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197

分节阅读 1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无数比他年纪轻、学识浅、资历差的人,都位登三公九卿之列。他不甘心,他明明有一身的才华还未施展,怎能默默无闻的老死于家中

这么一想,就想通了,应董卓之征,再度出仕。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董卓不敢对他推心置腹,但仍然付与大权,也能听得进他的谏言,如此,则蔡邕全心全意辅佐董卓,任流言谤语加于一身,不为所动。

“孑然一身也好,异日若生意外,至少无须担忧子女的安全。”蔡邕心态趋于自然,十指勾动,淙淙琴音再次响起,悬于上空,而后向四方扩散。

蔡邕全身心投入音乐之中,弹了约半个时辰,家仆来报主人邀请的贵客到了。蔡邕闻言按住琴弦,起身向外走去。

他虽默认了子女旅居晋阳,不过小女蔡琰的婚姻大事还是要他拿主意,蔡琰年十五,到了适婚年龄,其实押后几年也无妨,可蔡邕担心出状况,此事宜早不宜迟。他这次叫王粲带来卫仲道,便是听说卫仲道相貌俊朗,才情亦佳,是太学之中一等一的杰出人物,家世也无可挑剔,他要亲自瞧瞧,若相中,就把蔡琰嫁与他。

卫仲道根本不知蔡邕的心思,蔡邕素来喜欢提携后辈,所以他听王粲说蔡中郎有请,也没太觉得意外,毕竟,他在太学还是有些名气的。事实上王粲亦不清楚蔡邕的想法。然而当双方碰面,蔡邕频频向卫仲道投来别样的目光,两人皆是心思细腻敏锐之辈,立刻明白蔡邕心里的打算。

本来有机会当上蔡家女婿的王粲脸上并无异样,蔡邕只半开玩笑的和他提过一次,做不得数。且蔡琰虽不是只看相貌的人,但像王粲这种身高又矮、皮肤又黑、相貌又丑的人,哪怕再有才华,她也不会倾心于他,两人见面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蔡琰十三岁随父入京,才貌冠世,活脱蔡琬第二,被京中好事者推为第一,是任何少年郎都梦寐以求的佳偶。卫仲道自然也不能免俗,因性格的原因,即使他内心很高兴,反应到脸上也仅仅是一抹明朗的笑容。

岂不知这等稳重的态度,看在蔡邕眼中,又为他加了不少分。

论及天下第一博学者,蔡邕自问第二,无人敢言第一,而王粲记忆力群,耳闻则育,过目不忘,及束,能诵书数千卷。当初蔡邕会和他结为忘年交,就是看中他无论什么话题,都能轻易接下,并加以延伸,滔滔不绝。卫仲道所学同样颇杂,且见识独到,不然也不会被一向自傲的王粲引为知己。

三人对坐论道,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期间妙语连珠,嘘枯吹生,畅快淋漓。

蔡邕越看卫仲道越是喜爱,王粲博而不精,此子却是精而不博,他的评语非贬义,而是褒义词。卫仲道话语不多,但每每切中要害,若是实在接不上话,便借题挥,把话题引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善于让别人现他的优点的人。

谈至日中,蔡邕邀二人用餐,饭毕,遂拉着王粲下棋,卫仲道在旁观之。蔡邕三战三败,毫无反手之力,不气反笑,让位给卫仲道,自己则架琴弹奏平沙落雁助兴。卫仲道尚是次听到“神曲”,不由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妙音,频频顾视,他棋术本就不如王粲,再分心,中盘就走投无路,投子认输。

而后,三人又是一番清谈,持续到日落方止,蔡邕亲自送至府门,直言若非明日清早朝会,缺席不得,非要拉着你二人彻夜长谈,通宵达旦不可。

卫仲道、王粲拜谢告辞。

蔡邕目视着马车远去,心里悄然下定决心

并州,太原郡,晋阳。

盖俊归家后白日陪儿耍,晚间拥妻眠,次日一直睡到日晒三竿,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被蔡琬强行拽起。盖俊揉着眼睛,一边嘟囔着晚去一些又何妨,一边乖乖坐到妆台前,一看就知道是没睡醒,讨些嘴上便宜。

