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476

分节阅读 4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西伯利亚中部的阿尔丹河和亚纶那河地区,年产黄金25吨,西伯利亚西部的叶塞尼河中上游金矿区,年产黄金15吨。另外,西疆、南疆每年分别贡献5吨和3吨黄金左右。

而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当中,阿拉斯加、古巴、bo多黎各等地每年还可以贡献10吨左右的黄金。

不过,中华帝国的黄金矿业公司在共荣圈内的各个联邦成员国境内却控制了大量的金矿区,每年向中华帝国贡献120多吨黄金。重要的金矿区包括在在澳洲的伯丁顿金矿区年产量20吨黄金,卡尔古利金矿区年产量25吨;在巴布亚境内的格拉斯伯格金矿区每年向中华帝国贡献56吨黄金。

整体上,中华帝国每年可以获得220吨黄金左右,但这只能勉强维持中华帝国的经济繁荣。原因是中华帝国在战后成为全球唯一的经济强国,经济增长强劲,到了光华二十七年时,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亿龙币大关,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按照流通货币应是gd增长速度的15倍和货物流通量的2倍的乘加和值来计算,中华帝国央行应该在光华二十八年额外发行200亿至300亿的龙币用作世面流通所需,这样才可以保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最大限度的维持经济增长速度。

然而,中华帝国以金本位制作为基础,龙币和黄金实行严格的等值挂钩法律,发行龙币必须以国库黄金储备量作为衡量标准。但中华帝国在光华二十七年的黄金开采量只有218吨,用于国库储备的黄金只有180吨其他被民间购买,从海外贸易结算后回流国库的黄金也不过300吨,按照中华帝国的龙币发行法律标准的话,只能增发70亿龙币,黄金的短缺已经开始制约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了。

当然,中华帝国央行也不像二十年前那样老实了,当时受到英国和美国的央行监管,龙币发行量和黄金储备量严格挂钩。如今的中华帝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龙币的坚tg已经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因此中华帝国央行在战后的九年间里,并未严格执行龙币发行法案,而是按照现有黄金储备总量的20额外增发了300多亿龙币。

这三百亿龙币在九年间流入货币市场,并没有对中华帝国经济造成损害,反而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原因是中华帝国通过中美战争攫取了两百亿龙币的巨额赔款,这笔赔款美国无力承担,中华帝国于是将美国国库的黄金和白银储备搬空,对美国各大工业基地的生产设备进行拆迁,对美国的矿产资源进行掠夺,运回国内。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实际上的工业增加值凭空扩大了,因此额外增发的龙币填补了这项空缺,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黄金的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严重不足的,1927年的全球新增生产总值为300亿龙币,但是全球黄金产出却只有600吨左右,已经远远无法用来衡量新增生产总值了。偏偏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都在试图恢复金本位制,对黄金的争夺导致各国根本无法评估现实状况,对黄金本位制依旧充满信心使得其新货币发行量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中华帝国拥有庞大的黄金储备都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的需求,何况英法美德这些经济被战争重创导致黄金极度缺乏的国家了,金本位制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已经严重制约各国经济了。

尽管金本位制已经严重制约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华帝国来说,龙币的坚tg,币值稳定,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对其充满信心,因此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用龙币套现黄金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中华帝国不用担心黄金挤兑危机的发生。

但这毕竟是隐患,因为黄金的产能已经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了,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内阁最终制定了几个方案,但抛弃金本位制的议案遭到否决。内阁决定大规模增加黄金产能和储备,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流通货币量。

在国内,帝国各大金矿开采和探测公司相继接到政fu奖励措施,鼓励他们加大黄金开采。同样作为硬通货,白银也可以对黄金提供辅助,因此内阁同样下发文件到各省州和市县,要求对白银的储备工作也提上ri程。

此时的中华帝国,白银储备量高达20万吨,但绝大多数都在民间老百姓手里。为此,内阁指示财政部和帝国银行,开始大量发行银质的龙币在市面上流通,因为市面上的大多数生活所必需的衣食等商品的价格都在几个龙币以内,使用硬币足以购买。这样一来,大规模发行银质硬币,便可以抵消一部分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

当然,这不是治本的方法。内阁的重点放在了海外黄金市场上,对海外欧美各国的黄金矿藏虎视眈眈,这就导致中华帝国的金融策略开始向全球各地的黄金产区转移,影响中华帝国的国策也向这些地区倾斜,控制这些地区的黄金开采于是成为中华帝国为了稳定经济的主要手段。

在中华帝国的政策倾斜下,在中华帝国的武力保护下,中华帝国的各大黄金矿业公司陆续将魔抓伸向了世界各地,一场全球黄金大掠夺计划展开。

从光华二十年开始,到光华二十七年间,中华帝国一百多家矿业集团公司陆续进军亚洲其他地区、欧洲、美洲和非洲。在美洲,中华帝国控制了阿根廷圣胡安附近的贝拉德罗金矿,该金矿每年可开采957000盎司的黄金。秘鲁圣地亚哥的北拉古纳斯金矿年产黄金77万盎司和卡哈马卡的亚纳科查金矿年产黄金盎司也被中华帝国控股,黄金大部分送回中华帝国。另外,秘鲁作为全球最大的产银国,中华帝国在当地控股十几家银矿公司,每年数万吨白银运回中华帝国,缓解中华帝国庞大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的硬通货缺乏的巨大压力。

同样,中华帝国对美国也没有放松。由于美国作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中华帝国利用在美国的驻军和特权,对美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地区内华达的斯图亚特金矿年产黄金1088000盎司和科尔特斯金矿年产黄金1421000盎司强行占领,迫使美国内华达州跟中华帝国签署转让协议,这样中华帝国除了控制美国的几个重要的金融和工业城市外,也控制了美国80的黄金生产地区,对遏制美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太平洋地区,中华帝国加大了对澳洲和巴布亚地区的黄金矿藏勘探力度和对现有黄金矿藏进行改造,大规模提升产能。

当然,中华帝国从来都没有忘记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南非。正因为南非年产黄金占据了全球50的黄金生产份额,中华帝国才会不遗余力的主导联合入侵南非。即打击英国经济,又可以将大批黄金开采出来满足中华帝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所需,可谓一箭双雕。

随着联合攻入南非首府比勒陀利亚,联合主导下的南非只剩下了南非民国,但联合并未将权力移jio给南非民国,而是成立了联合占领委员会,由国联控制南非。实际上,就是中华帝国主导,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辅助,德国因为暗中帮助南非,一直被安理会其他四国排挤,拿不到真正话语权。

蔡锷指挥联合进攻比勒陀利亚时,故意下令让英军、法军、德军和意大利等队佯攻东西北三个方向,而中华帝则猛攻南面,并且第一个攻入比勒陀利亚。

蔡锷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抢先占领南非共和国的国库,达到独吞国库黄金等财富的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