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国海魂 > 分节阅读 158

分节阅读 1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散房间内的烟味,秘书打开了百叶窗,于是柏林的夜景陆军参谋长能够一览无余。

柯尼希广场灯火阑珊,市政路灯照亮宽敞的道路。海军部两辆军车踩着夕阳而来,借着初临的夜幕离开,渐渐汇入夏洛腾堡宫大街车流,朝正南方的蒂尔加藤区驶去。

军车消失不见,法尔肯海因悻悻收回目光,坐回还带着余温的沙发,眯着眼睛细细回味与年轻人交流的过程,试图为自己此前执意对付年轻人的y暗心理找一些可以聊以自慰的注脚。

“参谋长,时间到了”办公室大门被推开了,秘书探头进来,小声提醒道。

捧着咖啡杯的法尔肯海因似乎没有听见秘书的提醒,他低头品了一口咖啡,对搁在手边的计划书摇摇头。,

“再给我五分钟”

法尔肯海恩魔怔似的将私人秘书离开,锁死办公室房门,纵身来到桌案前,抓起电话筒火急火燎要通了保守派容克地主领袖的电话。

“弗里德里希诺曼先生”

除非对方是陌生人或者正式场合,否认德意志人总是喊对方的姓氏以示亲密。无论是家族渊源还是军官团传统,法尔肯海因与已经退役了的弗里德里希诺曼都有着良好的私人友谊,不过这一次,张皇的法尔肯海因却情不自禁的用上了敬语来表达他的情绪。

“请结束一切针对海蒂西莱姆的行动”

“嗨,这是怎么了”

暂时居住在帝国滋生政治y谋的温床柏林巴黎广场附近的阿德隆酒店的容克地主激进派领袖弗里德里希诺曼坐在松软的真皮沙发上,一只手抓着话筒,另一只手则握着盛有白兰地酒,轻轻晃动着。

相比法国科涅克白兰地,德国白兰地酒则加入了更多本土特sè:南方习惯添加李子或樱桃酿酒,北方则用土豆和黑麦,味道更加香醇浓烈。心情不错的弗里德里希诺曼将高脚杯凑近鼻尖,闻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打趣陆军总参谋长。

“别紧张,法尔肯海因,我们都计划好了。不同于前两次海军政治风暴,我们不会掀起腥风血雨,而是以温情脉脉的方式迫使不败的阿瑞斯递交辞职书,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弗里德里希诺曼,我见过年轻人”法尔肯海因抬头看了墙角自鸣钟一眼,抓着话筒的手微微颤抖。“我见过海蒂西莱姆,他并不是亨利亲王和鲁登道夫嘴里那个的异端,我发誓,弗里德里希诺曼,如果我们扳倒了这个年轻人,帝国会因此蒙受不可承受的损失”

“总参谋长”

抓在手里的柏林纪事报飘落在地板上,弗里德里希诺曼站了起来,锃光瓦亮的皮鞋踩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恰好遮挡了那张足以体面终结王海蒂军事生涯,足以震惊全世界的照片。

弗里德里希诺曼仰起头,饮下高脚杯里的白兰地,冷漠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二部炮声第十三章皇帝的战栗一

本来想用风的痕迹的,但是感觉不够霸气,先还是用这皇帝的战栗吧。

“诺瓦利斯,如果你开车的速度能再快一点,或许我会将你调出海军部勤务部门,安排在我的第一侦查舰队战巡上服役”

柯尼希广场车水马龙,王海蒂掏出怀表,来不及唏嘘被撤去的画像,小声催促道。

在帝国,皇帝威廉主持召开的军事紧急会议很多,最出名的就有1912年12月8ri那场让全世界历史学家绞尽脑汁想要弄清楚的“军事政治会议”,1914年对法宣战前夕的秘密会议和1914年末撤销小毛奇将军陆军总参谋长职务,任命法尔肯海因的陆军会议。

从帝国的制度考量,威廉热衷于主持军事会议的行为有违这个军国主义国家的传统。

与ri不落帝国虚君的君主立宪不同,德国的国会以及文官zhèngfu被认为缺乏对皇权的制约,原因在于容克地主和军官团:前者掌握帝国金融命脉,后者掌握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身经百战的军队。

容克地主和军官团并不能简单的定义为皇权的两个支点,因为在德国,容克地主与军官团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许多掌握军队的军官本身就是贵族,而许多掌握国家金融的商人根本就是退役军官或者出生于军人世家。容克地主与军官团的融合也使得帝队能够自觉维护皇权,因为保证霍亨索伦家族的辉煌就是保证自己的利益。”“

除了相同的利益,条顿骑士的传统影响力也是惊人的。帝官团的成员祖祖辈辈都发誓效忠国王,自他们出生之ri。他们就将保卫国家、效忠君王和远离政治当做一种信仰,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创立参谋部后更是将这种最求军人内在纯粹的传统发扬光大。

任何传统经历千年的传承都会变成渗进骨髓的习惯,于是这种古老的信仰也成为维系皇权的要素。

利益和信仰保证了皇帝的存在,不过并不是每一位君主都是军事天才,所以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创立参谋部就是为了指挥失误。因此从制度考量。德皇威廉无权对参谋部的军事计划指手画脚,不过对老皇帝留给他元老直呼“你们这些老傻瓜”;无视政党政治的规律,执意消灭社会zhu党、天主教徒和共济会;威胁要给波洛克亚历山大亲王“头上吃颗子弹”;凭着一时意气引发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导致之前素有矛盾的英法捐弃前嫌走向联合,他们的皇帝威廉再怎么出人意表的事情都做过。他的属下也就见惯不怪,默认皇帝对军事行动的干涉。

王海蒂并非重视好大喜功的皇帝所主持军事会议,只是海军部的诏令不清不楚,让这些天总是跳眼皮子的王海蒂担心海上形势可能出现某种不利于德意志的变化,只好王海蒂催促司机加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