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481

分节阅读 4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加特林机关炮单独提供外接电源,用电动机和高速齿轮来驱动枪管旋转、枪机击发、弹壳退堂等co作,不依赖枪机自身的能量驱动就可以发挥加特林机关炮的威力了。这个原理很简单,经过王辰浩的提醒,中华帝国的工程师们很就研制出来了火神密集阵系统。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原理,国外的专家们想破头也不明白,就是做不到这点。他们甚至宣称中华帝国的火神密集阵系统里使用了外星先进科技,都是因为他们越想越复杂所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华帝国在雷达技术上面已经获得突破xg进展。原本一个可以探测20公里目标的雷达系统,其设备重达数百吨,体积巨大只能安装在十年前的明级战列舰上。但如今,中华帝国在电管技术上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得雷达系统所需的电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度缩小,梵净山级航母安装的雷达系统只有140吨,对海探测范围却达到了300公里,可以发现千吨级的舰艇,误差不超过500米,对空探测范围达到150公里,可以发现任何飞机,误差不超过1200米。

雷达技术的进步使得火神密集阵系统也可以安装对空搜索雷达系统,而243火神密集阵系统的防空识别圈只要30公里就够了,因此为了提高密集阵的防空能力,首次取消了人工co控方式,改为人机结合的办自动化处理系统,利用雷达系统来锁定空中来袭敌机,防止co作人员视力疲劳或疏忽造成的防空火力网漏洞。中美战争期间,中华帝国海军的防空兵使用光学观瞄仪器来测定敌机的方向、速度等参数时,经常发生士兵因为长时间空战而造成视力疲劳,受伤或者受到战争气氛的冲击,心理紧张导致了疏忽不是没有。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以造成防空火力网的漏洞,而如果这时候敌机飞进来投弹,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火神密集阵借助对空雷达系统来提高防御能力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标志着自动武器系统开始兴起,在未来将会渐渐成为代替人工co作方式。

拥有先进对空雷达系统的243火神密集阵系统,其防空火力之强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海军人员还是不太放心,毕竟飞机的发展速度太了,不敢保证火神密集阵系统够用。于是,在设计之初,在图纸上就预留了升级空间,原本武当山级航空母舰上面搭载的32座火神密集阵位置,增加了四个,一共部署了36座243火神密集阵系统,同时格外预留了四个位置,作为ri后升级之用。

所有三十六座火神密集阵系统沿着舰岛和飞行甲板四周进行布置,强化了对飞行甲板的保护,而不再是重点保护舰岛,上下左右分布的都比较合理,形成立体的防空火力网,强化了航母的防空火力。

原本武当山级航空母舰采用的十座双联装103毫米高平两用速shè炮,用于打击靠近航母的水面小型舰艇,此时也被取消了,保护航母的认为交给护航的护卫。

同时,来自水下的威胁依然是航空母舰首选的防御对象。由于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空气强大,静音系统发达,基本上接近大洋噪音了,因此海军在梵净山级航母上增加了多部声纳系统和阵列,多达25套,以及一部水下拖拽式的声纳阵列,可以严防航母反潜盲区。由于航空母舰太过巨大,原本在武当山级航母的后面布置了两座用于释放深水炸弹的弹shè器,被证明不理想,如今在梵净山号上增加了三部,分别在航母的其他三个方向的飞行甲板下面的突出平台上,强化反潜能力。

动力系统的提高是中华帝国在战后十年间发展为迅速的一项成就,得益于中华帝国称霸世界海洋,使得中华帝国的商船增加,各国也从以前在英国那里订造船只改为在中华帝国订造,促进了中华帝国造船业的巨大进步,从而使得中华帝国的船舶动力系统飞速发展。

梵净山号航母上面便安装有上海船舶重工的镇山法宝xbx3000齿轮传动的蒸汽轮机系统,该系统打破了北洋科技重工旗下的帕森斯公司的帕森斯轮机系统的垄断,另辟蹊径,打造出中华帝国国人自己研发的先进动力系统。

安装了xbx3000蒸汽轮机系统的梵净山号航母,其锅炉数量只有8座,比武当山级20座锅炉少了一半以上,但是速度却反过来提高了一些。两套xbx3000蒸汽轮机系统,双轴推进,航速达到了31节,比武当山级航母了一节。节省下来的空间增加了几个燃油舱和食物冷冻舱,使得梵净山级航母的续航力达到10000海里20节,自给时间长达六个月。

由于只建造一艘梵净山号航空母舰,因此中华帝国在战后十年间的科研成果就要在她上面体现。与其说梵净山号航母是一艘强大的航空母舰,不如说她是一艘帝国海军用来测试和检验技术装备的试验舰为恰当。

在电设备方面,首屈一指的自然是雷达系统的建设了。

梵净山号搭载了用于战场搜索的波段雷达电磁长度为22两部,一部对空0公里,一部对海搜索250公里,属于大面积的战场搜索,jg确度不高,只用了给高指挥官做战略部署提供情报。对于战术指挥官来说,给他们专门配备了s波段雷达两部波长为10,一部对空120公里搜索,一部对海搜索230公里,可以较为jg确的锁定海面上的舰只和空中的飞机,并能够较为jg确的计算出对方的大致速度、高度和方向。

这是主雷达系统,位于舰岛上方。还有x波段的火控雷达系统使用3电磁波,主要用于对武器系统的指挥,在梵净山号上体现在对火神密集阵的半自动化指挥上面,为后来中华帝国海军在主力舰上将zhongyng火控指挥仪和各级主炮连接起来,由zhongyng火控指挥仪统一指挥,大大提高了主炮shè击的效率和jg度。

对于雷达系统的进步,得益于中华帝国在晶体电管上面研究的突破。自从特斯拉等一批专家们接触过蛟龙号之后,便陆续开始对蛟龙号上面的电设备进行研究,由于王辰浩要求他们必须保证把设备拆下来还得完好无损的安装回去,否则就砍了他们的脑袋,因此特斯拉等人非常的小心。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他们受益匪浅,自从特斯拉第一个制造出来足有手榴弹那么大的晶体电管成功后,电管技术已经得到了印证,只欠缺的是工艺制造水平。战后的中华帝国科技大爆炸,经济高速发展下,工业制造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上材料技术的进步,使得晶体电管的生产和制造成熟化和缩小化。

到了1925年,中华帝国的晶体电管已经降至火柴棍儿粗细了,各种基于电路的设备陆续得到小型化。电冰箱、空调、电动洗衣机等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化量产,价格也越来越平民化。

但那都不是电工业兴起的标志。标志着中华帝国电工业革命的是电视机和图像传真机的出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