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朱重八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群中传来一阵哄笑之声,有人笑道:“这倒也是,岂有过而不劫的道理,虽然马家收咱们半租,不算太坏,但也算不上什么好人,劫他们一些粮食也是应该的。”

还有一个下流坯子笑道:“马家二少nǎǎi长得很漂亮,我看马家里现在最值钱的就是二少nǎǎi本人了,咱们把她给劫走哈哈哈”这句话说得离谱,惹来周围的人一阵哄笑,但是落在朱元璋耳朵里,倒觉得这想法挺不错,如果劫走二少nǎǎi,对于马家来说就是奇耻大辱,官府无论如何也不会认为马家通匪了,这样就可以保证马家三小姐不被连累。这想法一闪而过,他也没有去深思,暂时压了下去。

“好,大伙儿稍安勿燥,我进去逮那臭官出来”

朱元璋挥了挥手,王二手下的兄弟分出来了五十名,和他一起向府里走去,别的还是列着阵,堵在马家大门前,防止乱民们冲进去捣乱。

其实马府里的情况,早就全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马家二少nǎǎi,也就是张家小姐,此时带着十八名丫鬟和四名嫡系家丁,被软禁在她的小楼里,不敢出来。顾华修和绍兴师爷,还有他们手下的十八名衙役,被朱元璋的三十五名心腹护院关押在前院的偏厅里。

走进府来,朱元璋随口令道:“把顾华修和他的手下都拖出府去,交给百姓们自己处置,我懒得再看他们一眼。”

“是”年轻人们应了一声,拖起顾华修就向外走。这倒霉的县令吓得整个人都软了,嘴里狂叫道:“饶命,好汉饶命啊别把我拖出去暴民外面全是暴民别把我拖出去,求你了”

他的声音慢慢远去,不久就消失在了大门外面,朱元璋懒得出去看,却侧起耳朵听了听,府外响起了一片百姓们的呐喊声:“果然,是顾华修这个狗官”

“狗官,这样的大灾年,你还逼着咱们交税,你的心是不是黑sè的”

“狗官啊,你把我表弟和表哥的腿都打断了你好狠”

“杀了狗官”

“我恨不得吃了狗官的肉”

“什么恨不得,现在就可以吃啊”

“啊”

府门外响起一片怪叫声,接着是无数人汹涌激动的呐喊和控诉,顾华修的惨叫凄厉地响了起来,随后声音开始转弱,慢慢沉寂。紧跟着又是绍兴师爷和衙役捕快们的惨叫声,一个比一个叫得恐怖和凄惨。

朱元璋知道,那些家伙要么是被愤怒的百姓踩成了肉泥,要么就是被啃成了碎片,这是他们应有的下场,不值得同情。

“李初九,你带人去地窖,把粮食搬一部份出来”朱元璋下令道:“这些粮食本来就是为了这次起义准备的,先搬少量出去分发给乡亲们,鼓励一下他们的士气,但是不要给多了,以免他们手上有了粮食,就失去战斗心。其余的留着,转运进黄龙山,咱们还要靠着这些粮食撑上很长时间。”

李初九应了一声,赶紧带人去了,朱元璋看了一眼内院的方向,决定先不去处理张家小姐和秋叶那帮子人,他现在要做的事还多着呢女人的事,没时间管。

九七、我们不是土匪强盗

粮食从马家的地窖里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马家地窖里囤积的粮食非常多,因为这些粮食是足足花了五千两银子买来的,足够一千人吃上一年。

但是李初九按朱元璋的吩咐,并没有全部运出来,只从里面随便搬了几百袋出来,这些粮食被搬到府门口,朱元璋用小刀划破粮袋,哗啦一声,粮食从里面倾倒了出来,站在近处的几个穷人赶紧上来用手捧住,大叫道:“哎呀,差点洒了不能浪费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乡亲们,兄弟们,我刚才进府去,从马家二少nǎǎi手里讨了这些粮食出来马家还是挺通情达理的,我找她一讨,她就给了”

百姓们齐笑:“咱们这么多人围着她的家,她敢不给么”

朱元璋笑了一声道:“乡亲们,马家的粮食还是太少啊,就这么几百袋,能管个什么用咱们这里有两千人,每个人只能分到一小把,这点粮食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吃饱饭,不饿死,咱们还得做得更大”

“县城,仓库去那里,把仓库里的粮食都搬出来”朱元璋大声道:“那里有咱们交的秋赋,那些都是咱们的血汗钱,咱们去把它拿回来。”

“对拿回咱们自己的血汗钱”

朱元璋见到百姓们情绪高涨,还是有点担心他们失控,于是又补充道:“记住,咱们是义军,不是土匪,不要见人就抢,见房就烧咱们可以杀贪官,但是不要对付良民。咱们打劫富户可以文明点,找他们讨要粮食就可以了,不要冲进去烧杀抢掠,那些事情只有土匪才做。”

“是,咱们听朱八哥的”大多数百姓毕竟还是善良的,他们来跟着造反起义只是想活下去,并不想成为杀人越货的强盗,当初郑彦夫起义,一转眼良民就变成了流寇,其原因就是郑彦夫对他们缺乏约束,没有考虑到人xg中的y暗面,纵容了他们变成失控的屠夫,但是朱元璋一直在努力控制他们的情绪,使他们不要太过暴燥,即使在杀官的时候,内心也留着一丝清明。

在这些乱民中,只有少数地痞无赖对朱元璋的话不以为然,他们心中暗暗存了抢一把,过个瘾的想法,对于这种人,朱元璋现在不便处置,只能暗暗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以后再来慢慢收拾他们。

百姓们将朱元璋从马家里搬出来的粮食分了个干净之后,开始向着县城的方向涌去,朱元璋将自己的心腹留下了一百人,守着马家大院,因为这里还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可不能在这场变乱中丢掉了,他自己则带着王二和别的心腹,带领着乱民继续向县城进发。

越是接近县城,村落越是密集,每过一个村庄,朱元璋的队伍就会又扩大一点点,因为贫苦的百姓们看到这只义军气势汹汹地冲向县城,听着他们嘴里的呐喊,就算白痴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许多人心里存着反正活不下去了,跟着抢点吃的也好的想法,混进了队伍,使得队伍变得越来越大。

没过多久,乱民队伍经过一座豪华的大宅,这是白水李氏的宅子。李氏也是白水一家有名的乡绅,门前也立着一根进士杆,这家人的财力比马家要差一些,但也差不了许多,属于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家。

朱元璋还没有发号施令,一大群乱民就冲了过去,将李家的大院团团围住。这也就是农民起义的一个大弊端了,因为大部份的乱民都是凭着一时冲动听朱元璋的话来造反的,整个队伍缺乏组织纪律xg,不像军队那么好使,他们会经常做出脱离控制的事情,不等首领的命令,就自行其事。

这些人自发地围住了李家大院,然后大声嚷嚷了起来:“李家人,出来李家人,出来”

李家的人哪敢出来,外面乱民狂舞,这情景对于士绅阶级来说简直有如末ri。李家大院的大门紧紧地闭了起来,门后顶上了石块和桌椅,一些李家的家丁手上拿着刀枪,紧张地出现在了墙头,摆出了一幅如临大敌的姿态。

这时代的富家乡绅,都是训练了家丁护院的,有一些低微的战斗力。像李家这种豪门大户,通常能战斗的家丁数量会在七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