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玉石非玉 > 分节阅读 73

分节阅读 7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喻年闭目养神,杨嘉跃却一直清醒着,他握着喻年的手轻轻磨蹭,心中升起一股怅惘

就是这里,当年离开的车站。

变了很多呢,印象中这里很大很大,走的那天有好多不认识的人,自己害怕地攥着妈妈的衣袖,也许是因为那时候自己还是孩子。现在看来,真的是一眼能够望尽的大小啊

我回来了,小年。

上了公交车后,杨嘉跃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他的眼神不像好奇的游客,反而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他在回忆,在感伤,眼里流淌出让人心疼的寂寞。

喻年的手指被杨嘉跃握在掌中,渐渐生出热气来,直至出汗。

他在心里默念:杨嘉跃嘉跃跃

车上喻年接了个电话,是妈妈打来的,问到站了没有,喻年用家乡话说:“现在坐上公交车了,不出一小时就能到家门口,妈,我带了朋友。”

杨嘉跃紧张地捏了捏喻年的手腕,待喻年挂了电话,才道:“我去开宾馆吧。”

喻年道:“这种地方哪来的宾馆,只有招待所,一年到头没忍住,阴气逼人,还特不卫生。”

杨嘉跃:“”

喻年:“今晚先去我家住呗,我刚都跟我妈说了。”

76、第七十六章 算我求你

喻年的家也是搬过的,堂哥还在的时候,他们都住在老街。那儿算是镇上最繁华的的地方了,早上有集市,晚上有庙会,极具乡土气息。

喻年还记得小时候,和堂哥家仅隔了两户,十几部步路就到了。

每天晚上放学,自己就会跑到堂哥家里去写作业。大伯母在织布厂工作,上中班,晚上八点钟才能回来,每天傍晚大伯父都会煮方便面给他俩垫胃。

用小锡锅烧开水,放一盘统一红烧牛肉味的面,再放半包调料包另外半包做菜的时候用,快煮透的时候下个鸡蛋,最后一人装上一碗,碗面上飘着红红的油,又香又辣,怎么吃都不腻。

堂哥离开后没几年,老街的房子就拆迁了,喻年家搬到了新街的公寓楼。

如果说躯干只是灵魂的载体,那么住处环境就是生命的依借物。人是植物,房子是土,每换一次住处就如同移植一次灵魂,想象植物被拔根而起的痛楚,即使再被种到新的土壤里,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恢复元神。难怪说人是安土重迁的,逝去的终不复来。

旧的、甜蜜的回忆随着搬迁消失,新的、寂寞的时光填补起记忆模块的缺失,让生命得以延续

杨嘉跃不知道他们搬过家,印象中老房的模样已经相当模糊,只依稀记得小时候流着鼻涕的喻年每天晚上都会跟自己回家,和自己挤在一张小桌子上写作业。那时候写作业都还是用铅笔的,父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为他们削笔,眼神专注,如做一件极其细致的手艺活。

一年级的喻年作业很少,但为了能跟自己同步,就写得很慢,有时候还故意拖时间偷偷把写好的答案擦掉,重新做一遍。这家伙从小就是那么认真,杨嘉跃不由微来,可没几分钟又敛起笑容,担心一会儿会被伯母认出自己来。虽然已经十几年了,但大人的眼力总是比孩子的要犀利。

公交车驶向陌生的街道,杨嘉跃只当是老家的相貌变了不少,直到喻年拉着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拐角下车。

喻年把礼包塞给杨嘉跃,叮嘱道:“一会儿上去你给我妈。”

杨嘉跃:“嗯,回头给你钱。”

喻年瞪他,杨嘉跃道:“我们是没必要分那么清,但我不想骗阿姨,你别生气。”

喻年:“”

杨嘉跃倒是很希望自己只是杨嘉跃,这样就能坦然地叫出“伯母”甚至是“岳母”。但无论自己如何做心理建设,都无法消除对这个女人的偏见,之所以抗拒“喻悦”这个身份,追溯其根源,也是因为她吧

两人到一幢老公寓楼前,喻年边往上走边用家乡话喊:“妈,我回来了”

杨嘉跃压下环境变迁的疑惑,跟着喻年上楼,还未到门口,就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年轻女人站在楼梯口往下张望,见到他们,亲切道:“诶,来了”

四十出头的女人,看起来像才三十几岁,走近了才发现她只有眼角有些鱼尾纹。喻年的鼻子和嘴长得都像他妈妈,美人胚子一个模子。

“这位是同学吧”喻妈妈和蔼地问着。

“嗯,北京来的。”喻年脱了鞋袜,换上棉拖道。

杨嘉跃特地用了纯京音:“阿姨您好。”

喻妈妈点点头,落在杨嘉跃身上的眼神有些涣散。

房子虽老,打扫得却极干净,透着一丝佛堂里的檀香味,肉眼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纤尘不染,估计鞋底比鞋面还干净

喻年眼尖发现了杨嘉跃的棉拖不合脚,后跟都踩在地板上去了,忙问:“妈,有大点的棉拖么”

喻妈妈刚趁两个孩子不注意把行李箱拉近门,听到喻年喊她,忙赶过来,蹲打量杨嘉跃的脚,眯着眼睛,好一会儿才道:“是小了些。”然后急着翻箱倒柜,一边嘀咕:“家里大的拖鞋都叫我给收起来了,没人来,放着也沾灰”

喻年看母亲捧着一个盒子出来,打开后里面是一双浅灰色的棉鞋,塞着取出布团和樟脑丸,道,“柜子里闷久了,不知道能不能暖脚,明儿你们出去玩,我再拿到阳台晒晒。”

喻妈妈蹲在地上,殷勤地把拖鞋推到杨嘉跃脚前。

“快穿上吧。”喻年催他。

喻妈妈笑着起身,软声道:“要看电视吗,我把汤给你们热热,就来。”

杨嘉跃:“阿姨您忙着。”

喻年拉杨嘉跃坐沙发上,道:“我妈眼睛有青光,距离很近才能看清楚。”

杨嘉跃愣愣地坐着,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电视里在放不知几几年的春晚,听着喜气洋洋的,喻年看着沙发上的礼包,怪道:“你怎么没把礼包给我妈”

杨嘉跃歉疚道:“阿姨太漂亮,我看着看着就忘了”

喻年撇撇嘴:“给你机会表现你都不珍惜。”

很快喻妈妈就端了两碗牛肉汤来,问:“同学叫什么”

喻年:“杨嘉跃。”

“就叫你小杨吧。”除此之外喻妈妈什么都没多问,他自顾自摆好鞋子,擦干净门口的灰,像一只快乐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