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598

分节阅读 5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使得美国有借口发展军力。

罗斯福所作的一切都在进行更大的一场战争准备,显然中华帝国也渐渐的意识到了这点,因此此刻中美之间都心知肚明了,双方都在争夺最后的一点儿时间。

纳瓦尔空战之后,德国加快了对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速度,此前的一批喷气式飞机也被批准快速投入生产。

早在四年前,德国当局就命令梅塞施米特飞机厂尽快研制一种能兼容由巴伐利亚或容克公司试制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全新型战斗机。1938年6月,1065双发方案初审通过。当时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的沃尔德玛博士设计了飞机的后掠翼机体具体说是略带后掠角的下单翼,采用了bw宝马公司最新开发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40年4月,原型机262v1机体建造完成,一开始采用的是著名的尤莫210g式液冷活塞发动机,11月才换装喷气发动机。1941年7月18ri,温德尔上尉驾驶喷气式原型机试飞成功。德国空军于8月定型为“雨燕”生产型是全后掠翼的。但是由于该机xg能不太稳定,德国空军刚刚打败了法国,俘获了法国大量的歼十战斗机,德国空军急着山寨中华帝国的歼十战斗机,因而忽略了3262战斗机。直到1942年8月的纳瓦尔大空战之后,德国空军才真正重视起来,9月即才开始正式生产。

262是一种全金属半硬壳结构轻型飞机,流线形机身有一个三角形的断面,机头集中装备4门30毫米机炮和照相枪。半水泡形座舱盖在机身中部,可向右打开。前风挡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铺15毫米钢板,均具备防弹能力。ez42陀螺瞄准具或莱比16b瞄准具可用于机炮和火箭的发shè瞄准。近三角形的尾翼呈十字相交于尾部,两台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短舱直接安装在后掠的下单翼的下方,前三点起落架可收入机内。

作为新型动力装置。262采用的是容克公司的尤莫109004型发动机。推重比1181,翻修寿命50小时。虽工艺粗糙,故障率高。但仍不失为航空史上早期空气喷气发动机中最成功的型号之一。

尽管有着显著的优点,但262也同时存在着发动机工作不可靠、空战机动xg差,加速度与横滚速率较迟钝。co纵复杂等等不足之处。

262成为继he178、he280之后,德国航空史上第三种飞行成功的喷气飞机,并且比欧洲另一种实用型喷气军用机英国的“流星”早问世8个月。不过,跟中华帝国的歼十一、a5、f6、b2等已经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并进行实战部署的喷气式战斗机来说,则是大大的落后。

不过,262的研制成功,还是令德界喜形于sè,扬言协约3架战斗机才能抵挡住一架262,甚至直接大放阙词。要跟中华帝国的歼十一战斗机一较高下。

很快,德国空军便获得了30架262战斗机,德国空军立即就把他们派往了斯大林格勒战场。同在哪里耀武扬威的中华帝国志愿军空军飞虎队作战。

飞虎队是苏联红军给中华帝国志愿军空军起得称号。用来纪念他们在纳瓦尔空战中的巨大胜利,以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对苏联红军的巨大贡献。由于飞虎队的存在,斯大林格勒上空出现了一条令同盟国空军无法逾越的空中走廊飞虎走廊。

德国空军派出了这三十架262战斗机去寻飞虎队的晦气,为在纳瓦尔空战中被全歼的柏林第三航空联队报仇雪恨。

但在1942年10月7ri的斯大林格勒空战当中,德国空军的这三十架262战斗机再次被中华帝国的飞虎队打败,不过这次的结果不在是一边倒的屠杀局面。

德国空军在30比42的弱势情况下,以付出11架战斗机被击落的代价,换来击落中华帝国的一架歼十一战斗机的光荣成绩,这个成绩令德国空军大为受到鼓舞,因为自从中华帝国的歼十一战斗机上战场以来,还没有一次被击落的记录,德国空军这次算是打破了中华帝国空军的歼十一战斗机不败的神话,但并没有改变空战结局。

反而,在这次空战当中,德国空军的262喷气式战斗机暴露了大量的弱点,如发动机工作不可靠,动不动就空中停车。空战时的机动xg差,加速度与横滚速率较迟钝,co纵复杂等等,都导致了该机在碰上中华帝国的歼十一战斗机时被狠揍的结局。

尽管中华帝国的飞虎队帮助苏联空军控制住了斯大林格勒上空的制空权,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同盟国庞大的地面部队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德军虽然在战斗机质量上无法超越歼十一,但是同盟国空军拥有庞大的作战飞机数量,很快,同盟国飞机陆续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各个机场和野战机场摧毁,使得歼十一战斗机和a5强击机无法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驻扎,被迫千瓦大后方,而对于喷气式战斗机来说,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最大的难题是燃油续航时间短,远不如螺旋桨战斗机续航时间长,所以每天给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空中支援次数也就减少了。

苏军不断的抢修机场,德军则不断的轰炸,并且趁着空隙时间发起攻击。

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于8月1ri奉命沿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当天迅速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8月3ri,霍特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接着又于5ri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但之后遭到了苏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和反击,霍特只好放弃了dui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8月9ri转入守势。

8月5ri,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组为东南、斯大林格勒两个方面军,由华西列夫斯基上将统一指挥。东南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编成内有第64、第57、第51集团军。以及坦克第1集团军、坦克第13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仍由戈尔多夫中将指挥。编成内有第21、第62、第63集团军,以及坦克第4集团军、坦克第28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