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朱重八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元璋坐下以后就不动了,嘴里随口吩咐,让朱军士兵们去接管后面的宫殿、园林、生活几个大区域,像这种小事情,他已经不必再亲自出手,只是吩咐士兵们不得抢劫,保持好王府的原样。

朱军士兵大多猜到了这里以后要作为朱八大哥的家,哪里敢乱来,便规规矩矩地将王府接管过来,从后宫里牵出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太监、宫女、妃子哗啦啦地,殿上不多时就跪满了人。秦王的妃子也有老的有少的,老的已经五十岁,年轻的却十来岁,有几个颇有几分姿气,模样儿勾人得紧,但是她们个个都害怕得不行,全身发抖,在堂下跪伏着不敢喘气。

朱元璋还没开口说出处置这些人的办法,红娘子却想道:朱八大哥抢了马家二少的妻子,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若是真的,他说不定又要抢这秦王的妃子,眼前这些妃子个个如花似玉的,我见犹怜,朱八大哥要是一动念,她们就惨了。同为女人,我得帮这些妃子一把。

她赶紧抢在前面开口道:“你们这些女人快滚吧,滚得远远的,别再回来了。”

她这话一说,朱军上下头领尽皆错愕,心想:朱八哥没开口,你这新来的急个啥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红娘子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一抹惶急,微微一想,便猜中了她的意思,不由得暗暗好笑:这孩子怕我对这些妃子不利,她想救她们,倒是个挺好的孩子,不过你的好心只怕要变成驴肝肺,这些人未必领你的情。

果然,红娘子话一出口,朱存枢就哭丧着一张脸道:“小王自小在这宫城中长大,从来就没有出过西安,小王若是滚了出去,今后可怎么办啊”

跪伏那地的那些妃子们也哭了起来,她们个个娇生惯养,做不得事,若是被赶出秦王府,只怕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在某条沟里。对这些女人来说,给新来的贼大王做妃子,倒是比赶她们出去要好。某些生心良薄的女人甚至暗想:要是这贼头目杀掉朱存枢,然后收我为他的妃子,倒是一件美事,这个贼头目可比朱存枢要年轻得多了,模样儿也俊得多。

红娘子没想到自己要救她们反而惹得她们一阵啼哭,心中着实恼怒。

朱元璋不由得笑了起来,其实他满同情朱存枢这孩子,因为大明朝建国时的一个错误策略,明代藩王个个变成了被圈养的猪猡,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若真的按红娘子说的将他和妃子们赶出王府,这家伙能活过一个月就是奇迹。

他挥了挥了手,压下了这些人的哭声,然后才正容道:“我不赶你们走,愿意走的就走吧,愿意留的也可以留下,但我也不能白养你们,我会在后宫里划出一块区域供你们生活,你们就负责给我的士兵们缝补衣帽鞋袜吧。”

女人们听了这话,脸带喜sè,有些个姿sè出众的心里暗想:“只要留在宫中,便有勾引大王的机会,到时候说不定就成他的妃子了。”至于缝补衣帽鞋袜什么的,这些女人压根就没考虑,还当朱元璋是说着玩儿的。

红娘子见她们的表情,心中暗惊:怎么会这样这些女人怎么脸带媚笑她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没有羞耻之心吗

朱元璋又伸手指着朱存枢道:“你是不想走的对吧”

朱存枢苦着脸点了点头,他不敢回朝廷去,怕被治了离开封地的罪,又不敢流落在外,怕自己无谋生之法,转瞬即死,别提多可怜了。其实这家伙太老实,他若真的逃到别的城市去,崇祯是不会治他的罪的。明末最后几年,好几个藩王被义军逼得逃离自己的封地,破了藩王不得离城的规矩,但他们也没怎么着,因为崇祯已经没心情来管他们了。

