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营的徐晃和本部五千兵已经押解钱粮俘虏返回并州,冀州的盖军只剩下原公孙瓒大营里的七千骑,步卒万余,和公孙瓒降兵万人,合计不满三万。

盖俊顺利运走五百万石粮谷,四亿五千万钱以及两万冀州俘虏后,又小住两日,便打算起程离开冀州,他选择南下河内,再绕回并州,而非从来时之路回返,理由是恒山山路崎岖难行。这个理由实在有够蹩脚的,运钱粮、运俘虏时他怎么不说难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是要驻军河内,观袁、董成败,伺机而动。

离开当日,袁绍率冀州文武出城送行。

盖俊同诸人告别,最后身边只剩下袁绍、许攸,三人漫步前行,气氛略显凝重压抑。

盖俊伫足道:“去年分别时,我曾言很快就会见面,这次,我不敢再说此言。”三人心里非常清楚,再见面的那一天,或许就是盖、袁反目成仇,刀兵相向

“子英,保重”袁绍拍拍盖俊的肩膀,动作流畅、自然,一如京师时,随着盖俊出京,直至成为一方诸侯,袁绍已经很少再做出这般亲昵的举止。

盖俊点点头,随即目光转到许攸身上,其一脸阴郁,闷闷不乐,笑着说道:“子远,大兄若是亏待你,你就来并州投奔我,别的不敢说,两千石太守随便选。”

许攸强笑道:“你这辈子都甭想了。”

“别说得那么肯定,小心日后投奔并州,我将你拒之门外。”

“”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兄,子远,就到这里吧。”盖俊说罢拱拱手,跨上紫电。见到许攸苦苦一笑,不明所以,他以为袁绍尚不知马镫秘密,特意只安一边马镫,唯恐对方现。殊不知河内某将早在去年就把马镫之密告知袁绍。

望着盖俊飞马离去,袁绍、许攸驻足目视良久

“子远,你说子英会恭迎西边的幼君吗”袁绍目光凝实,轻声问道。去年他一手策划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呕心沥血为刘虞造势,出身、异象、谶书统统搬出来,和王莽篡汉、光武登基前如出一辙。袁绍认为刘虞身负帝王命格,不为帝则死,必然就范,遂对外宣称当今陛下刘协非汉灵帝子,极尽污蔑。不想刘虞态度甚坚,死活不同意,弄得他现在非常非常被动,彻底阻绝了和长安朝廷的联系。他估计自己在天子眼中已经成了当今天下第一号叛逆,必杀之而后快。

许攸苦笑道:“我倒是希望小皇帝落到袁术的手中”若是袁术掌握天子,双方还有合作的可能,等到攻灭袁术,天下大势已定,或许可以和平解决盖俊的问题。相反,如果天子被盖俊所获,双方立刻就会陷入决裂。

可是,不能仅仅因为顾虑盖俊,就终止自己这边的计划,比如,身在豫州鲁国的周昂、曹操。两人的任务是夺得豫州,削弱袁术,而袁术一旦失豫州,必争不过盖俊。然而世间之事,哪有十全十美者。

两人慢悠悠向回走,孙坚大谷关前大胜董卓的消息,不出几日便传入冀州,袁绍不由感慨道:“孙文台此子确如盖俊所言,志向得伸,意气风,则天下无人可挡。董卓成名三十载,竟做了他的垫脚石”说到这,袁绍顿了一下,又道:“袁董雒阳决战在即,该让孟德动一动了。”

许攸点点头,继而忧道:“孙坚性格刚烈,想要让他屈服很难”

袁绍微微皱起眉头,抢回豫州计划,去年,也就是孙坚刚刚继任刺史时就开始筹备,那时孙坚虽小有名声,却非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本没将他放在眼里,认为一战可擒。可是而今孙坚两战大破董卓,用兵颇健,周昂、曹操兵微将寡,未必能够与他抗衡。袁绍乃退而求其次欲以豫州胁其去术就他,不过这个成功的几率也不大。

两人边走边聊,回到邺城冀州刺史部,逢纪匆匆走来,道:“九江太守病死。”

袁绍、许攸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一抹喜色。

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陈温乃是汝南人,虽然无法与袁术公开翻脸,但一直暗地里支持袁绍,像这次九江太守身死,他没有以刺史之权直接任命他人,而是向袁绍汇报。

九江郡北接豫州,南接丹阳郡,会稽周氏三兄弟之周昕正是丹阳郡太守。拿下九江,就等于打通丹阳至豫州之路,得扬州二郡,加上陈逸的豫州鲁国,袁遗的兖州山阳郡、鲍信的兖州济北国,豫州刺史周昂、奋武将军曹操就有了五郡之力支持,拿下豫州的把握无疑会大很多。

逢纪继续道:“九江这个位置敏感,最好是用扬州本地人。”

袁绍想了想道:“让周昂仲仁去吧。”豫州刺史看似执掌一州之地,确仅只六百石,而太守则是两千石,由刺史转太守是正常的升迁。

“那豫州”

“孟德军中不是还有个老三周喁仁明吗”

盖俊率军南下,两万余大军由西北入河内郡,向治所怀县集结,他则带着千余骑往东南而行,进抵黄河北岸黎阳县,日日站在黄河沿岸眺望南方。他从邺城离开时听说荀彧已经将宗族进入兖州陈留郡,不出意外,这几日就会到达黄河。

盖俊前世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不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不是百折不挠的刘备,亦非千古良相诸葛亮,更不是人气高的郭嘉、赵云,而是荀令君荀彧。

盖俊来到汉代足足十七载,已经记不清三国志、后汉书荀彧传记的具体内容,但他战略思想所散出来那种的磅礴气势,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脑海。

三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以谋士论,贾诩聪明绝顶,洞悉人心,却过于世故,不能尽显其能。荀攸深通兵法,战术奇佳,斩颜诛文皆其手笔,战略则稍逊。鲁肃高瞻远瞩、见解独到,献榻上策,后促成孙刘联盟,乃有赤壁,但孙吴势弱,不得施展。沮授一手规划袁绍霸业蓝图,战略战术俱佳,可惜他才高权重,遭人嫉恨,受到排挤,官渡之战时更被打入冷宫,纵有满腹韬略,无用武之地又能若何

余者似郭嘉、程昱、董昭、刘晔、法正、庞统、田丰、陈宫等,或壮年而亡、或私德有亏、或身份所累、或性格刚傲,逊色一筹。

曹操之除吕布、灭袁术、击刘备,按部就班,思路明确,一一扫平中原诸雄,而后与袁绍一战,平定北方,最终十分天下有其七,期间谋划无不出自荀彧之手。曹操称荀彧为“吾之子房”,此言不假,荀彧不仅是张良,还是萧何

盖俊一定要得到荀彧,哪怕绑也要把他绑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