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483

分节阅读 4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海军内部能够出现bb党和cv党之间的ji烈竞争,有这些针尖对麦芒的官兵们的推动,对于帝国海军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从中华帝国海军的全球战略来考量的话,升级后的中华神盾防空重巡洋舰将更加被世界各列强海军重视,将更加坚定他们在巨舰大炮主义理论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符合中华帝国海军误导各列强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整体战略部署。

有意思的是,中华帝国海军将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最先装在神盾防空巡洋舰上面,而主力舰上面却迟迟没有这项改装计划。因此,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都没有安装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只有台风级重巡洋舰在这方面独领风so。

二炮部队将雷神15型火箭弹系统技术交给了帝国海军,倒不是他们大方。作为帝国四大兵种之一的第二炮兵部队,虽然在帝方内部,依然处于海陆空三军以下,作为垫底的兵种。但因为帝国皇帝陛下的特别关照,使得二炮部队在光华二十七年授予天军部队,成为继海陆空三军之后的第四个正式的兵种,从此中华帝队进入了海陆空天四大军种时代,人类也由此进入了海陆空天惯xg世界的新时代。

二炮部队之所以被授予天军作为军方的正式兵种,主要是因为第二炮兵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罗森博格、冯卡门等人陆续在火箭动力和火箭制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冯卡门,作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喷气推进、液体燃料火箭、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等方面的权威专家,由他主持的喷气动力实验室在北洋科技重工的大力资助下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而罗森博格则在发明雷神3型火箭弹系统后,陆续研发了各种雷神火箭弹系统,直到雷神15型火箭弹系统在内,都得到了卡门的大力支持,很多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成果都应用到了上面,这也是雷神15型火箭炮系统的shè程达到70公里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雷神15火箭炮系统只是天军二炮部队的常规部署武器,在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提点下,罗森博格和卡门都有了研究方向,随着特斯拉、马可尼等无线电制导专家们的加入,以及陈桥等无人机专家模拟实战演习使用的飞机们的加入,中华帝国第一款远程火箭系统开发成功,命名为v1制导火箭弹,简称v1导弹。

按照中华帝方的要求,v型导弹应该立足于小型而又廉宜的发展计划。这种导弹计划shè程应该在300公里内,可携带一个800公斤的弹头,能够打击到特定的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导弹依靠很高的速度和超低空飞行来避开拦截的飞机和炮火。为了保密的需要,这个计划被掩饰的称为超级巨炮计划,对外宣称将作为未来超级战列舰的主炮之用。

v1导弹使用的是中华帝国最新研制成功的脉冲式喷气发动机来提供动力。这种装置由卡门于1926年研制成功,有关资料被中华帝方列入s级保密计划当中。

脉冲式喷气发动机就像是一个小而旺的“火炉”,中华帝方决定使用这种发动机用于导弹的发展研究,主要的因素是看上了其简单实用且成本低廉。它产生动力的基本原理是被吸入的空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后向后喷shè气流。被吸入到发动机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在混合物燃烧前进气口的活门急速关闭,燃烧产生出很大的脉冲推力从排气口冲出。在这之后进气口的活门再度打开以吸入空气。发动机每秒可以完成42个这样的周期。不过,发动机在工作时冲出的气流挤压正常的空气会造成很响的低颤音,这种声音很快的就被中华帝国海参崴附近的居民所熟悉。

卡门作为全球最具权威xg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但他所发明的脉冲式喷气发动机还是一种比较简陋的发动机,在中华帝方进行审核时就险些被扼杀。理由是它只能在较低的海拔高度工作,且维修和保养很困难,同时其进气口的活门很快的就会被磨损穿透。但是对于导弹这种一次xg使用的武器而言,这种发动机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推力大,可以达到400千克。此外,它可以使用低标号的煤油作为燃料,而不是使用高昂的航空燃料。不过,液态氧气作为末端提速用来突破敌人的防空火力网这点是必须要用到的,因此军方最终通过了这个火箭发动机方案。

基于火箭弹的原理,导弹的试验吸取了罗森博格的雷神15型火箭弹的大部分经验技术,不过导弹需要安装制导装置来定位目标,飞行时就必须维持稳定xg,这样一来以中华帝国现有的技术只能采用飞机机翼的方式来维持其巡航时的平衡。

