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国海魂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炮。

即便是烟雾弹也足以对德国人产生无与伦比的压力,不仅因为英国人的造舰速度,还有伊利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的设计理念。作为德意志海军人,马维中将迫不及待的盼望大洋舰队拥有更多的巴伐利亚级超无畏舰,当然,马维中将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第二战列舰分舰队都是些前无畏舰,如果那七艘超无畏舰建成,显然逃不走第二战列舰分舰队编制。

“多格尔沙洲海战已经证明了战列巡洋舰的价值,更何况后塞德立茨型战巡350毫米水线带和炮塔主装甲超过英国人铁公爵级战列舰12英寸主装甲,350口径主炮也不逊于英国人即将下水的伊利莎白女王级战列舰14英寸357毫米主炮”以理智冷静著称的大洋舰队副司令、公认的大洋舰队最好的战术弗兰茨-冯-希佩尔上将开口了,冷峻道:“即便是快速战列舰又怎么样,后塞德立茨型战巡防御力和火力未必比伊利莎白女王级差,而且战列舰再快,还能跑得过战巡”

从塞德利茨号开始,德国战巡开始披挂上和战列舰同等级的舰体防御装甲,这些战巡也被统称为后塞德立茨型战巡。海军史上通常将伊利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作为世界上第一级快速战列舰,然而也有不少人持反对观点,因为德国塞德立茨号战巡除了主炮数量、口径和续航力,各项技术指标并不亚于英国和美国所谓的快速战列舰。

“将军,你的建议是什么”雨果-冯-波尔上将略带惊诧的看了看就事论事的希佩尔,问道。

“加速马肯森级战巡设计进度,海军需要马肯森级,越多越好”希佩尔毫无脱离带水,淡淡道。

“德弗林格尔级战巡造价5600万马克,而装备380主炮的巴伐利亚级也只不过5000万马克”弗朗茨-马维中将差点没跳起来掀桌子,愠怒道:“至于马肯森级,它的造价是6000万马克,又或是6500万如果装备马肯森,恐怕我们只买得起6艘,而物美价廉的巴伐利亚级,我们可以装备7艘,还附带一艘轻巡洋舰希佩尔,你这是对德意志紧缺的资源最大的浪费”

会议室喧闹起来,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足够多的、强大的无畏舰才是海权的象征,而战巡则偏离了正统。然而支持建造马肯森级的也不在少数,因为与造船实力强劲的英国人比主力舰数量无疑是天方夜谭。

这时候,一直沉默无声的大洋舰队总司令莱茵哈德-舍尔上将开口了。

“1897年,德意志海军战略天才在论战列舰时代的非对称作战论文中首次提出全装重型火炮概念和完美巡洋舰概念,于是我们在不公平的德英海军竞赛中总能后来居上。1914年,战略天才修改了论战列舰时代的非对称作战,提出建造一种兼具无畏舰和战巡的快速战列舰,很欣慰,塞德立茨号战巡已经有了快速战列舰的影子。既然这一切都逃不开西莱姆中将的窠臼,为什么不参考他的意见呢”

第二部炮声第九章左摇右摆的青春四

全文字无广告第九章左摇右摆的青春四

“经历日德兰战火的淬炼,德意志海军战略双杰之一的沃尔夫冈-魏格纳在1915年6-8月连续撰写对我国海上形势的思考、我们能改善现状吗和海军基地政策与舰队三篇论文。

四十岁的魏格纳基于日德兰海战后德英两国海军态势指出赫尔戈兰湾基地已经没有战术价值,德国应该以轻型舰艇攻击英国人的运输线和海岸线,随后利用快速战列巡洋舰部队作为基干,一举占领设得兰或者奥克尼群岛,一劳永逸地破除英国封锁德国舰队的机会,最后在德国选定的有利海区与大舰队决战。

纵观一战,大洋舰队高层对战略双杰之一的魏格纳评价远不如海蒂-西莱姆,不仅因为魏格纳论文中随处可见的悖论,而且他的论文脱胎于那场酣畅淋漓的日德兰海战。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海蒂-西莱姆在“1914年转折会议”上的纵横捭阖殚精竭虑,也就不会有1915年大舰巨炮时代最强音和魏格纳的三篇饱受争议的论文。”

迟到的赫尔墨斯,无畏舰时代的海蒂-西莱姆和沃尔夫冈-魏格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王海蒂的身上,不屑一顾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更多的人都在期待德意志的战略天才,看他用块垒和鞭辟入里造出什么世界

戴上军帽,将头上缠着的绷带遮掩起来,伴着希佩尔和舍尔激励的目光,王海蒂深吸一口气,毫无做作的走上发言台。

1897年,王海蒂提出比绿水海军学派走得更远的“非对称作战”概念,这概念重视对飞行器、潜艇、水雷等新技术的运用,也不排斥全重装战列舰、完美巡洋舰和马汉式的战列线决战,然而内容缺乏理论数据支撑而过于苍白无力,被当成凡尔纳的科幻小说;1914年,三十六岁的王海蒂修改和完善了“非对称作战”概念卷土重来,但是他主动进攻观点与海军部对英国人不会参战的判断大相径庭,因此被决策层华丽的忽视;开战后,大舰队坚守斯卡帕湾实行远程封锁,王海蒂重提“非对称作战”,又因为与存在舰队理念格格不入,穿越客的理想和矜持再次被放逐。多格尔沙洲海战,王海蒂终于跻身海军高层,在柏林海军总部陈旧破败的会议室里积累了足够的话语权,这是王海蒂期待已久的舞台,逆天改命、完成大洋舰队自我救赎的绝佳良机

带着雷令风行,王海蒂站在发言台上,锋芒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举手投足间绝无拖泥带水。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动作,台下海军人心底都产生一种诡异的预判,也许过了今天,不,出走会议室门槛的那一瞬,年轻的海军战略天才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杰出的战略家。

“先生们,战巡或者无畏舰从来就不是一个选择题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王海蒂第一句话就轰动全场。追溯这个年轻人叛逆的服役生涯,他的观点决计不是一种妥协折中,而是风雨欲来的前奏。穆勒和保守派元老冷笑着,而年轻人则不自觉的握紧拳头热血沸腾。

“1890-1905年,马汉在他的海权论三部曲中陆续阐述了什么是海权、海权的六要素、海权与陆权的关系、海权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海上交战原则。”

回想起前世斯卡帕湾上空的彩虹、战后失落的二十年,王海蒂挥洒他二十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才识,站在会议室那几尺方台上,洋洋洒洒不落窠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