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朱重八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天夜里,明月高悬,夜风拂树,朱元璋的身体已经有了力气,所以决定打一趟拳。这具身体实在太虚,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将身体养好,每晚练拳是必修的课程。

长工短工们都睡了,偏院里安安静静的,朱元璋走到院子正中间,先深呼吸了几口,也不摆架势,就挥拳练习了起来。他的拳法并无套路,随想随打,全无章法,如果不懂的人看到,就会以为他只是在随便甩甩手,抖抖脚罢了。

实际上他确实是在随意活动手脚,就当热身。朱元璋上一世是从最基础的杂兵做起的,经历过许多次生死之战,在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中磨练出了一身没有套路的拳法、刀法、枪法,虽然在他的后半生,这些技能有不少荒废了,但是身体终归记得一些,此时也不必刻意去练什么拳法,只要能把这具身体活动开,他就能拥有比普通人厉害得多的拳脚工夫。

中国人在说起拳法的时候,大多数认为拳法就应该有套路,比如你一拳向我打过来,我应该向右一闪,然后快步向前,还上一拳,动作要好看,不能狼狈,还要行云流水一般顺畅,不能有不雅观的动作,也不能有丝毫走样这些全是废话

你想想,战场之上,前后左右到处是人,敌人一拳打来,你非要按着拳法套路向右闪,万一右边站了个同伴挡着你的路怎么办闪不出去了等死吗另外,为什么非要把动作做得一丝不苟,打得漂亮战场上要那么漂亮做啥

战场上只有一种方法有用,那就是能杀人的方法,好不好看,流不流畅,叫不叫武术都不值一文钱。

朱元璋不练拳法,他练的是筋肉的力量和反应的速度,敌人一拳打过来,他可以右闪,如果右边有人挡路,他就可以随时改成左闪,如果左边也有人挡路,他可以随时变成蹲下,如果蹲下也不行,他还可以跳起来不讲究好看,不需要美观,也不需要动作精准,只需要能打倒敌人,能保护自己就行。而这些反应,需要的是锐利的双眼、敏捷的思维、跟得上思维的身体反应速度,以及能镇定自如地面对敌人武器的定力

他的拳法虽然不成章法,却简单凶狠,招招要人命,在表演的时候难看得要死,上了战场却能保他戎马一生都活得平平安安的,这不是花拳锈腿的观赏性拳法可以比美的东西。

练拳的声音终究惊醒了几个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长工,那几人从窗口探出头来看一眼,嘀咕道:“谁他妈的半夜三更不睡觉在院子里折腾”

“原来是朱八啊”

“你打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拳难看得要死,这样子没把别人打死,先把你自己摔死了吧。”

“你应该去找王二大哥,让他教你一套红拳,虽然以你的小身板,练了红拳也是白搭,但是至少动作会比较好看,省得在这里丢人。”

红拳是发源于周秦、昌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的著名古拳法,在陕西境内非常流行,随便在街上抓个走江湖卖艺的都会几招,凡是身上有点武艺防身的人没有不学红拳的。白水王二就是红拳的好手,抡开两个大拳头时杀气腾腾,非常吓人,所以马家的长工、短工们,都奉王二为第一能打的。

王二人又热心,如果谁要学拳法,只要找上门去,他没有不教的道理,不过普通人跟着他学不了两天就坚持不下去放弃了,也没人真的学出个名堂来。

朱元璋当然知道红拳,上一世他还修习过,不过嘛中看不中用,他对红拳兴趣不大,尽快练出强健的体魄就好,拳法套路在他眼里并不值得去研究。

“我就随便打两下,并不是要练拳法。”朱元璋对着周围阴阳怪气发言的长工们回了一句,然后手脚不停,还是继续挥舞着不成章法的拳脚。

长工们哄笑了一声,有人冷笑道:“他白天脑袋这一摔,看似摔聪明了,其实摔得更傻了。”

“好了,管他做啥,他要乱练就让他乱练呗,关我们什么事”

“也对,睡觉吧”

长工们各自缩回被窝里睡觉去了,朱元璋也落得清静,挥开拳脚,继续练习了下去。一个时辰之后,他感觉自己身子已经打热了,血脉活络了不少,肌肉也得到了充份的伸展,于是满意地回了自己的屋子,蒙头大睡,练身体固然重要,休息也很重要,朱元璋绝对不会虐待自己的身体,因为健康才是成就大事最基础的本钱。

五、等到一个机会

公鸡唤醒了沉睡中的世界,天空中撒下第一抹晨光偏院中的人开始增多,长工短工们从自己的窝棚里钻出来,扛起锄头、犁头、铲子等工作用的器具,向着田地里走去。

新的一天开始了,距离大明朝灭亡,又近了一天

齐管事站在院子门口,用一双半睁半闭的双眼在出院的人流里仔细寻找了一遍,却没找到朱八的身影,他忍不住就想:那家伙该不会还在睡懒觉吧昨天他半夜打拳,影响了睡眠,现在可能起不来了,这笨蛋,今天他不光要放牛,还要犁完昨天没犁的田,难道昨天说的话都是空话不成如果他真是一个说空话骗吃骗喝的家伙,我今晚就让他滚蛋。

齐管事拉住了最后一个出院的长工,冷哼道:“朱八那小子呢还在睡懒觉你去给我把他叫起来。”

那长工被齐管事逮住问话,吓得全身一个激凌,陪笑道:“齐管事,朱八那家伙今天特别奇怪,天还黑着鸡还没叫就牵着老黄牛出门了,王二问了他一句去哪里,他说今天活儿多,所以要提前开工”

齐管事心中微觉惊讶,忍不住晒笑道:“这小子倒也懂事,若是早几年这么勤快,何至于饿成那猴儿样子。”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牵着老黄牛站在两里外的山坡上了,他背了一个背篓,拿了一把镰刀,一边放任牛自己吃草,一边自己也割着草。割草有两种好处,一是可以存积多一些草料,牛还没吃饱就可以牵着它回家,在路上边走边喂就能让它吃饱,节省许多时间。二是通过割草也能锻炼身体,强壮体魄。

朱元璋割好了一大篓草之后,牛已吃了个半饱,他把大黄牛牵到白水河边,让它就着白水河喝水。此时已经进入明末大旱的年景了,昔日流水滔滔的白水河,水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变得像一条小水沟模样,白水县的许多灌溉水渠都已经无法从白水河里取水。农民们只能通过肩挑背扛,用水桶运水到田地里去灌溉,既费力,又费时,许多地方的农田都在减产不过这还算好,还能支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