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224

分节阅读 2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盖言其有张良之才,孙坚深以为然,说道:“哦公瑾有何良言,道来。”

周瑜俯下身,手指雒阳,划至长安,以三辅为基,画圈道:“汉室,不可卒速兴。”接着,周瑜马不停蹄一点冀州,继续言道:“袁绍不可卒速除”

“汉室不可卒兴,袁绍不可卒除”孙坚喃喃重复道。两者皆不可取,那可供孙坚的选择就不多了,周瑜短短一句话,就轻易地拨开了孙坚前路的重重迷雾

第三百五十八章 战略

“汉室不可卒兴,袁绍不可卒除”周瑜声音虽轻,听在孙坚耳中,却犹若惊雷。他以讨伐董卓声闻天下,以与袁绍争夺豫州崛起中原,如今周瑜则简单明了的点出,这两者都不是他短时间可以完成的目标。

孙坚若有所思

周瑜留给孙坚一些消化的时间,半晌,才继续道:“豫州,地处中原,土地肥饶,人口繁多,历来为国家财赋重地,然豫州四面环敌,境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不足以自保,此,只可以为资,而不可以为凭也。将军勇挚刚毅,猛锐冠世,用兵若神,不过欲以豫州完成勤王、除逆袁大业,恐有不济。”

孙坚深以为然,这个问题他从去年末就注意到了。豫州西有盖胤坐镇雒阳,东为盟友徐州陶谦,北面兖州倒是一个不错的进取选择,可兖州刺史刘岱名义归属袁绍,实则骑墙观风景,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他归入中立也无不可。孙坚如进军兖州,等于把刘岱推向河北,届时,他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刘岱,还有袁绍。何况,胜且不说,稍有小挫,豫州方寸间无回旋余地,他将不得不再次寻求袁术的帮助,沦为后者手中快刀。这对好不容易稍稍摆脱袁术控制的孙坚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孙坚叹道:“我何尝不知此理奈何四方有主,无路可走”

“可谓无路可走”周瑜指画扬州,说道:“将军请看,扬州六郡,九十二县、邑,地方何止万里户口不下百万,中平黄巾卒起,中原诸州皆遭兵劫,而独扬州得免,根基足全,可为将军之凭”

孙坚低头看着扬州,作为自己的家乡,他不可能不知道详情,其户过百万,人口四五百万,如果是太平时节,以人口论,它只能排在中等,然而中原经过黄巾之乱后,它已然一跃成为仅次于益州、豫州、荆州的天下第四大州,人口更在袁绍的冀州之上。更无论它地域之广,不下中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兼且大江横卧,抵抗能力呈几何级暴增。

见孙坚似有心动,周瑜又道:“扬州六郡九十二县,天授之地,刺史陈温,类于孔伷、焦和,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坐谈客耳。周昕、周昂,手下败将,无足道哉。”

“将军少有勇名,乡人推崇,及后导温戮卓,吏民亲附。前周昕、周昂助纣为虐,以伐罪之名南下,陈温必不敢抗拒将军虎威,亡命南奔。将军以江、淮九江郡、庐江郡之众,乘胜渡江,席卷丹阳,以临吴、会吴郡、会稽,则,扬州大势,定矣。”

“并扬、接豫,连徐,立足东南,内亲贤士,外整军旅,以观天下之衅。待有时变,将军奋威军,诛除群秽,匡辅汉室,成就桓、文伟业,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有何不可”孙坚目放精光,拍案站起,周瑜描绘出的战略蓝图,大气磅礴,恍如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冲刷掉他心头的重重疑惑,直令他有仰天长啸的冲动。孙策虽然昨夜就已听过周瑜言论,然而第二次听,依旧热血沸腾。

孙坚绕案来到周瑜面前,握着他的手道:“公瑾啊,留侯张良似你这等年纪,都未必及得上你。”

“将军过誉”周瑜俊美绝伦的面孔绽放出淡淡的笑意,说道:“将军孤微迹,而终有今日之业,非常之人也,目光略同。小子相信,前方之路,将军必有思量,之所以未作抉择,窃以为,心存疑虑耳。小子不才,能做的,不过是坚定将军之心。”

“哈哈哈哈”孙坚朗声长笑,经久不绝。半晌,转谓身旁孙策道:“伯符,公瑾天下奇才,你能与他义结金兰,是你的福气。”

孙策爽朗一笑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孙坚平复心情,转望地图,沉吟一声道:“公瑾,你说,欲夺扬州,需要多少兵马”适才周瑜一番长论,把夺扬州说得轻而易举,实则和当初荀彧向盖俊献勤王、强秦论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提供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思,及坚定君主信心。陈温、周昕、周昂皆儒者,不以将兵御卒闻名,但胜在名气广大,地位稳固,士民拥戴,不可轻辱。

周瑜想了想道:“为稳妥起见,应不少于三万精兵。”

“这”孙坚面有难色,别看他坐拥一州之地,实际上手中只有颍川、汝南、鲁国三地,兼且去年同曹操一战,折损不小,他手中真正能称得上精锐的,也就不到四万人。他不可能拿出大半家当去攻打扬州,即使他舍得,袁绍、曹操会对空虚的豫州视而不见吗毕竟,不提双方之间难以化解的仇恨,扬州刺史陈温,可是他们的盟友。孙坚已经受到过一次痛彻心扉的教训了,不想经历第二次。

周瑜对豫州状况很了解,清楚孙坚因何为难,说道:“豫州,出兵两万即可。”

“哦”孙坚闻言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微微眯起眼睛:“你是说”

周瑜知道孙坚猜到了,点点头道:“对,就是身在徐州的朱校尉。他麾下有步骑数千,可令其由广陵南下九江郡,袭陈温之后。”

孙策抚掌笑道:“妙啊妙啊不止如此,朱校尉乃丹阳大族朱氏出身,或可让他越江直入丹阳,切断陈温退路,把他堵在江北,成瓮中之鳖”

周瑜恍然道:“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

孙坚暗地里摇摇头,孙策虽然投军大半年,到底是经验不足,过于想当然了,战争,岂同儿戏朱治手中只有几千兵,纵然兼有地利、人和,也未必能够在第一时间击败丹阳太守周昕,稍有不慎,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何论封锁长江。

见孙坚摇头,孙策、周瑜可不是无知少年,没用多久,就想通了关节。

孙坚欣慰地笑了。经验,可以通过时间积累,才华,却是天生的,儿子现在经验不足,没关系,只要给他时间,他相信儿子未来成就必然不在他之下。

孙坚拍板定下计策,豫州出兵两万,正面突击九江,牵制陈温,而朱治袭其后,争取将陈温围歼于江北,即使不成,己方也可夺得江北九江、庐江二郡,不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