朱元璋道:“那你跟在我身边,我来教教你怎么做人。”他此时才二十来岁,对一个五十几岁的王爷说要教他怎么做人,旁人都觉得古怪。

朱存枢却大喜,对于他来说,又找到一张新的长期饭票,岂又不粘上的道理。

看到他的废物样子,朱元璋忍不住长叹了一声,郁闷地想道:“唉,子孙后代变成这副熊样,只好慢慢来管教了。”未完待续。

四三零、贼办粮行

城里的动乱很快就平息下来,朱军进城之后,一边维护秩序,一边灭火救人。乱民被朱军集合到一起,有愿意加入朱军的,就一律收入军队,至于人品什么的,加入之后慢慢观察即可。朱元璋知道,乱民现在正在兴奋的时候,他们既然要入伙,不论什么人都得收下,若是拒绝了几个人,就会导致别的人也畏缩不肯参军,有碍于他的军队扩张,至于这些人合不合用,人品如何,战力如何,收入军中观察清楚了之后再来处理。那些不合用的,随便找个借口开革出军,或者分发田地让他们屯田,也就可以轻松解决。至于合用的,便可长留下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手打

有趣的是,不光乱民们要求入伙,许多富商、乡绅、甚至朝廷的官员也来要求入伙,他们在那一场大乱中被吓怕了,看到黑心米商被乱民杀得尸横遍地,别的富人都感觉到心里凉飒飒的,想来想去,最保险的莫过于从贼,只要从了贼,便不会再受乱民袭扰,就算要破点财,至少身家xg命可以保住。

于是秦王府前人头涌动,不少富人命令家里的奴仆背着大包小包,大袋小袋,包里袋里全是金银珠宝,向着秦王府没命的运送。话说人这生物就是贱,若是朝廷下令让他们出资帮着剿匪,他们是半个子儿也不肯向外吐,会动用朝中的关系多方说情,用庞大官僚体系来牵制政令,以保自身。但等到城池被破,他们不肯交给朝廷的金银珠宝却全都往着贼寇的家里搬索“”看

这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朝廷做事要讲个章程,不能滥杀富人抢掠财富,但是贼人做事却百无禁忌,你不给我我就杀光你全家,抢走你金银。富人们面对朝廷是一张脸,面对贼人就是另一张脸,何其悲哀。

朱元璋深知这样的情况是怎样造成的,说明白了还是阶级问题。如果朝廷没把这些富人姑息成这样。而是将他们与普通穷人一视同仁地进行管理,照样收他们的税,不给他们各种特权,他们也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说。国家的制度非常重要。今后他建立国家时。便要尽量做到消除这样的阶级差异,不管穷人富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对外敌时人人出力,虽然这个很难真正实现,但必须一步一步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对于富人们交上来的财富,朱元璋并没有照单全收,他可不是来西安抢劫的,要治理他现在打下来的庞大地盘,光靠泥腿子们不行,光靠李轻水、李初九这两三个识字的人也不行,他需要这些富人出力,需要知识分子。

如果他摆出一幅抢劫的样子,收下了这些富人进献来的金银珠宝,今后就很难收他们的心了。这些家伙如果跟他阳奉y违,不出力办事,他就靠一群泥腿子治理陕南,必定会把这份好不容易得来的地盘越搞越烂。结果就和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没了区别。

上一世,李自成打下běijg之后,为何迅速地兵败其实就是因为他没能收得了富人们的心造成的,以吴三桂为首的军阀、士绅、豪族都和他作对,他的大顺帝国岂能安泰山海关一败,就此一败涂地,再也翻不过来身。如果他稍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收了吴三桂的心,再收了全天下富人的心,历史又会不同。

朱元璋慎重地接待了这些来进献财物的富人,首先统计清楚他们的家产,然后按他们的财力计算,补收一年的税赋,多余的金银,则让他们自己带回家去,不必上缴,如此一来。满城富人悬在半空中的心都落了地,他们走出秦王府,不由得深感欣喜,还以为城破之后就会家破人亡,没想到白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