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第138回 出兵南阳(三)

第138回 出兵南阳(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终于亮亮的一片出现了,这是一座城市。从几千米的高空向下俯瞰,暗淡逶迤成一条长线的是公路两旁的路灯,柔情剔透如茧火般晶莹的是居民区透露出来的灯光,华丽璀璨犹如夜明珠般眩目的是商业中心的灯光。

厌倦了黑夜中千篇一律的景色,韩行想到了到南阳第一个打交道的角色就是孙连仲。自己虽然早已把孙连仲研究了一番,这个时候,又把他过了一遍。

1893年孙连仲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其父经营钱粮行,生意兴隆,获利颇丰,购置田产四百余亩。孙连仲兄妹五个,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孙连仲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孙连仲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裕的环境里。读过几年私塾,但他对读书没有兴趣,经常逃学,喜欢舞刀弄枪。

1912年2月,北洋军到雄县招兵。19岁的孙连仲应征入伍,入伍后,孙连仲被编入第二镇八标二营八连为学兵。

1914年,孙连仲到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炮兵营任班长,深得冯玉祥赏识。

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后,冯玉祥部在四川作战。孙连仲在龙头山一役中,曾一人扛起238斤的山炮,带领士兵抄后路袭击护国军,一炮击中对方阵地,取得胜利,擢升为炮兵营第一连连长。

1917年,第十六混成旅已回驻京津之间的廊坊,冯玉祥一度调离该旅。张勋复辟事件发生后,段祺瑞要冯玉祥返回部队任旅长。

冯未到达前,一群少壮军官酝酿对“辫子军”作战。当时群龙无首原任旅长杨桂堂亦不在部队,孙连仲乃联合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刘汝明、佟麟阁等共十二位连长,在万庄一带阻截张勋军,并追击至永定门。冯玉祥复任旅长后,孙连仲被提升为营长。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冯玉祥任命孙连仲为炮兵团长。随着冯玉祥军事力量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他所亲信的少壮将领,所部5个团长后来被称为5虎,13个营长被称为十三太保,包括孙连仲、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等。

1924年秋,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新头目、贿选总统曹锟。

事变之前,冯玉祥提升孙连仲为卫队旅旅长,管辖手枪团、学兵团、炮兵营三个单位。孙亲自率手枪团化装为接运粮饷部队,由古北口潜回北京。10月22日晚,孙连仲的参谋长王德晋宴请曹锟的卫队团团长张汉臣。

当张汉臣、王德晋等人饭后打牌时,孙连仲指挥手枪团包围了总统府,缴收警岗枪支,派兵接替了警位。其时曹锟卫队团官兵多在酣睡中,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全体解决。

事变后,孙连仲调任国民军第一军炮兵旅旅长。不久,冯部扩军,孙连仲又升任了骑兵第二师师长。

1937年,华北战场形势空前严峻,蒋介石命孙连仲为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刘峙兼第一军团司令。

8月10日,孙部与日军河边旅团在良乡西南之窦店对峙。15日起,战斗日趋激烈,孙将全部兵力投入,迭予日军重创。由于敌军炮火猛烈,孙部阵地被摧毁。不得已乃行后退。

8月下旬,转进至马头镇、琉璃河一线。时日军已占南口,敌指挥官板垣征四郎指挥三个师团向平汉线进攻。9月15日,固安失守,孙连仲率部由琉璃河转进,在涿县与敌激战。

在战斗中关麟征、万福麟等部战败南退,孙部在涿县处突出地位。日军正面进攻多次不逞后,采用从左翼迂回包围战术,孙部池峰城师在坨里附近南大寨山区被敌突破。孙部被迫转进冀西南,保定失守。

这年10月,日军川岸师团直扑山西娘子关,直接威胁太原。中国军队决定组织娘子关战役,以阻击日军。此时,孙连仲部正撤至娘子关附近,奉命参加这次战役,担负总预备队任务。

川岸师团以一部攻击娘子关正面,主力则进攻娘子关右侧的旧关。旧关地理位置重要,关系这次战役的成败。由于中国军队在旧关一带布防薄弱,所以敌军一举占领了该地。

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玻焦急万分,立即下令中央军第三军曾万钟增兵反攻,决心收复。不料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孙连仲率第二十七师赶赴前线,他严令部下沉着作战,相机歼敌,屡败日军,把战局稳定了下来。

由于敌军继续增援,惨烈的拉锯战争展开了。激战两周后,敌军集中炮火猛轰孙部阵地,掩体工事被摧毁。加以友军伤亡过大,无力配合,且先行退出,孙部被迫弃守。娘子关失陷了。

在华北保定地区作战中,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畏敌如鼠,怆惶逃遁河南,时人讥之为“长腿将军”。蒋介石为树军威,撤刘峙之职,而以孙连仲代之。但孙所辖之军仍是原有部队,几番激战,伤亡甚大。

他到河南后立即派人到豫东、鲁西一带招募兵员,还吸收了不少从家乡河北逃亡出来的青年学生,在许昌设立干部训练所,培养干部,充实下级军官队伍。

aa270522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