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570

分节阅读 5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级导弹巡洋舰一共部署安装了八座四联装导弹发shè架,沿着舰岛两侧对称布置。尽管王辰浩提议安装垂直发shè系统,但是因为海军催得紧,舰政总署还未能及时设计出垂发导弹发shè系统所需要的舰体设计方案主要是没有经验,因此采用了倾斜发shè方式。这使得哮天犬巡航导弹需要正面面对目标所在方向才可以发shè,存在一定的作战盲区。不过,对于中华帝国第一级导弹巡洋舰来说,她已经是全球最先进的了。

同时,陆军大型雷达站无法跟随西北风六型导弹处境作战的弊端,在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上成功获得解决,因为该级导弹巡洋舰上安装了专门用于指挥哮天犬巡航导弹的大型雷达系统,可以在导弹打击半径以内时刻进行控制,大幅度提高了命中jg度。

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舰岛上方安装有一部强大的对空对海搜索探测雷达系统,对空有效搜索跟踪距离为300公里,对海为250公里,距离方位误差为12米和3密位左右,就20世纪中叶全球的雷达探测技术水平而言,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的探测jg度是最高的,甚至连帝国海军最强大的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雷达系统也没有这个jg度。当然,这都是拜导弹武器系统所致,因为导弹武器系统对雷达jg度的要求极高,加上导弹成本极高,如果jg度不够未能准确命中目标的话,那么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防空力量依然是帝国海军的重中之重,虽然不能像中华神盾防空重巡洋舰那样安装庞大数量的防空火力系统,但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还是尽可能的多安装防空武器系统,16座最新型的k40火神密集阵系统,分作三个部分安装。第一部分位于主甲板上,布置8座k40火神密集阵系统,位于舰舯两舷突出的耳台上,将每一个导弹发shè架保护起来,均匀对称布置。第二部分位于二级甲板平台上,左右各2座,前后各1座。第三部分位于舰岛前后指挥塔上,前后各一座。

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同样具备反潜能力,配备了反潜武器系统,2x3联装324毫米k39型鱼雷发shè管k40型红头反潜鱼雷,没有安装反潜深水炸弹。

此时,中华帝国在反潜方面已经很少采取早期的使用反潜深水炸弹方式了,因为那种反潜方式基本上作用不大。在中华帝国唐级潜艇陆续推销到国外后,各国的潜艇能力直线上升,传统深水炸弹方式很容易被速度快的潜艇摆脱。

而中华帝国研制的反潜鱼雷就不同了,针对深水炸弹速度慢的缺点,使用带推进器的反潜鱼雷,可以在敌方潜艇反应过来前迅速制敌。经过帝国海军的多次测试后,反潜鱼雷对付水下航速不足18节的潜艇有特效。

同时,中华帝国自从发明了无线电近炸高shè炮弹以来,在反潜鱼雷上亦安装了先进的无线电、尾流跟踪系统,使得帝国海军的反潜能力极为强大。

当然,这项技术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状态,这是中华帝国海军出于对德国狼群战术的jg惕和防备心理。

龙卷风导弹巡洋舰采用两套帕森斯蒸汽轮机系统,双轴推进,最大战斗航速33节,巡航28节,续航力8000海里每20节,2500海里每32节,标准人员编制423人。

龙卷风导弹巡洋舰同级建造四艘,在大连船舶重工建造,于光华四十一年三月开始陆续铺设龙骨,预计光华四十二年六月至九月陆续下水,最终定于光华四十三年九月至十二月全部舾装完工。

帝国海军赋予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以cg作为编号,区别于现役的其他各类巡洋舰,并且以中华帝国的城市对其进行特殊命名。四艘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分别是cg1大连号,cg2旅顺号,cg3营口号和cg4丹东号,皆以该级舰建造地所在省份的主要城市进行命名。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82章第四次美墨战争爆发

自从中华帝国进入核时代后,陆续建成了四座大型核电站,解决了中华帝国南方地区工业、商业和民间用电难的问题。使用核电之后,不但电价大幅度下降,平均工业用电价格低于北方火电45,商业和民用电价同样低于北方火电达到25以上,对于已经完成电力工业革命的中华帝国而言,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离不开电能了,而核电相较于火电的巨大优势顿时凸显了出来。

核能对中华帝国经济的贡献之大令帝国zhèngfu和国会对核能的开发处于一种疯狂的追捧状态,但凡涉及到核能利用的项目,很快就会获得国会批准。

而对于中华帝方而言,早已建成了的光华大帝号核动力终极战列舰,其巨大的国际威慑力和经济实用xg深得军方热捧。

当元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开工建造的同时,帝方业已开始了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设。

对于建设核动力航空母舰一事,帝国皇帝王辰浩大力支持。尽管帝国海军bb党大力阻挠,但在cv党的努力下,核动力航空母舰方案还是通过了国会审核。

从光华三十九年初开始,中华帝国首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泰山级开始设计。由于中华帝国海军此前已经陆续有了峨眉山级、武当山级、梵净山级等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经验,以及光华大帝号核反应堆的成功安装运行经验,使得泰山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很快定型,并于光华三十九年九月上旬在上海船舶重工开工建造首舰泰山号。

泰山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编号cvn37,以中华帝国五大名山之首泰山命名,同级建造五艘,分别是cvn38衡山号,cvn39嵩山号,cvn40恒山号和cvn41华山号。泰山号航母标准排水量72400吨,满载排水量98600吨,长达332米,宽40米,吃水115米,其飞行甲板长332米,宽77米,采用压水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四轴推进,航速33节,可载f6、f8、a5、b2等各种喷气式飞机120架左右,最多可载150架,需要3400余人上舰运作,舰员自持力150天,航母自持力10年以上。

由于泰山号的造舰预算高达625亿龙币,帝国海军内部对于巨舰大炮制胜论和航母制胜论的争论未见胜负,因此为平衡bb派的抵触,维持帝国海军内部平衡,泰山级先被批准建造第一艘,后续四艘视泰山号的服役情况而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