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朱重八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来如此”郑彦夫和王二两人又算是上了一课:“朱八哥,您的意思也就是说,揭竿造反不能称王吗”

“不称王也是必要的。”朱元璋认真地道:“你们仔细想想,带了几千几万兄弟造反,却不称王,让他们跟着你一辈子都只能做流寇,他们能有什么盼头这样一来,人心一定会散的。任何一只起义军,最终必须走上称王的路线,才能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兄弟们看到希望,将来他们也能成为从龙之臣,走上开国元勋的康庄大道。”

“这个我们不懂了,您又说称王要挨打,又说必须称王,这不是矛盾了吗”王二和郑彦夫十分不理解。

“郑彦夫兄弟,还记得我上次给你说过的事吗如果你只有一百名手下只,杀掉其中一个,不但无法杀鸡儆猴,反而会使属下离心但若你有一万名手下,杀掉其中一百个,却可以让另外九千九百个更听话。”朱元璋很认真地道:“称王也是一样,你只有一府一县就称王,那是找死不想活,但若你有几个省捏在手心里的时候称王,却能让天下闻风而从”

朱元璋身子一振,认真地道:“没实力的时候,夹着尾巴做人,千万不要上窜下跳。老老实实地高筑墙、广积粮城池筑得足够坚固了,粮草积得足够丰富了,这个时候才是称王的时机。”

感受到朱元璋语气中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王二和郑彦夫不由得肃然起敬,朱八哥真的太厉害了,他似乎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这样一个人,以前究竟有多少故事他绝对是值得追随的大哥人选。

郑彦夫沉默了一阵,直到这种震动感在心里消失,才认真地道:“朱八哥,我已经联络好了这么多英雄好汉,他们就等着大家一起揭竿而起的时候起来响应了,那咱们什么时候来带这个头呢”

“那还用说就明天”王二嚷嚷道:“我等不及了,既然有这么多人都要一起干了,我还怕个屁,咱们明天就拉旗子造反。以朱八哥的声望,只要登高一呼,十里八乡起码有一千人会跟咱们走的。”

“不行”朱元璋摇了摇头道:“现在造反,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啊那什么时机才好”王二傻傻地问道。

朱元璋伸出两根手指,认认真真,一字一顿地道:“秋赋”

“今年大旱,白水河已经断流,可以想见到,今年的秋收,将会是一塌糊涂的局面。到时候人们收不起来粮食,交不出来秋赋,官府又要催粮,把人抓到堂上打板子”

朱元璋说到这里,王二和郑彦夫已经恍然大悟。因为郑彦夫的起义,其实就是借着天启七年的chun赋造势,才一举发动的,如果当时张斗耀没有催粮甚酷,搞得百姓活不下去了,郑彦夫也不可能聚集到这么多人跟他一起干。

如果他们要揭竿起义,最好的时机显然是今年的秋赋之后,旱灾的影响力在那个时候将会达到最高点,只要振臂一呼,整个白水一定会为之沸腾,到时候别说聚集一千人,两千人,三千人也不足为奇。

朱元璋接着道:“另外,咱们还要准备足够多的粮食到时候愿意跟着咱们去造反的百姓,都是活不下去了的穷苦百姓,他们家里肯定没有余粮,我们招纳了他们入伙,就必须让他们吃饱饭,否则他们跟着咱们闹几天之后就会散去,昙花一现,不足以成事。”

“还有这个讲究”郑彦夫奇道:“不能从县仓里抢粮食吗上次我就抢了许多。”

“今年的旱灾比去年更加严重,十里八乡搞不好颗粒无收,到时候县仓里也有可能空空如也,咱们说不定在县仓里什么都抢不到”朱元璋很认真地道:“而且一只军队不能老是想着靠抢来补给,这样的军队是脆弱的,永远成不了大事。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你们必须把这句话死死地记住,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

“是”王二和郑彦夫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八四、屯粮

既然谈到了准备粮食,王二又有新想法了,他嘿嘿笑了两声,道:“朱八哥,咱们上次从衫家抢来的金银细软还有三大袋子呢,我拿这笔钱去买粮食吧。”

“不行”朱元璋断然否决:“你不可以去买粮食。”

“为何”王二和郑彦夫都感觉到不理解。

“我们三个都不适合去买粮,而且我们带出来那些年轻人也不适合去。”朱元璋认认真真地道:“我们要买的粮食量非常大,至少要供数千人吃食好几个月,这么大量的粮食,我们谁去买,谁就倒霉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我们三个都不是有钱人,如果拿出来大量的银钱去买粮食,官府的捕快发现之后,你猜人家会怎么想而且,买来粮食之后连存放的地方都找不到”

“对啊”王二和郑彦夫恍然大悟:“那咱们要怎么准备粮食呢”

“这件事交给我来考虑,你们先准备好别的事。”朱元璋低声吩咐道:“王二兄弟,麻烦你利用秋赋前的这段时间,加紧练兵,我们不需要练很多兵,但最重要的那三十五名兄弟,以及冯雷村的两百二十名兄弟,必须co练达到jg锐的程度,否则咱们就没有和官兵抗衡的本钱。”

王二点了点头,他曾经在朱元璋的指点下亲眼目睹了官兵强大的战阵,深知co练士兵的重要xg,这半年来,他也一直在帮着朱元璋“教拳”,所以让他去做这件事,非常合适。

朱元璋又道:“郑彦夫兄弟,麻烦你潜回澄城,虽然这样做很危险,但是以你在澄城的声望,利用秋赋的机会,再拉起一只队伍来应该不难,可以响应咱们在白水要做的事。”

郑彦夫听了这话,迟疑了一下,叹道:“朱八哥,我不是很敢再拉队伍了您也知道,我上次拉起来的队伍,简直不成样子,完全没半点用处,我对自己已经没有了信心而且上次的失败,也让我没脸再回家乡了。我想以后大家都叫我拼命三郎吧,郑彦夫这个名字,我不想再用了。”

“嗯也好”朱元璋微微思索,澄城那边的百姓先不利用也行,因为他在澄城那边的威望不足,如果非要拉澄城的百姓入伙,确实容易造成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人这种东西,只有当他信服你的时候,才会全心全意听你的话,如果他不信服你,就很有可能和你闹别扭。朱元璋希望起义之初时,自己的队伍可以纯净一点,澄城的百姓不碰为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