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附庸风雅录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值班队长擦把汗,没好气道:“这回可看好了。再弄出事,算你扰乱校园秩序,不单罚款,关你十天半月信不信”

男人不服气,指着另一保安道:“要不是他踢翻了我的笼子,怎么会跑出来你知道这一对福神猪多少钱抓不回来你就赔吧,当掉裤子你也赔不起想打官司好啊,就怕你不敢”

眼看又要吵起来,先头跟方思慎打招呼的门岗保安紧跑几步:“方教授,就是他,一个劲儿说要见您。”

男人听见这话,立刻冲到车门边,满脸激动:“你、你就是方思慎、方教授”待看清面目,又疑惑了,“你真的是方思慎方教授”

方思慎不习惯这个姿势跟人说话,点点头,撑着车门站出来,洪鑫垚赶紧扶住他。

“那华鼎松华老先生,是你的老师”

方思慎一愣:“是。请问您是”

那男人眼圈一红,双手直抖:“我姓陶,叫陶沛,充沛的沛,是潜州皖川县坝子桥村人。我父亲叫做陶建国,我祖父”

方思慎替他接下去:“您的祖父是陶今禾陶老先生”

“真的是你太好了,总算找到了,找到了”陶沛弯腰屈膝,就要往下跪。方思慎还没动,洪鑫垚已经先他一步,把人拖了起来。

方思慎记得很清楚,陶今禾的名字,列在华鼎松那张汇款名单的第一位,而收款人正是其子陶建国。据他所知,陶今禾比老师华鼎松年长不少,试探着问:“不知陶老先生”

陶沛含泪答道:“三年前走了,活到九十二岁。瘫了几十年,除去腿脚不好,别的都还好,最后走得很安稳。”望着方思慎,“他老人家走的时候,只念着来不及看看老朋友。我们这一家,多亏华老先生接济。特别是前些年,老的都病着,小的都饿着,要不是这几年日子慢慢好了,总想攒下点钱来这份恩情是还不起的了,只图报答一两分。哪知道还是来晚了”

见他忍不住泪水长流,方思慎也难过起来,低下头擦了擦眼睛。陶今禾在共和以前,就已经是成名的金石学者,倒得早,斗得狠,去得偏,世易时移,如今再没有人记得他的名字。而陶家人则继承老祖五柳先生遗风,正经在皖川那偏僻贫瘠的山沟里生根落户,当起了农民。

“没想到华老先生五年前就去世了。那这几年的钱,都是方教授你寄的了吧祖父走了之后,我们写过一封信,说过不用再寄了,怪不得钱照样来,就是没有回信。去年就想上京,结果父亲住院没来成,今年总算成行了”

虽说是个农民,到底诗礼之家出身,陶沛和方思慎说话,清楚明白,礼貌周到。之前跟保安打交道,一则他不愿多言,二则听者没有耐心,加上看不起他衣着举止土气,还提着一笼子黑猪,才导致起了冲突。

他这一趟能找到方思慎,着实不易。

因为执意要送恩人一对自家出品的“福神黑猪”表达心意,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没法坐。虽然家里最近也买了车,却没资格进京。好不容易搭了生意场上熟人关系,借辆挂着临时进京证的小面包开进京城,又被拦在京师大学校门外。几经周折,才打听到华鼎松已经死了好几年,唯一的学生也早就调走了。

他头天找到人文学院,不巧方思慎去了圣知科技,没来学校,直等到天黑才离开。今天一早又来蹲守,保安轰他不动,嫌他有碍观瞻,好说歹说,才请到休息室等着。

双方初次见面,渊源却是不浅。洪鑫垚望着那对活蹦乱跳的小黑猪,道:“家里去吧。方便。”

陶沛忙道:“那我去开车,他们不让进校门,停在外面了。”

他原本只跟方思慎说话,看见洪大少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也没放在心上。直到方思慎介绍说:“这是我弟弟,中间有两年我出国了,汇款的事都是他在办。”才热络起来。

洪鑫垚笑问:“怎么不把猪放车里,还随身带着”

陶沛怜爱地拍着笼子:“车里空气不流通,怕闷坏了。”

洪大少知道最近几年流行吃黑猪肉,价格不菲。那些特殊方法喂养的,一斤肉堪比黄金。

顺口道:“这猪瞧着忒精神,品种不一般吧”

“可不是,这还折腾瘦了呢”陶沛心痛地把手伸进笼子,摸了摸其中一只圆滚滚的肚皮。又从兜里摸出把不知道什么丸子,喂到猪嘴里。

“这么稀奇的猪,都喂些啥”

“稀奇的猪当然吃的也是稀奇饲料”陶沛忽地警觉,看洪鑫垚一眼,“对不住,商业机密。”

洪方二人被他逗得哈哈大乐。

三人两猪回到家,隔老远就听见大花“汪汪”叫唤。这狗平时深沉淡定得很,方思慎奇道:“大花今天怎么了。”

洪鑫垚笑:“狗鼻子最灵,闻见肉味儿了吧。”

陶沛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走了,赶着回去吃团年饭。临走前,他一手操办,将两只福神黑猪拔毛放血,灌了几串香肠,做了一盆血豆腐,炸了一锅酥丸子又留出一只整的,上料腌好,交代长贵婶如何烘烤,认认真真写了张注意事项。

洪大少吃了他的福神烤乳猪,果然龙精虎猛,大为满意。等过完年陶沛再次上京,预备推销猪肉进入京城市场,洪鑫垚主动提供关系,帮陶氏养猪场打开销路。

陶沛这一趟还带着父亲陶建国上京求医。陶建国自幼跟随陶今禾,习得满腹经纶,二十来岁就进了研究院,曾经也是文采风流少年俊彦,只可惜时代洪流冲击下昙花一现,屡遭坎坷,心灰意冷,彻底守拙归田。如今年近古稀,垂垂老矣,满身病痛,一肚子学识居然没丢。方思慎去医院看了几次,回来跟洪鑫垚说起,到下一回洪大少便跟着去了。

等清明节陶家父子随同方洪二人去西山祭拜华鼎松,陶建国终于松口,答应做真心堂的顾问。与此同时,真心堂设立了一项专门针对民间国学研究的资助基金,陶沛执意要还给方思慎的钱,算是该基金的第一笔赞助。因了陶家此事的提醒,洪鑫垚把方思慎替老师延续至今的汇款行动纳入公司慈善项目,加以正规化系统化管理。

尾声三

共和七十年,暑假。

方思慎在家里备课。“夏典”工程之后,他有意识地少接研究课题,多上点不同层次的课。假期闲暇稍多,便缩在家中做准备,同时写两篇不着急发表的论文,校点人情请托的书稿。

黄昏时分,起身到院子里走了走,然后进厨房跟长贵婶搭手做晚饭。起初这屋子人少,方思慎只要得空,便会像过去两个人住公寓时那般,自己下厨做饭。后来洪鑫垚忍不住把些值钱东西往家里搬,只好连同保镖一块儿搬进来,水涨船高,厨子司机也跟着多起来,俨然富豪府第。

没等方思慎有意见,他自己先受不了了,碍眼的人太多。折腾半年,把后排紧挨着的一栋也买下来,大肆改造,做了库房兼员工宿舍。如内务总管小赵保镖头子刘火山之类,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甚是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