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525

分节阅读 5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hè时将会磨掉大量的膛线,因此明级战列舰的主炮发shè100发左右后,就必须返厂维修换炮管了。但是考虑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主炮炮管换装工程太过复杂,换炮管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这在战争状态下是不允许的。因此。为了增强炮管寿命。中华帝国海军武器工程处首次在该主炮炮管上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冲压技术。

至光华三十五年,中华帝国在火炮用钢管制造工艺上已经相当的先进了,首次实现了k502型中碳镍铬铂系合金钢,这种钢管采用的传统中华特种钢的工艺基础上。还要加上镀铬,严格说来,不是仅仅镀,还有“渗”的步骤,主要是增加炮管的内部硬度、光滑度,镀、渗铬后,又经过先进的圆锥形内壁挤压技术和还有渗硫工艺等等,总之都是为了增加管内的光滑度、耐磨度、耐腐蚀度,另外给光华大帝号主炮炮管还有保密元素,里面增加少量的钒金属来提升综合表现xg能。可以同时适应发shè高低速穿甲弹、高低速破甲燃烧弹等,采用这种先进炮管制造工艺后,使得炮管的寿命达到了400发。而同等级的战列舰主炮当中,德国的兴登堡级战列舰所用炮管算是寿命长的了,但也只有120发。中华帝国在特种合金钢方面足足领先德国30年以上,这个巨大的成就令人振奋,凸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能力。

主炮shè击时的后坐力一直是困扰超级战列舰的大难题之一,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的12门18英寸主炮指向一舷齐shè时,其后座力达10000吨,发shè时冲击波也非常强。造成战舰横摇周期叠加至12秒,战舰倾斜角度很大影响综合作战能力。

为此帝国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煞费苦心,经过对后四艘明级战列舰和为苏联建造的苏联级战列舰主炮的研究之后,终罗森博格等人在29反坦克战车上安装的反后坐力系统实验成功,海军工程署借助其原理和经验。开发出12型反后坐力系统,并安装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上。使得12门20英寸主炮一侧齐shè时,后坐力大幅度降低,只有2200吨的后坐力。同时,明级战列舰没有解决的主炮shè击后气浪冲击波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后坐力系统实际上利用了80的气浪冲击波来抵消后坐力,两个问题同时解决。

作为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火力打击能力是放在第一位置的。在口径、倍径和主炮数量确定下来后,提高炮弹穿甲威力和jg度就成为了重点。

k37主炮1937年上舰安装依然使用低初速高存能的重型穿甲弹头,目的是能够远距离击穿同等级的终极战列舰的装甲。炮口初速为805米秒,大shè程达到65公里45度仰角,炮弹需飞行96秒。由于zhongyng火控雷达指挥系统xg能的大幅度提升,有效雷达测距指挥距离达到50公里,因此主炮有效打击距离也扩大到50公里,基本上接近超视距作战的低标准了,这也是舰载火炮的极限打击距离了。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主炮炮弹采用先进的k6高强度穿甲弹头,配合黑索金高爆炸药,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已经可以贯穿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终极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在12公里距离上可以击穿苏联级战列舰的装甲,这点苏联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反过来,不论是德国的兴登堡级,还是英国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还是意大利吹的玄乎的意大利王国级战列舰,他们的20英寸主炮在10公里外是无法击穿光华大帝号的主装甲带的。

当然,对于超级战列舰来说,不可能在这个距离上近战。尤其是中华帝国的战舰都安装了火控雷达系统,配合先进的光学测距仪。远距离交战是发挥优势的所在。

副炮方面。光华大帝号搭载了12座双联装152毫米60倍径高平两用速shè炮,30座四联装40毫米65倍径高平两用速shè炮,48座双联装七管加特林式的k36型火神密集阵系统,以及8座64单元的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

12座副炮炮塔全部布置在zhongyng舰岛周围的二级甲板上面,左右对称布局,其中3、6、9、12号这四座炮塔为升高的炮塔基座。整体上12座副炮分成了四个集团,分布在四个对称方向上,每个单元集团三座炮塔6门副炮,成三角形布局。这种配置可保证战舰12门152毫米副炮可以同时指向一舷,大大提升对中近距离上的敌舰的攻击力。

