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朱重八 > 分节阅读 123

分节阅读 1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八八、响当当的汉子

“什么你们在商量对朱八动手”王嘉胤大吃了一惊。

王嘉胤的岁数其实不大,就和所有明末农民起义的义军首领一样,他也正值人生中最有拼劲和冲劲的年龄,也就三十刚刚出头。

为啥所有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年龄都不大呢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后世有句话说得好,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敢于揭竿起来和朝廷干的,往往都是年轻人,真要来个岁数大的,他敢造反么

王嘉胤的身体很结实,高大而且威猛,身上穿着的是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鸳鸯战袄,颜sè呈暗红sè,上面破了几个洞,但是他没有在破洞上打补丁,就让这些洞破着。

这件鸳鸯战袄是他做边军的时候朝廷发给他的军服,当兵时一直穿这件衣服,穿了很多个年头,所以舍不得将它扔掉,揭竿起义之后做了流寇,这军服也没舍得扔,一直穿着,甚至连补丁也没舍得打,怕破坏了它原来的样子。

偶尔有闲暇,他就会指着衣服的破洞给手下们看,笑道:“看这洞,老子有一次巡逻碰上个通缉犯,和他大战五十回合,这里挨了一刀,所以衣服就破了个洞”如此这般的说词,可见他是一个念旧的人,就连衣服的旧也念

“你们干嘛要商量对朱八动手发生了什么事”王嘉胤的脸sè顿时就沉了下去,显得不是很好看。他来的路上碰到了李一纯,那孩子急匆匆地要他赶紧过来,当时他心里就有点不妙的感觉了,没想到来到这里,第一句听到的话,就是手下的兄弟要对白水朱八动手,这心情一下子就有点下沉。

张献忠的眼角微微地抽了抽,他凑到近前,对王嘉胤行了一个礼,然后认真地道:“大哥老子带着西营第一个到这里,当时”他就把朱元璋迎接他,并且不让他上主寨,只让他上了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小山头待着的事讲了一遍。说来也有趣,张献忠就算对着王嘉胤,说话也是“老子老子”的脏话连篇,但是大伙儿却也不觉得他无礼。

注:张献忠在王嘉胤的军队中被划为西营,又称西营八大王,所以他说带着西营。

王嘉胤沉着脸听完,接着闯王高迎祥对李自成使了个眼sè,李自成也凑了过来,对着王嘉胤道:“大哥,朱八也是这样对我们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此人不想和咱们混在一块儿明显和咱们不是一路人,将来说不定会投靠官府,成为咱们的敌人我们不如夺了他的寨子,将他的寨子据为已有算了。”

王嘉胤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还有哪些人和你们看法一致”

“紫金梁、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乱世王、撞塌天、八大王”高迎祥洋洋洒酒地报了一长窜名字:“咱们这些先到的,都感觉到有些异样了,所以大伙儿都同意夺了他的寨子。”

王嘉胤听了这一长窜名字,突然沉吟了起来:“紫金梁我记得,是崇祯元年冬天揭竿起义的,对吧”

“大哥记xg真好”旁边的紫金梁王自用答道:“我正是冬天才来您这儿的。”

“扫地王,是崇祯二年秋天起义的”王嘉胤继续道。

“大哥居然记得我”旁边的扫地王笑答。

“八大王,你是崇祯三年,也就是今年才起义的”

张献忠点了点头,他被王嘉胤点出是今年才参加起义,颇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流寇这东西,其实混的是“江湖”,江湖这东西是要讲资历的你出道晚,就得乖乖叫出道早的人一声前辈,这是板上钉钉跑不掉的事。农民军以起义得早为荣,以起义晚为耻,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绪。

王嘉胤突然数落起来这个事儿,大伙儿都感觉到有点奇怪了。

他依次把自己手下的义军首领名字点了一遍,最后才突然问道:“你们知道,白水朱八,是什么时候揭竿起义的吗”

“这个”众头领对视了一眼,没人回答,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他们不好意思说,因为他们都知道,白水朱八是在崇祯元年秋天起义的,他起义的时间,比他们每一个人都要早。

王嘉胤深深地叹了口气:“我看你们都知道,就是不敢说我来说吧咱们陕西第一个有胆子站出来造反的,叫做郑彦夫,他造反起义没几天,就失败了他的失败吓坏了许多英雄豪杰,大伙儿当时都对朝廷敢怒不敢言,因为害怕像郑彦夫一样兵败被杀。”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是白水朱八站了出来,他派了一个叫拼命三郎的人走遍全陕,联络各地义军,约定秋后起义,当时他联络的人就有我那时我的胆子小啊,不敢当出头鸟,害怕也被朝廷剿灭了他却没有丝毫的迟疑,说造反就造反,崇祯元年的秋天,是朱八第一个揭竿起义,直到他造反的消息传来,我才大着胆子,跟了上去”王嘉胤讲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情绪颇有点激动,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很念旧的人,每当想起以前的事,都会不胜唏嘘。

王嘉胤讲完这些往事,将一双富有深情的眸子转了一圈,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依次扫过,然后他才微带怒意地道:“你们说这样一个人和咱们不是同一条道上的他将来会投靠官府你们还要向他动手夺他的山寨哈你们的义气,都被狗吃了吗”

“”

众皆沉默

一时之间,众豪情汉子都被王嘉胤的义气感动,颇有点自惭形秽。王嘉胤说的这件事儿,他们当中有些人是知道的,崇祯元年拼命三郎走遍全陕,就拜访中其中好几个头领,他们回想起往事,朱八确实是第一股坚定地站出来要造反的义军,说他会投靠官府,真的有点不靠谱。

这就是朱元璋当初坚持要在准备不充分,条件很艰苦的环境下起义的原因了,起义这档子事儿,你干得越早,在江湖上的影响力越大声望越高,谁也在这种事上说不了你的嘴。

紫金梁王自用、闯王高迎祥等人,齐齐低下了头去:“大哥我们我们错了,您说得有理,白水朱八绝对不可能和官府走到一块儿去,是咱们错了。”

人群中只有李自成、张献忠两人的脑袋还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