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地者,当今天下,惟大兄一人。大兄,只要你点头同意,我这就带兵打进去,杀死韩馥,有何后果,我一力承担。”

袁绍、许攸纵横京中数十载,一看盖俊神态、语言就知他是认真的,绝非玩笑之语。袁绍失笑,令人如沐春风,举杯邀饮美酒,说道:“子英之心为兄甚明,不过当今国贼乃是董卓,万万不可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盖俊失望地叹了一口气,他确实是想帮助袁绍占据冀州,没有想过据为己有,充气量也就是想在后面捞点好处。

对袁绍,盖俊的心思很复杂,由于前世的记忆以及内心野心,一直视袁绍为自己前路最大的竞争对手,曹操只能屈居第二,然而自两人在京师相识,袁绍对他颇多照顾,如父如兄,自己欠下累累人情,这辈子都未必还得清

房间顿时寂静下来,惟有三人淡淡的呼吸声,看着盖俊、袁绍各自陷入沉思,素来自称活跃气氛高手的许攸几次张嘴欲言,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最终还是袁绍率先开口:“子英,我初来河内,不知详细,河东那边是何情况”

盖俊简单的为两人讲解战事经过及成果,当然了,自己兵力、伤亡数字被他无限扩大,直言出兵五万死伤一半,说得跟真事儿似的。袁绍、许攸不疑有他,盖俊固然是天下第一骁将,董卓掌兵数十年,亦非泛泛之流,这个伤亡数字在他们看来很正常。实际呢实际盖俊借助马镫之威,以极其微弱的伤亡大胜董卓数万众,割裂河东半壁江山。

盖俊最后言道:“我原本是想一鼓作气拿下河东全境,截断董卓归路,同关东联军东西夹攻,一战灭国贼可惜啊,打到安邑时大军已是强弩之末,兵不满两万,兼杨奉在背虎视眈眈,董卓援军又至,只好止步于安邑,形成僵局。”

许攸看了袁绍一眼,问盖俊道:“最近本初在策划一次攻势,子英可否予以配合”

盖俊点头道:“没问题。非我自夸,董卓至少要在河东留下五万精锐才放心,我再亲率大军进驻河阳、温县二地河津港口,摆出渡河进攻雒阳架势,两者相加,可牵扯董卓十万兵。且董卓还要费心关中诸事,能投入的兵力不过五万众。”

许攸干笑道:“只是试探之,非决一死战。”

谈完正事,接下来就轻松的多了,三人话些家常,得知盖俊第三个孩子大概三月就会出生,袁绍许攸道喜。许攸道:“本初三子皆在左右,子英要不要看一看”

“好啊。”盖俊含笑点头。他记得上次看到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还是五年前在京中任羽林中郎将时,那时袁谭、袁熙已经是翩翩少年郎了,现在应该成年了吧

袁绍微微一笑,招来一名侯立门外的苍头,叫他带三子前来。

果然不出盖俊所料,袁谭、袁熙一身宽袍,头竖进贤冠,表明二人成年,不过与少年时代的清秀相比,年成后的二人虽然不能说其貌不扬,但也和俊朗不沾边,被身旁束之年的三弟袁尚狠狠比了下去。袁尚身材修长健壮,模样异常秀美,很有几分其父袁本初昔年风采。

袁谭、袁熙之母是士人领袖“天下楷模李元礼”之女,党锢之祸时病故,袁尚之母则是兖州刺史刘岱之妹。

盖俊并未过多注意三子袁尚,袁尚空得袁绍之型,而未得其神,得其神的是袁谭,由于他乃袁绍长子,又为党人领袖李膺外孙,易得党人欢心,从十岁起就开始协助袁绍接待宾客,小小年纪饱经历练,曾给盖俊留下深刻的印象。五载再见,盖俊觉他更加沉静了。次子袁熙也不差,亦为佳儿,只是稍逊袁谭一筹。