陈桥一直是负责中华帝国演习使用的无人机项目的,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演习防空作战时的靶机就是陈桥研制的无人机。

根据陈桥的经验,无人机是在地面人员的实现范围内通过无线电遥控器完成飞行控制的,但v1导弹的shè程超过地面人员的控制范围,因此需要替代无线电遥控器。于是采用无人机的机翼结构,再通过陀螺仪来维持飞行的稳定,用磁xg方位罗盘来控制的方位,气压高度器来控制飞行高度,就打造出最原始的制导系统来代替无线电遥控系统,充当导弹的自动控制系统。

v1导弹的飞行是在气压高度器的控制下在距离地面900米的高度沿预定轨迹巡航飞行的。装在弹头前部的传感器在导弹发shè飞行了预定距离后发shè前设定的距离,迅速取得导弹控制权结束巡航,让导弹开始进shè向目标。而所谓的传感器就是一个时钟控制器加上一个无线电定向仪,到了时间或者探测到目标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和频率达到攻击标准时就实施攻击。当然,这需要提前知道目标的位置和无线电频率,或者在目标位置上安装一个秘密的无线电发shè装置用来吸引导弹。

v1导弹的弹翼上并没有co纵面,导弹的控制是依靠在水平尾翼上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对于这种不需要机动的导弹而言,这样的配置是既实用又价格低廉。当导航系统确定导弹到达目标上空时,会调整并锁定导弹水平尾翼上的舵面,使导弹以很小的角度“掉”向目标。但是这样有时候会造成失速,导弹发动机停转而下坠。这种发动机突然关车使导弹的呼啸声骤然停止,而这造成了更大的恐慌,因为这意味着在几秒之后会有一个巨大的爆炸在旁边发生。

v1导弹的弹头内装有一个电发引信,一个备用的机械击发引信。另外还有一个延时引信,以确保在导弹没有爆炸时能够自毁。这个引信系统其实是非常可靠的,测试期间,发shè后的v1导弹没有哑弹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中华帝国对这款武器的绝对拥有权。

v1导弹燃料舱需要加注640升的燃料,最长的续航时间达到了22分钟,最大shè程在300公里左右。v1导弹要在发shè前才加注燃料和安放电池、填充压缩空气和液氧。然后用专门的导弹运输车运到消磁区域,完成最后的核对,调整导弹的飞行罗盘与安装好的导航系统内预定的目标方位是一致的,最后由军用导弹发shè车搭载进入发shè阵地。

中华帝国最初研制的用于雷神15型火箭弹的发动机是没有足够的推力将2000公斤的导弹发shè出去的。因此,在v1导弹上面,卡门额外设计了一个在发shè时使用一个加速装置。这个加速装置是一个长48米的斜坡状的发shè架,使用蒸汽弹shè系统。发shè架上有一条活塞槽,槽内在发shè时装入哑铃型的活塞。导弹放在一辆小推车上置入在活塞槽上,活塞槽装有安全销使导弹不会滑出。在发shè时由哑铃型的活塞推动小推车迅速前进,发shè出导弹。

车载的发shè系统上包括有一个反应舱和两个化学罐。化学罐里分别装有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颗粒催化剂,反应舱通过管子连接到发shè架的底部活塞槽的尾端位置。发shè时抽取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在反应室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蒸汽,对活塞底部施以很大的气压。当积聚到一定的压力,将推动活塞快速的移动将导弹弹送出去。

采用弹shè系统后,v1在离开发shè架时的速度可以达到400公里小时。发shè时活塞将被抛到附近的地面上,在发shè后发shè架必须要由穿上了保护服的工作人员清理一次,因为发shè时所溅shè出的残留物有很强的腐蚀xg。

光华二十八年的六月,十六ri这天的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

北疆海事局和航空局宣布海参崴以东300海里,以北200海里的长方形区间为禁航区,禁止任何未经许可的飞机和船只进入该地区。

早上七点十五分,海参崴秋利金军事基地全面戒严。不多时,天军第二炮兵第9战略火箭营的二十五辆军车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进入海滩演习区。

该战略火箭营准备发shè第一枚用于测试的“飞行炸弹”v1巡航导弹,这是中华帝方在综合了火箭弹、燃料发动机、无人机、无线电遥控和雷达等技术之后研制出来的具有战略打击能力的导弹,对于中华帝方打赢未来战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得到了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和帝国总参谋部的大力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