蔡琬见丈夫说着无任何意义的唠叨,不由失笑。

盖俊哼哼道乐甚乐还不都是你害的,我的腰现在还感到酸呢。

蔡琬自是听明白了丈夫的潜台词,脸颊红晕,犹如染上朝霞,美艳动人到极点。两人分别差不多五个月,床榻间必然干柴烈火,熊熊燃烧,不易熄灭。蔡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装作没听到,持巾为丈夫净面、擦手,而后梳、束

经过蔡琬一番精心的梳洗打扮,盖俊焕然一新,其头戴九旒冕冠,身着朱红轻袍,腰缠金印紫授,脚蹬方头丝履,再无一丝懒散模样,精神百倍,威仪大增。

盖俊在蔡琬的陪伴下简单吃一些早点,便命上百甲骑开道,直奔刺史部。以别驾王信、治中李牷为的并州官吏早已等候多时,见他到来,立刻聚集诸吏举行州朝会。

盖俊端坐于主位,泰然接受官吏朝拜,之后各就各位,别驾王信刚刚落座,便回头对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道:“彦龙,你将昨天备好的文牍呈给使君。”

“诺。”字彦龙的青年就是别驾吏、太原人孙资,其三岁丧亲,由父兄养大,知名太学,甚得王允欣赏,后董卓迁都,他不愿赴西,托病归家。按理说他该归于并州系,然而举荐他的人却是河内系冠冕、主薄杨俊,不能单纯把他划分派系。

所幸自盖俊强力打压并州第一著姓太原郭氏,有着盖俊姻亲、郭林宗门生双重身份的王信顺利成为并州系领袖。王信为人坚忍,手段圆滑,和河内系相处还算融洽,不过不知等到颍川系大举北上,他还能不能像现在这般游刃有余。如果足够聪明的话,他应该知道如何去做。

盖俊接过厚厚的一摞文牍,无规则的随意抽出几件,仔细审阅后,没现哪里不对,便点点头,不再去理会其他。这些文牍等到散朝或归家再看不迟。

“冀州钱粮都入境了吗”盖俊目光转向治中李牷,问道。别驾是代替刺史宣化一州,任居刺史之半的雄职,治中则是主管选署及录众事等,简单明了地说,即一州之总管,没什么是他不能管的。

治中李牷摇头道:“尚有三四成困于山中。”

“多催催,抓紧时间。”盖俊口气微微生硬了一些。他率兵南下,打跑董卓,克复帝都,这都回来了,运粮车队居然还有不少在山中转悠,这是他娘的是什么效率啊“诺。”

此次盖俊从北邙山诸陵墓捞到天大的好处,这些东西占地可不小,忍不住追问一句道:“仓库足够吗”

得到治中李牷颔许可,目下担任治中吏的小舅子蔡珪回道:“此块是我负责,我已派人在城内修建好六座府库,另有四座正在修,绝不会耽误事。”

盖俊放下心来,问堂下诸人是否有事禀报若无事,则散朝。

司马芝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他乃司马朗、司马懿的族兄,虽然暂时没有进入盖俊的核心圈子,但他担任的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相当于朝廷的御史中丞,位高权厚,是河内系仅次于主薄杨俊的人。

司马芝一字一句道:“臣欲告薄曹从事王暨,窃国之财以利己,家累巨万,横恣晋阳,收纳亡命,纵容亲族,鱼肉乡里”

石破天惊

王暨太原祁县人,薄曹从事主管钱粮,权位仅次于刺史部三驾马车,别驾、治中、主薄三人,和都官从事相当。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乃当今司徒领尚书令王允的族弟。

第三百二十二章 徒边、丰年

晋阳,并州刺史部。

司马芝坚立大堂之上,长揖拜过后,一字一句道:“臣欲告薄曹从事王暨王子和,窃国之财以利己,家累巨万,横恣晋阳,收纳亡命,纵容亲族,鱼肉乡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