袁谭字显思、袁熙字显奕,两人并不比盖俊小多少,却因父亲的关系口呼盖俊世叔,态度恭敬。盖俊高坐蒲席,轻轻颔,也没觉得异样,他被长其三岁的盖胤叫了十几年小族叔,早就习惯了。

三位长辈闲聊家事国事天下事,袁谭很少开口,但每次开口都直指关键处,屡屡让人眼前一亮,袁熙却是从不开口,一直安静的坐在一旁听大家谈话。三子中袁尚最放得开,言谈无忌,显然平日很受袁绍宠爱。老子历来喜欢酷似自己的儿子,人之常情。

盖俊酒量确实远远比不上从前,才喝下半石多酒就感头晕目眩,袁绍、许攸好一番嘲笑,尤以后者为最,以前在京师的时候,被盖俊灌醉的次数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次。今日两人掉转,许攸开始灌得盖俊苦不堪言。

期间袁尚、袁熙先后离开,前者年纪小,后者不善饮酒,只有长子袁谭留下作陪。

袁绍也有些小醉,拉着袁谭的手道:“显思,国贼董卓杀我京中袁氏一脉,你从父绝嗣,我想把你过继给他,可乎”袁谭从父即袁逢长子、袁术长兄太仆袁基。

此事连外人盖俊、许攸都觉愕然,何况当事人袁谭,他脸上努力的维持着镇定,可是脸色惨白,呼吸沉重等等出卖了他内心真实想法。过了良久,袁谭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汹涌澎湃的心绪,恭敬道:“此事何须儿子意见全凭父亲做主。”

“嗯。”袁绍拍拍儿子的手,道:“你下去吧。”

望着袁谭略显失神的背影,袁绍目光深邃到了极点。

盖俊本来心里有些怪异,一见袁绍模样,心里顿时明悟过来,说道:“大兄对显思期望很深呐”

袁绍乃是袁逢庶长子,出生后过继给死去的伯父袁成,幼年饱经磨练的袁绍,一步一个脚印,终成士人领袖。现今袁绍把长子袁谭过继给从兄袁基,就是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打出一片天地,而不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比如袁术,这厮依旧窝在南阳,兵不满万,什么忙也帮不上,太让人失望了。

“就是不知他能不能理解我心”袁绍收回目光,默默饮下美酒。

袁绍来到河内郡,头顶关东联军盟主头衔,急需出自己的声音,先以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的身份承制所谓承制,即秉承天子旨意随意行事,说白了就是让大家不听天子、董卓而听他的命令。西汉末窦融曾干过这事。拜关东诸侯为杂号将军,如骁骑校尉曹操为奋武将军,济北相鲍信为破虏将军,鲍信弟鲍韬为裨将军等等,连冀州牧韩馥都没放过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众人置于自己车骑将军之下,方便指挥。

其次袁绍组织联军,准备向董卓动一次试探性进攻,预期目标是攻克成皋、旋门关虎牢关,只是谁为统帅有些不太好选。目前正在京中卧底的尚书郑泰年初为了使酸枣盟军站稳脚跟,阻止董卓动进攻,曾说陈留太守张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豫州刺史孔伷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兖州刺史刘岱宗室子弟,刚愎自用把关东诸侯骂了一个遍,虽不乏劝阻董卓的意思,但所说确为实情,关东诸侯皆不知兵。

袁绍看来看去挑中济北相、破虏将军鲍信。鲍信是关东州郡里面难得有武才的人,前为骑都尉,受大将军之命回乡募兵,归来时正好碰到董卓进京,曾建议袁绍杀之,这表明他敢于和董卓对抗,而且正月关东联军起兵时,他募兵两万,骑七百,辎重五千馀乘,实力出众。副帅当仁不让指派奋武将军曹操担任。

说心里话其实袁绍更中意曹操,毕竟后者参与过平定黄巾之乱,比鲍信适合做一军统帅,可惜的是他目前处境不怎么样,仅为陈留太守张邈麾下将,袁绍怕众人不服。

鲍信很欣赏曹操的才能,心甘情愿让出主帅位置,听其指挥,终于皆大欢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