这儿拘着,该干什么都去吧。”

大老爷头一个站起身来:“儿子前头还有些事,就先告退了。”

老太太点头说:“那你快去吧。”

大太太本来也不指望他能顶什么事,可是没想到他溜得这么快,连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给她留。

二太太面带笑容看了大太太一眼。在别人看来那笑容并没什么别的意思,可是在大太太看来。马氏这是裸的嘲笑她。

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又林和朱慕贤也告辞出来。刚才老太太已经说了,让他们一会再过来陪着她用中饭。

又林得先回去,把收到的这些见面礼清点一下。小英和白芷两个捧着那么些贵重的东西,也是胆战心惊的,生怕手滑了碰损那么一处,那她们罪过可大了。

屋里人都走完了,三房的陆氏也带着儿子回去了,大太太就瞅着这个机会开口,把二太太占了院子的事情说了。

二太太不急不躁,等大太太说完了,才解释:“大嫂说我这是存心,那可冤枉我了。这一南一北的,书信往来不便,常会耽搁。我们长安说了亲事之后,我就开始预备给他收拾屋子了,那会儿大嫂不也知道的么您要在京里的时候就跟我说,您想把后院儿给贤哥儿住,那我自然会照办哪。可是大嫂那时候又没有提前说明白。现在院子都收拾好了,亲家也打发人来看过了,怎么能临时再改呢这传出去,旁人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缘故呢。”

大太太被她噎的一时说不上话来。

是,这是她没事先定下。可是那会儿她也没把握儿子会不会回京来啊短短几个月里出了这么多事儿,老爷子老太太都一块儿回京了,事先谁能想到

老太太抬眼看了看两个儿媳妇,肚里叹了口气。

老大家的脾气爆,又太要强。老二家的心眼儿多,一肚子弯弯绕。

早些年并不是这样的,那会儿老大还做着官,老大家的也跟着养成了一副说一不二的脾气,家里的事儿她说做主就做主,妯娌们是无法与她争锋的。老二家的那会儿也乖觉,跟这个大嫂之间还是客客气气的,凡事都避让着。

可是后来就不一样了。大房失势,夫妻不合。二房却渐渐露出了锋芒。

家务事很难断得清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太太明知道二太太是有意同她过不去,却拿不出什么证据来。二太太这事儿做的不地道,可是她却把自己说得无辜而清白,什么错处也没有。

这让老太太都没法儿开口。两边都是孙子,她也不能说让二太太现在马上把院子让出来,让朱长安改在东院儿成亲。地方是小,可是朱长安对岳家怎么交待呢妻子还没进门,就让他先为难

老大媳妇不让人,老二媳妇又是存心。其实两人能各退一步,就没这事端了。

“后院地方宽敞,贤哥儿和他媳妇现在房里连主子带奴才也十来个人,还有那么些箱笼,让他们去住东院儿,那也太挤迫了些。他媳妇初来乍到,难免水土不服,得有个安静的住处才好。”大太太和马氏争辩是争不过她的,只能转而恳请老太太:“再说贤哥儿还要备考应试,东院儿嘈杂,后院才方便他读书啊。将来他能中举,那也是咱们全家的体面光彩啊。”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力的理由。

朱家的儿孙里头,最有出息的也就是朱慕贤了。府试的案首啊,这可不是那等穷乡僻壤小地方的头名,而是江南那种才子如云地方的头名。朱老爷子当年的事儿已经掀过去了,朱慕贤将来肯定是大有前途的。

二太太心里也是一紧

这就是二房气短的地方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理谁都知道,可是二房的两个儿子却都不是读书的材料。

这么多儿孙里,老太爷最偏疼朱慕贤,原因也很明白,这孩子天资聪颖,又肯读书上进。

要是只为了大房的面子,老爷子老太太大概不会偏帮,这院子自己是占定了。可要是为了孙子有个安静踏实的地方能好好读书那可就难说了。

大太太这个理由找得也真是太恰当太及时了。

二太太觉得脸上汗涔涔的,掏出帕子来抹了抹汗。

过去几年里头大房很少能再压到他们二房头上了。可是现在情势又不同了,大房的儿子出息,就又有了底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