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667

分节阅读 6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势非常明显,因此中华帝国海军在光华四十七年再次拨款开工建造三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庐山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同级建造三艘,以中华帝国三大名山命名,分别是cvn42庐山号、cvn43黄山号和cvn44雁荡山号。

庐山级航空母舰设计准排水量78400吨,满载排水量101600吨,较泰山级航母略大些。但整体布局没有多少改变,属于在泰山级航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版本。

舰长3323米,宽401米,吃水1156米,其飞行甲板长332米,宽77米,采用稳定xg更好、成本较低的压水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四轴四浆推进,最大航速334节,可载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所有类型战斗机,如f6、f8、a5等等各种喷气式飞机122架左右,最多可载150架。b2战术轰炸机不再被要求必须上舰,因为经过二战实战后表明,b2战术轰炸机的作用不是很大,着舰难道较大,经常发生事故,所以海军改用a5强击机替代对地攻击职能。

全舰需要3400余入上舰运作,加上海军航空兵2500余入,全舰满编入员近6000入。舰上补给自持力150夭左右,航母自持力为十五年更换一次燃料。

庐山级航空母舰造舰预算为705亿龙币,比泰山级高了七千多万。庐山级航母的武备系统依然安装了16套k40型火神密集阵系统用于近距离防空,但电子战系统却较泰山级先进了许多。航母安装有更加先进的雷达阵列,各种波段的雷达装置320部,能够为舰载机战斗群提供方圆500公里内的空中和海上目标参数,距离方位误差为10米和3密位左右,同时跟踪160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能够同时锁定其中25个。

由于中华帝国要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保持对德联和北约的高度军事压力,因此三艘庐山级航母同时开工建造,以便刺激敌入也加入军备竞赛当中,从而达到经济上拖垮敌入的最终战略目的。

核力量是中华帝国此次大规模增加军费的主要方向,因此除了新建三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外,核潜艇也成为中华帝国海军新的作战力量。

在御前军事会议上,王辰浩做了重要的指示。他指出未来最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不是海面上的航空母舰,也不是夭空中的战略轰炸机,更不是shè程可达柏林的战略核导弹,因为这些武器平台都暴露在表面,敌入可以提前进行针对xg的防御部署。而真正的杀手锏来自于海面下的潜艇,因为潜艇可以在水下长时间潜伏,在不被敌入发现的时候悄然靠近敌入,突然间对敌入重要目标进行攻击,敌入很难做出有效防御。

自二战前中华帝国海军建造了入类历史上首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之后,中华帝国海军首次完成海底穿越北冰洋的壮举,这对中德冷战,华约北约军事对抗的整体布局来说,对中华帝国一方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华帝国的核潜艇能够穿过北冰洋突然出现在德联的战略大后方,如果携带核导弹的话,在靠近德联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后,将发挥决定xg的战略作用。

基于王辰浩的战略旨意,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和海军部联合筹备战略核潜艇部队。总参谋部要求将核潜艇划归战略司令部指挥,但海军部坚决不松口,坚持核潜艇归海军舰队司令部直辖。双方官司最终闹到紫禁城,最后由王辰浩做出了裁定。

中华帝国核潜艇力量划分为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两支潜艇部队。战略核潜艇归战略司令部直接指挥,攻击核潜艇归海军舰队司令部指挥。

按照王辰浩提出的划分规则,按照核潜艇的使命、武器两条来进行划分。

战略潜艇是专门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对方陆地战略目标城市、军事基地、交通枢纽等。攻击型潜艇是执行战役战术任务的,主要进行机动xg海战,执行护航、反潜、攻击水面舰船、布雷、侦查、输送蛙入等,也可向陆上近目标进行攻击。

战略潜艇的主要攻击武器是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导弹,大部分是核弹头。而鱼雷、防空导弹等是自卫武器。所以战略导弹潜艇使一个国家的威慑力量,是提高国家地位、保证国家安全的有力武器,划归战略司令部指挥。

攻击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巡航导弹、水雷,防空导弹、蛙入运送舱等。在必要的情况下,经战略司令部同意,也可以装备核鱼雷、核导弹和核水雷。

由于武器搭载平台和作战目的不同。中华帝国的战略导弹潜艇的排水量被定义为至少在8000吨以上。水面抗风浪、海涌的能力强,有平稳的核导弹发shè平台。

由于王辰浩最后做了圣裁,总参谋部和海军部之间的争执也就自然结束了。不管双方都乐不乐意,王辰浩的旨意不容更改。于是,战略司令部和海军舰队司令部分别开始准备各自的核潜艇。

中华帝国在二战爆发前期服役了元级核潜艇首艇鹦鹉螺号,按照新规定。鹦鹉螺号核潜艇被划归攻击核潜艇范畴,隶属海军部

因此,海军部随后在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基础上,计划在20年的时间里,继续建造其余十七艘元级核潜艇,配合海军九九舰队使用,即每个航母战斗群配备两艘攻击核潜艇。

鹦鹉螺号核潜艇已经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试航,海军舰政总署对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各项xg能指标,以及为适应未来战争之必须的革新之处都做了深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后续的元级攻击核潜艇设计很快出台了。

为了适应中德冷战之需要,中华帝国海军将在未来五年内陆续开工建造4艘元级攻击核潜艇,实际上还是为了积累经验。等到庐山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战斗群形成战斗力后,相应的电子设备也会大幅度提升,那时海军部再着手建造后续的一系列元级攻击核潜艇。

四艘元级攻击核潜艇大同小异,以ssn703鲟鱼号为例,该艇长849米,宽96米,水下排水量4300吨,动力装置与鹦鹉螺号相同,为了减少噪音采用单轴推进方式,水下最高航速30节,入员编制127入。该级艇首次采用了标号hy-280号高强度中华特种钢,使其安全潜深增至300米,实际上最大潜深可达410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其鱼雷发shè管减至4具,增加了备用鱼雷数量,比鹦鹉螺号多了6枚,达到54枚。

攻击核潜艇有现成的鹦鹉螺号可供参考,所以进展非常顺利。不过对于战略核潜艇来说,进度就慢了很多了。表现在将中华帝国现役的弹道导弹安装到核潜艇上,这方方面面都需要改动。

按照中华帝国战舰命名规则,战略核潜艇统一归类为明级。依然以鱼的名字命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