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633

分节阅读 6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关键一环,首次试验投的h7和b2轰炸机都是经过特别改进的,目的是符合空中布雷的各项技术要求。每架h7空中布雷战略轰炸机可携带19枚453千克水雷或9枚913千克的水雷,每架b2野马战术轰炸机可以携带8枚400千克水雷或者3枚882千克水雷。

轰炸机群出发基地为地中海塞浦路斯岛猛禽空军基地。为了保障空中布雷行动的顺利完成和成功实战。猛禽空军基地在两个月前便开始了各方面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特别派遣了一支有253人组成的水雷专家组抵达猛禽空军基地,并在那里设立了水雷装配中心,对水雷触发引信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增加敌军清扫水雷时的技术难度和延长作业时间,其中重点升级了无线电遥控技术、雷达诱导技术、电磁感应技术、撞击技术、反探测近炸技术等。

同时,为了满足水雷的空中布雷方式,专家们专门为各种水雷加装了特制的降落伞。以减缓空投时的下落速度,避免入水时因为速度较大而爆炸。

一切准备就绪后。空中布雷行动从8月17ri正式开始。至8月22ri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华帝通常都会同时组织大规模的空袭行动,作为佯攻,吸引同盟的注意力,以便掩护中华帝国战略空军的空中布雷行动。

在第一阶段里,中华帝国空军共出动h7和b2轰炸机共计5246架次,布雷12030枚。布雷海域主要集中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主力住泊的基尔港、威廉港、不莱梅港、土伦港、敦刻尔克港等。

除了战略上的目的外,还带有支援大西洋海战的战术xg质。因为中华帝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组成的联合舰队正计划全歼德国公海舰队。空中布雷使得离开港口前往英吉利海峡的德国公海舰队短时间内无法安全的返回母港补给或者休整,给中英联合舰队创造攻击德国海军的机会和时间。

随着同盟国的主要港口航道上出现了联军布下的水雷。同盟国的海岸jg备战舰和民船、商船大量触雷,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民众恐慌,更严重的是,很多大型轮船沉没在主航道上,严重阻塞了航道,不但商船无法进出,就连德国海军也无法回港避风或者补给休整。

正在前往英吉利海峡的德国公海舰队最为紧张,因为他们的原计划就是迅速进攻在英吉利海峡的联军防空神盾舰,然后迅速退回法国港口躲避,避免同中华帝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决战。

如今中华帝国空军在法国各大港口布雷,使得德国海军在攻击之后无法及时回到法国港口躲避,返航的话很容易遭到中华帝国海军的围追堵截,这令德国海军陷入恐慌,甚至很多官兵建议立即回航。

德国方面很快重视其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希特勒特别指示在法国的德军海岸部队迅速清理出航道,保证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的进港补给和休整要求。

德军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但德军每当清理掉一部分水雷后,中华帝国空军都会立即再空投一批水雷补充。这使得德军清理水雷的速度根本不急中华帝国空军投放水雷的速度,各大港口一直未能解除水雷封锁。

在水雷封锁期间,德军的排雷速度虽然不断提高,但中华帝国的水雷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水雷的难拆度也在不断增加。

8月20ri,法国最大的港口和海军基地土伦港因多艘大型轮船沉没而被迫关闭。同时。正在向英国集结的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第一航母战斗群出动1000架次的战斗轰炸机,对德军和法军扫雷部队进行突袭,迫使其无法清扫航道上的水雷。而土伦港正式德国公海舰队准备在那休整和补给的港口之一。

第二阶段从8月22ri至8月30ri,联合国空军出动各种轰炸机9233架次,布雷10422枚。为了给德军扫雷部队增加难度,联军开始使用抗扫能力较强的水压感应水雷,除继续在英吉利海峡进行补充布雷外,还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等大中型港口的主要航道上布雷。封锁北海和波罗的海的主要航线,并切断德国的几个大工业城市从挪威攫取资源的海上交通,其中对德国打击最大的便是从挪威起运到德国的重水商船,七艘沉了六艘,对德国研发核武器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这期间,德国公海舰队停在了荷兰附近海域,公海舰队内部官员们争执不下。一批人反对去英吉利海峡参战,认为那是九死一生。另一批人坚持元首的命令。执意前往作战。而德国大本营亦为此头疼不已。港口被封锁,德国海军就算到了英吉利海峡获得了胜利,无法返回港口的话,是无法避免跟中华帝国海军决战的。

显然,德国高层和德国海军都没有做好同中华帝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决战的思想准备。

在德国海军犹豫不决期间,中华帝国海军两洋舰队主力和地中海舰队主力,以及英国皇家海军主力正快速在英国斯卡帕海军基地集结。准备同德国海军决战。

同时,中华帝国空军的第三阶段空中布雷行动也展开了。从9月1ri以后。联军共计出动各种轰炸机14209架次,布雷21013枚。开始全面对欧洲各大港口进行封锁。布雷地区囊括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以及北冰洋一部分海域。

而这期间,同盟还未研究出有效对抗中华帝国的水雷办法,中华帝国空军又使用了另一种抗扫能力更强的低频音响水雷,这种水雷更加危险,对同盟国的船只威胁巨大。

鉴于水雷的巨大威胁,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挪威被迫关闭了九十多个港口,使得同盟国之间的海上运输量急剧下降,几乎濒临停滞,大船根本不敢出航,只有几百吨的小船敢冒险一试。但小船的运力根本不够,同盟国的战争机器的巨大物资消耗根本没法补充,这让同盟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饥饿战役的效果很快便显现了出来。

同一时期,苏军的岸基航空兵也在芬兰沿海布雷286枚,主要迫使芬兰运输船只远离沿岸海域,进入比较开阔海域航行,以便于对其进行攻击。

为了应对联军的空中布雷作战行动,同盟为了恢复其海上交通,投入1340余艘舰艇,20万余人力进行扫雷作业,但由于前一时期因触雷沉没的船只较多,很多船只不敢再冒触雷的危险进入雷区,因此同盟国的船只的损失有所下降,但实际运输量也大为降低,以基尔港为例,8月卸货量为132万吨,而9月仅为24万吨,降幅达99,希特勒为此急的嘴角起了一大串火泡。

从9月15ri以后,中华帝国空军的空中布雷行动已经取得了胜利。但为了巩固战果,中华帝国空军每天还得出动3000架次的轰炸机,在各大布雷区海域继续进行空中布雷行动,主要是补充被同盟清扫掉的水雷。

中华帝国发动的“饥饿战役”主要作战阶段立时四个月,期间中华帝国出动轰炸机51028架次,布雷112053枚,包括磁xg水雷、音响水雷、水压水雷、低频音响水雷、无线电近炸水雷、无线电遥控水雷,雷达感应水雷等,不包括中华帝国海军、英国海军和苏联海军出动的飞机和舰艇布设的水雷,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萨克森”号战列舰等175艘军舰在内的2670余艘同盟国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2431艘,总吨位440余万吨,对同盟国打击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