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563

分节阅读 5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24000马力,设计水面航速25节,水下航速283节,武备为533毫米艏鱼雷发shè管6具。红头鱼雷48枚,安全潜航深度设计指标为273米,实际大下潜深度达到408米,艇员人数标准载员105名。

到光华四十年秋季时,北洋重工已经安装北洋大学核物理实验室和帝国海军部的要求,建造了两座反应堆,其中一个是dks21型陆地模式反应堆,而另外一个则是装备在潜艇上的dks22型反应堆。1型陆地模式反应堆安装在与核潜艇的反应堆舱相同尺寸的艇体舱段内,反应堆的每一个部件提前制造和安装。在安装、调试、运行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获得足够经验之后,再制造和安装艇上的2型反应堆,这样可以减少许多失误以及设计核潜艇时的工作量。

当然,这种技术和经验也是取自当年帝国海军给光华大帝号安装核反应堆的经验作为参考。

到了光华四十一年二月,位于直隶州的北洋重工电船分公司与中华帝国海军潜艇委员会签订了用于dks21陆地模式反应堆的堆舱艇体舱段的建造合同。按照帝国海军部的要求,帝国海军的第一艘核潜艇应该是具有战斗能力的军用潜艇,不能把它设计和建造成一艘试验xg质的潜艇,因为建造核潜艇的预算已经高达一亿龙币,帝国国会议员们的眼睛都紧盯着核潜艇的预算,如果浪费钱财,很有可能被国会直接叫停,以后再想重启核潜艇计划就很困难了。

为了检验第一艘核潜艇上的主要设备在战争环境下的可靠xg,帝国海军潜艇首席设计师张海明少校决定把即将装备在第一艘核潜艇上的那些主要设备都装在一艘无人的退役的鱿鱼号唐级潜艇上,使其在浅水域下潜之后,向鱿鱼号潜艇附近投掷深水炸弹和发shè鱼雷。

帝国时报当时对这项试验戏称是“炒鱿鱼”,由于帝方对核潜艇测试高度保密,人民只知道是帝国海军用反潜炸弹和鱼雷测试鱿鱼号的抗沉能力,而鱿鱼号又是被帝国海军抛弃的退役潜艇,从此炒鱿鱼一词便成为帝国国民用来表达被公司解雇的隐晦代名词并风靡全国,后来是成为全世界流行的职场术语。

这次实际冲击试验的结果出来后。表明用于第一艘核潜艇上的主要设备的强度和抗震能力是能够承受住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甚至其装甲防护可以直接挡住敌人发shè的鱼雷的冲击力。

接着,帝国海军又把将要装备在第一艘核潜艇上的空调设备、海水制氧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等装备在鱿鱼号潜艇上进行水下长时间的时效试验。

鱿鱼号潜艇经过了长达12个星期的连续水下航行,没有发生关键故障。证明了即将在第一艘核潜艇上装备的空调设备以及海水制氧装置、空气压缩装置的运行是十分稳定的。

光华四十一年六月,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正式下旨建造帝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接着,帝国海军的第一艘核潜艇被正式命名为701鹦鹉螺号。

很。西方欧美国家的军事专家们纷纷进行猜想,认为这是中华帝国的一级潜艇。并猜到是元级潜艇。但是对于型潜艇的编号问题,各事家们顿时茫然了。因为他们知道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只建造了200多艘,编号不超过300,但鹦鹉螺号的编号却到了701,一时间引起争论。有的宣称中华帝国实际上秘密建造了五六百艘宋级潜艇,有的则看出了不同,认为鹦鹉螺号的编号ssn比以往的ss多了一个n,表明它跟以往的潜艇不同。

只有德国潜艇司令邓尼茨猜到了关键。他说n很可能代表核的意思,应该是中华帝国海军准备在潜艇上也试验核动力。

邓尼茨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事家们纷纷表示赞同这个观点,但中华帝国海军被记者追问时依然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作为回应。

光华四十一年八月,中华帝国海军部同北洋重工电船分公司签订了“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建造合同。“鹦鹉螺”号核潜艇于当年十月在直隶秦皇岛正式开工建造,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御驾亲临秦皇岛,并出席了“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开工典礼。

“鹦鹉螺”号核潜艇的设计于以往的宋级、唐级等常规潜艇大为不同,艏柱为圆弧型。干舷较低,上甲板为平直形状,艏水平舵采用收放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则可向上折叠收放。“鹦鹉螺”号核潜艇的指挥台围壳位于该艇的中间偏靠艇艏的位置上。“鹦鹉螺”号核潜艇的艉部采用了常规动力潜艇的艉部结构形式,艉舵位于螺旋桨的后面。但是艉垂直舵却分成上下两块,与艉水平舵呈十字形布置,采用两根推进轴、两个螺旋桨。

“鹦鹉螺”号核潜艇上装备的声呐是北洋科技生产的型的std系列声呐阵列,探测能力较宋级潜艇的声纳阵列远,范围广,jg确度高,主要得益于使用核动力供电,电力充足无比。同样,该潜艇亦安装了水下雷达系统,配合声纳阵列探测目标,并且安装了先进的电显示屏,以及黑白图像轮廓显示设备,潜艇内的人员不用只靠耳朵,直接可以从显示屏上判断目标是否具备攻击xg。

同时,中华帝国海军在“鹦鹉螺”号核潜艇配备了先进的雷达、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从而保证战斗时不会伤及己方人员,大大减少己方误判而造成的损失。

另外,整个鹦鹉螺号核潜艇的耐压艇体内总共分为6个舱室,其布置顺序从艏至艉依次是一舱鱼雷舱,二舱居住舱,三舱作战指挥舱,四舱反应堆舱,五舱主机舱,六舱艉舱。

在鱼雷舱里除了布置了6具533毫米鱼雷发shè管,还装载了18枚备用红头鱼雷,艇上鱼雷的总装载量为48枚鱼雷。其攻击力之强悍,是世界各国潜艇所望尘莫及的。

居住舱分为三层:上层是供10名军官居住的军官舱室和军官会议室,中层是艇上的烹调室和士兵艇员餐室,底层是蓄电池舱和信库。作战指挥舱也分为三层,上层是潜望镜和攻击指挥室,攻击指挥室的后部是无线电通信室。中层是co纵指挥室,“鹦鹉螺”号核潜艇上所有舵的co纵都集中在这里,co纵指挥室的后部是士兵艇员居住舱。下层是各种液舱、蓄电池舱、泵室以及仓库等。

反应堆舱里布置了两台dks2型压水反应堆,一个是常备反应堆,一个是备用反应堆。另外还有热交换器、各种泵以及反应堆用水舱等。整个反应堆安装了厚达300毫米的中华特种钢装甲防护,确保敌人的鱼雷和炸弹在击沉鹦鹉螺号时,不会造成核反应堆的爆炸和泄露,保证潜艇人员的安全。反应堆舱的顶部利用铅屏蔽进行了严格的密封,从而在反应堆舱的顶部形成了一条屏蔽走廊,它是艇上人员前后来往的安全通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