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国海魂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些白皮猪、刽子手给再多的钱你姑奶奶也不惜的接待”

王海蒂灰头土脸的逃了出来,伴着奥登、贝蒂的哄笑声。

“中国的妓女远比他们的男人更富有血性”兰帕德朝那些横眉冷对的东方美人做了个崇拜的手势,摇摇头说道。

“兰帕德,不要小看这个国家,他们虽然处在谷底,但是底蕴还在,国魂还在,总有一天它会叫你们大吃一惊”王海蒂站在四九城的花柳街道上,坚定道。

王海蒂回到德队驻地时正好收到了一封来自德国基尔,署名为凯瑟琳的电报。电报很简短,不过寥寥数个字,可电报上的内容对于王海蒂来说太过沉重,以至于宅男必须用十来年的时间方才得以释怀。

“就在我试图忘记前世小女友,决心大爱一场的时候取消婚礼,凯瑟琳,你这是在报复我吗”王海蒂微微扬起头,随手将电报撕得粉碎。

“西莱姆,怎么了”奥登瞄了散落一地的电报纸一眼,小声问道。

“没事,丢了一样东西而已”

注释

1集中优势兵力、大舰队决战:马汉海权论的观点,此君是大舰巨炮的狂热崇拜者。

2历史中,据八国联军目击记记载统计,臭鼬号炮舰阵亡八人,十七人受伤。

3八国联军虽有联军之名,但却无联军之实,内部勾心斗角不断。臭鼬号伤亡最小也意味着德国能够派出的海军陆战队越多,在天津战役中的发言权更大。

第二部炮声第一章土耳其调令一

1913年的最后几天,灰蒙蒙的雾气一直笼罩在柏林街头。

枯败了的枫树,凋零过的菩提树和栗子树孤零零的立在威廉大街旁,稍微有些萧瑟之感。威廉大街的右岸,蒂尔加藤公园里莽苍一片,钟楼的时针飞走,矢车菊和小雏菊在泥泞里悄然蓄积勃发之力。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哥特式的教堂和修道院、飘飞的帷幔和层叠的穹顶在威廉大街两侧肆意堆砌,夏洛腾堡皇宫、帝国国会大厦、柏林洪堡大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菩提树下大街的尽头,厚重的勃兰登堡门正高高耸立,铁十字勋章和站在四马战车上鹰鹫的胜利女神就伫立在门前。

挂着海军车牌的吉普车停在了德意志帝国海军总部门外的岗亭处。趁着卫兵检查证件的空挡,大洋舰队第一侦查舰队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总司令弗朗茨-希佩尔少将将头探出车窗,对守在岗亭值班室里的海军情报处第一副处长埃里希-雷德尔中校挥手示意。

“上车吧”希佩尔少将推开车门,让雷德尔中校坐进车里来,迫不及待的问道:“中校,找我有什么事”

每年的秋季都是公海舰队训练最繁忙的时节,一来波罗的海风平浪静秋高气爽,最适宜开展大规模远洋训练,二来每年的这个时候,刚刚毕业的海军学员和新招募的水兵大量补充到军舰上,通过大规模远洋训练加速舰上官兵之间的磨合,恢复战备水平是相当有必要的。

大洋舰队从挪威的峡湾返航回港,作为公海舰队的一线指挥官,希佩尔少将一直呆在第一侦查舰队旗舰塞德立茨号战巡上总结这次海训的得失,组织军舰检修,规划下个季度的训练大纲,忙的昏天暗地。因为德皇威廉二世组织的圣诞节酒会,希佩尔少将这才得以忙里偷闲,返回柏林。

今天早晨,雷德尔中校打来的电话请求希佩尔少将前往海军总部,考虑到雷德尔中校海军情报处第一副处长的职务,希佩尔少将毫不犹豫的驱车赶往海军总部,唯恐错过任何机密情报。

“将军,我知道您的第一侦查舰队还缺少一名总参谋官”雷德尔看了开车的卫兵一眼,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电报纸。“少将先生,眼下有一个让海蒂-西莱姆上尉回到大洋舰队的机会。”

“海蒂-西莱姆”雷德尔中校的莽撞害的希佩尔少将白担心了一场,但是海蒂-西莱姆这个许久不闻的名字却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希佩尔少将的负面情绪。希佩尔少将错愕了片刻,愤怒的神色在他黝黑的脸上一闪而过,旋即被无边际的惊喜所替代。

作为一名职业军官,希佩尔少将并不急着去接那张情报纸,而是拿狐疑的眼神去征询雷德尔中校。

“这是我们潜伏在海峡对岸的外围情报组织发回来的情报,保密等级并不高,显然将军您有阅读的权限”雷德尔中校解释了一句。

电报并不长,寥寥百十个字,大致介绍了英土两国就铁锈号苏丹奥斯曼一世超无畏舰所达成的购舰协议和土耳其第一艘超无畏舰瑞萨迪赫号reshadijecss2一些新的数据和建造进度。

1913年,土耳其政府不顾它的海军首席顾问,英国少将道格拉斯-甘布尔的规劝,执意要打肿脸充胖子,举债购买巴西人弃之不顾的铁锈号战列舰。12月20日,土驻伦敦大使开始与英国政府和阿姆斯特朗公司就购买“里约热内卢”号进行谈判,同日“冤大头”巴黎国家银行将100万英镑贷款作为定金付给伦敦。28日谈判结束,“里约热内卢”号更名为“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将于1914年夏天服役。

“英国人到底还是将铁锈号推销出去了”希佩尔少将松了松风纪扣,冷哼一声,将电报纸放在一边,撇过头问道:“中校,我不明白铁锈号与海蒂-西莱姆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

铁锈号是阿姆斯特朗船厂的工人对巴西人弃之不顾的里约热内卢号战列舰的戏称。

由于化工产业的发展,1904年巴西盛产的橡胶在国际市场上是堪比美刀英镑的硬通货。财大气粗的巴西人头脑一热,制定了规模庞大的海军扩军计划,准备打造包括三艘战列舰的海军舰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