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董岑看着周围骚动不安的士卒,心知投降也许会死,但不降,他现在就会被士卒乱刃分尸。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了。董岑苦笑一声,命士卒开启营门。

见目的达到,徐荣微微一笑

“吱嘎吱嘎”

厚达数寸的吊桥缓缓落下。嗓子都喊得冒烟的汉军见此不禁一愣,他们当然不会以为董军是要出营决一死战,内讧就够他们受得了。也就是说董军,打算投降

吕布看向皇甫嵩,数万人的大营,就这么得手了,这胜利来得也太轻松了吧

皇甫嵩虽然坚持出兵,也未料得胜至此。

“咯哒咯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一骑出营,由远而近,来到汉军阵前,其人年过四旬,躯干雄壮,脸如紫铜,看到他,皇甫嵩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笑容。不等徐荣下拜,皇甫嵩上前将他扶起,道:“子盛世之良将,今弃暗投明,国朝之福也。”

徐荣道一声不敢,又和吕布寒暄几句,两人同为董卓麾下,却非凉州旧部出身,又曾于河内并肩作战,交情什么的谈不上,至少两人间并无龌龊,还算过得去。

徐荣简单介绍了一下如今营中形势,包括他设计逼走董旻,说服董岑开门,该是他的功劳,他没理由隐瞒,同样,不是他的功劳,他也不会往自己的身上揽。皇甫嵩曾为徐荣顶头上司,对他的性格非常了解,不疑有他,立刻命令汉军入营。

随着越来越多的汉军涌入其中,守住诸要地,进而在徐荣部的配合下,向董军乱兵起一轮轮进攻,乱兵一触即溃,四散逃亡。守卫其他几座营门的董氏将领很快得悉汉军破营,不敢有所迟疑,纷纷开门逃跑,不少乱兵尾随出营,跑入漆黑的夜幕。

及皇甫嵩、吕布、徐荣到达中军大帐前,营地四处已经没有大规模乱兵,只剩下一些小混乱,无关痛痒,只是小混乱隐蔽性更好,也许要等到日出才能彻底平息。

这时,徐荣先前派遣追杀董旻的骑卒回返。

皇甫嵩见到董旻级,忍不住出一阵长笑。董旻才能一般,但毕竟是董卓胞弟,在董卓、董璜死后,他便成了董卓天然的接替人,一旦让他成功逃回万岁坞,联合诸方旧部,对朝廷可是极为不妙。现今董旻一死,也许不用朝廷亲自动手,董卓女婿牛辅、族侄董越就会为了竞争董卓接替人打得头破血流。

当天地间绽放出第一道光芒,董军大营彻底恢复平静,经过紧张的统计,营中原本人数多达三万的董军锐减将近三分之一,连带伤者也仅剩下两万一千余人,其中三千余人死于乱军、内讧、自相残杀,两千死于汉军之手,另外趁乱逃跑三四千人。

不过皇甫嵩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盖因这两万多人皆是董卓厚养的精锐之士。加上长安兵万余,皇甫郦部一万,驻扎左冯翊治所高陵的段煨也会带领上万甲士归顺,长安朝廷如今拥有的兵力高达五万余人,初步有了自保,甚至是反击的能力。

可惜皇甫嵩的好心情很快就被亲信的报告毁掉了,吕布居然瞒着他,将十余名董氏将领,包括开门献降的董岑,尽数砍杀。皇甫嵩沉默良久,派人去请吕布,当面质问。吕布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诏书,言是天子有命,为臣者不敢违背。

皇甫嵩看着诏书,苦苦一笑,何谓天子有命,恐怕是你和王公的主意吧。如果不出意外,在他离开长安后,王允同样展开了清洗董氏宗亲、门生故吏的行动。

右扶风樊稠、河东牛辅、弘农董越、武关李蒙等董卓旧部虽然不敬朝廷,但确实是一群会打仗的人。皇甫嵩本来打算对他们采取政治、军事手段并行的策略,即先招降,不成则打,打后再抚,尽折服之,让他们为国效力,冲锋陷阵,征伐不宁。现在,王允、吕布这么一通狠杀,除非凉州人脑壳坏掉了,不然就算战死,也不会投降朝廷。

皇甫嵩暗叹一口气,虽然他认为这是一记昏招,但也不能就此说两人做得不对。他们杀死董卓,注定和凉州诸将不是一路人,而他皇甫嵩则不同,他在边军之中有着无人能及的威望,若是降服凉州诸将,谁能肯定他就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是以,两人可能从来没打算招降凉州诸将

皇甫嵩猜测一点不假,两人正是这般想。

吕布站在帐中,目视皇甫嵩,若有所思。

他看到皇甫嵩昨夜入董军大营,立刻便得诸将拥护,已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心里更添三分猜忌。皇甫嵩是一个比董卓更会做人,也更得军心的人,如果有野心,其烈更甚董卓。心里下定决心,回京后要向王允如实禀报,建议削皇甫军权,免得追悔莫及。

徐荣坐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两人,暗地里摇了摇头,内斗,又是内斗,朝廷初定,便迫不及待的内斗起来,全然忘了群狼环伺,这可不是朝廷之福啊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逼反

皇甫嵩安排好大营事物,次日返回长安,太尉马日磾、左将军朱儁率一干文武迎接皇甫嵩、吕布的凯旋归来,长子皇甫祚亦在其中。

事情果然不出皇甫嵩之所料,从皇甫祚口中得知,王允在他不在的两天里,对董卓的宗亲、旧部、故吏展开血腥的清洗,死者以千计。

皇甫嵩转望朱儁,说道:“公伟何以不加阻止”

“阻止怎么阻止”朱儁闻言立时苦笑。

一方面,王允是怕董卓亲信像他一般表面恭顺,暗里图谋,唯恐自己重蹈董卓覆辙,不如全杀了,以除后患。其次,在这次行动中,王允不是一个人,袁氏一干门生故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董卓曾经也是袁隗的故吏,甚至可以说董卓能够崛起,固然有其才能的因素,袁隗的提携也不容忽视。董卓不仅不加以感恩,反而弑杀故主及其满门,有汉以来绝无仅有,委实天理难容。兼且去岁因伍孚刺杀事件,董卓高举屠刀,杀数千人,以袁氏门生故吏受害最深,这笔血海深仇,不能不报,如今董卓一死,机会来了,自然要疯狂的报复。

“”皇甫嵩一阵默然,王允性格刚傲,又有所恃,自然不会轻易听进人言。

“而且”说到这,朱儁摇了摇头。

“而且什么”

朱儁缓缓说道:“王公决意招牛辅、董越、樊稠、李蒙、胡轸、杨定等董卓外将必须在十日内回京述职,如有逾期,皆以谋反论处,夷三族。诸将已无后路可退,要么回京,引颈受戮,要么暴起,舍命相抗。这些人皆是出入战场十数载乃至数十载的宿将,绝不会坐以待毙,可以想见,大战,要爆了。不死不休”

皇甫嵩长叹道:“明明有更好的办法,王公何必如此逼迫”

“义真当真不知吗”

“”皇甫嵩岂能不知。

朱儁又道:“不过义真此次收降董卓精锐步骑两万有余,朝廷实力大增,再号召盖骠骑、袁荆州除逆,未必不能一战扫平董卓余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