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附庸风雅录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背面应该有名单,翻过来看看。”梁若谷说着,便去拿椅子。

周忻诚几个听说发现了熟人,也过来辨认别的照片,结果找出许多认识的老师,一时兴致大起,纷纷搭起椅子,要细看某某某当年是何模样。

梁若谷把那张“共和50年高三文科班毕业合照”取下来,翻到背面,自下往上第三排最左边竖着的三个字,果然是“方思慎”。

洪鑫垚大笑:“知道我怎么发现的第一排蹲着的是女生,第二排坐着的是老师,第三排站着的还是女生。女生不是辫子就是妹妹发,唯独他剃个板寸。我还想呢,那年头就有女生这么前卫啊,哈哈”

说着掏出手机:“让我拍一张,下次方书呆再敢上课批我,就拿出来当尚方宝剑。”众人受他启发,也争先恐后用手机拍自己感兴趣的人。

洪鑫垚眼珠一转:“梁子,快看看他们班哪个老师你认得,咱们去打听打听方书呆上学时候的糗事,当考试筹码。”

梁若谷不屑道:“只有你个不学无术的才搞这种阴招,我又用不着。”嘴里这么说,手指却从第二排划过去,“这个,是文2班的班导,这两个见过,不熟。别的都不认识了。”

周忻诚凑过来:“挖坟啊带我一个。哎,这不是崩爷嘛,我们数学老师”

几个人嘻嘻哈哈闹了大半个下午,又商量了一番刚刚上手的生意周衙内牵线搭桥,梁才子幕后策划,洪大少出资跑腿,合伙倒卖“兰蒂”水货这才开窗通风,驱散满屋烟味,照片原样挂回去,锁门离开。

洪鑫垚拿着手机看照片,看一眼笑一阵:“瞧这傻样嘿,真傻土老冒儿傻x透了”

梁若谷在旁边皱眉:“真想不到,方书呆竟然也是国一高毕业的。”

“国一高怎么了”

“国一高也没怎么。不过他浑身上下,哪里有半点国一高的气质”

洪鑫垚听他话里那股莫名的优越感,心中十分别扭,却又不知如何反驳。闷了一会儿,突然打个哈哈:“说不定他也像我一样,是中间转学过来的乡巴佬呢”

梁若谷听到这话,看他一眼:“还记着这茬儿呢你现在跟他站一块儿,看人说你俩谁土”作若有所思状,“不能与时俱进,才是真的土。”

“果然不愧是梁才子,这话我爱听”

星期一,洪鑫垚撺掇着另外几人跟他一块儿挖坟,打探方思慎在国一高的老底。梁若谷和周忻诚也觉得这事儿有趣,不厌其烦挨个询问。他俩都是老师们面前的熟脸,本以为此事易如反掌,岂料问了好几个当年旧人,对“方思慎”这个名字竟然没有丝毫印象。把照片拿给人家看,也想不起任何具体细节。不过七年前的事情,怎么可能了无痕迹有些厉害的老师,连二三十年前的学生都能回忆起来,难道方书呆的存在感微弱到这样不堪的地步吗

打听50届高三文科班的班导,原来前年就退休了。

“我说,你俩总不至于追到人退休老师家里去吧”周忻诚看看对面走火入魔的两个,“马上就期末考了,本少爷可没闲工夫陪两个疯子挖坟,再见”

梁若谷看洪鑫垚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道:“下学期再说吧,我也要复习去。”

“唉”洪鑫垚把手机里的照片翻出来,晃一晃,“难道你就一点不好奇”

梁若谷明显挣扎了一下:“其实还有个办法咱们没试过,就是上网搜索。”

“方书呆又不是什么名人,能搜着啥说不定尽是同名同姓别的什么人。”

“现在不是流行网上校友录嘛,老师不记得,还有同学啊。不说他是京师大学国学院的博士咱们装成大学生,上国学院论坛去试试,说不定就有他的熟人”

洪鑫垚以崇拜的眼神望着他:“梁子,你太有才了”

中午,两人摸到学校附近的网吧。

把“方思慎”三个字输入搜索栏,按下回车键。本没指望有什么显著成果的两人,面对一瞬间满屏红色加粗突出显示的名字,吓了一大跳。

“梁子”洪鑫垚咽口唾沫,“咱们真的捡到尚方宝剑了。”

第〇〇九章

高二上学期最后一次国学选修课,梁若谷早早到了。

方思慎才进门,他便迎上去:“方老师,我想报名参加一个寒假国学兴趣班,但是名额有限。他们听说我选修了校内国学课,希望有老师的推荐评语,能不能麻烦您”说着,双手呈上一张表格。

“没问题。”方思慎接过去,拿出笔,“写哪里”

“这儿,推荐教师意见。”

略加思忖,方思慎提笔开始书写。

梁若谷侧头辨认,只觉那笔字写在纸上比黑板上更见硬朗:“梁若谷同学在校内国学选修课上表现优异,拥有超出同龄人的基础知识,兼具热情和悟性,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具备在此领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潜力。”

每一句都在夸奖,每一句都适可而止。

梁若谷有些遗憾。凭自己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远把其他同学比了下去,老师的赞扬大可不必如此吝啬。不过看到署名处“方思慎”三个字,流利潇洒,别具一格,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容。原本打算请国文组最和蔼的老师帮忙写评语,连草稿都事先拟好了。多亏洪金土催着挖坟,居然别有收获。

方思慎想起国一高附近马路两边鳞次栉比的培训学校广告牌,好意提醒:“其实对国学有兴趣,倒不在于上什么班。你们现在的年纪,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多看些原始文献,提高古文水平,开阔眼界最要紧。”

“是,我爸爸也这么说过。”

“哦不知道你父亲是业余爱好还是以此为职业”

“他做过古典文献研究员,不过两年前生病去世了。”

“啊,抱歉。”

“家里有他留下的很多书。小时候他总给我念,现在我就没事自己瞎翻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