48座双联装七管加特林式的k36型火神密集阵系统。以及8座64单元的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将整个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四面八方5公里的空域范围内封锁了严严实实的,同时开火的情况下,连一只苍蝇都无法靠近。其强悍的防空火力。配合特意加强的水平防航空炸弹攻击的超厚装甲,保护了光华大帝号不受来自空中的威胁。

防护系统方面,中华帝国海军不允许光华大帝号被击沉,这关乎帝国海军的颜面问题,不容任何疏忽。作为中华民族不屈意志的体现,海军部对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防护极为重视。按照设计要求,该舰的侧舷装甲应能够承受自身508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水平甲板还能抵御从2000米高度以下投下的1吨重航空炸弹以1935年的轰五轰炸机超低空掠海飞行投下的1吨航空炸弹作为抵御标准,但无法防住轰六轰炸机从6000米以上高度投下的25吨当量的航空炸弹。实际上,从5千米的高空投弹基本上是炸不着目标的。

为实现上述要求。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一共安装了4万多吨中华特种钢装甲和防御钢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该舰的弹药舱、蒸汽轮机室、核反应堆舱、核燃料舱、电机房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战舰的中后部的多层厚重装甲带保护的防御区内,从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的位置。防御区内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度达550毫米,主装甲带以下的舷侧列板的厚度为275400毫米由上至下递减。防御区顶部的装甲敷设在战舰的中线甲板处,厚度为200430毫米采用加入钼的均质镍镉合金钢。防御区划的前后两端则由270-350毫米厚的装甲横隔壁防护。尤其是核反应堆,位于战舰zhongyng,除了外围的500毫米左右的装甲防护外,内壁增加了450毫米二层装甲防护,内壁和外壁之间是一道05米宽的钢筋混合水泥墙壁。起到缓冲作用实际上是反应装甲的前身。内壁至核反应堆还有一个15米厚的水泥隔离区,使得反应堆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任何爆炸都不会影响核反应堆的正常运行。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核反应堆采用压水反应堆,利用轻水普通水h2和石墨作为冷却剂和中慢化剂。其冷却系统由两个循环回路组成。一回路连接着堆芯和二回路中的蒸汽发生器,回路内压强保持在15000个大气压左右。在此压强下可将冷却水加热至约3430c而不沸腾。冷却水在二回路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中将压强约为7000个大气压左右的二回路水加热至沸腾温度约2600c,形成的水蒸气过滤掉混杂的液态水后再通过二回路送至汽轮机。推动涡轮发动机运转。在传热管中释放了热能的一回路水以2900c左右的温度回流至堆芯,完成一回路循环。从汽轮机流出的二回路水经冷凝器凝结为液态水后,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完成二回路循环。

反应堆堆芯位于压力壳内,由排列为方形的燃料组件组成。燃料一般是富集程度在244的烧结二氧化铀。和中华帝国核物理实验室此前研究的重水反应堆和沸水反应堆相比,压水堆堆芯体积小,堆芯的功率密度较大,成本低等特点,发电效率约为33。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动力系统由八座轻水反应堆提供,平时只用四个,另外四个作为备用。四个反应堆输出的超高温蒸汽驱动四套帕森斯k8000型蒸汽轮机系统,输出功率高达320000万马力,驱动四轴四桨以恒定的32节的速度行驶。实际换一次核燃料能够行驶50万海里,比公开宣称的100万海里差了一半。当然,这也是因为中华帝国研制的轻水反应堆还只是初级产品,核燃料利用率不足35,海军部为了能够让该舰获得国会通过,谎称一次加注燃料可用十年。实际上,如果按照战斗值班要求计算,五年后就得换燃料。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时国会知道这件事,也不能说把这艘战列舰拆了重换回15亿龙币来,只能是选择默认。

其他电通信设备方面,无线电系统、电话系统、声纳阵列、光学测距仪、火控指挥仪、方位导航仪等设备,都大幅度得到改进和升级,体积和重量进一步减小,jg度和速度大幅度增加。对于提升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综合战斗力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

当然,重要的还是雷达系统。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雷达系统安装时,中华帝国在电工业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以特斯拉为首的大批科学家们已经基本上能够仿制蛟龙号上面的电设备了,虽然xg能还差距一大截,但是对于光华大帝号战列舰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