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301

分节阅读 3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观测距离达到24000

米,实测距离达到20000米,可以指挥主炮对20000米内的目标实施炮击。

这样一来,从汉武大帝级战列舰开始,人类海战的交战距离扩大至20公里,超神弓战列舰实现远视距作战能力,人类海战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篇章,中华帝国海军再次站到超神弓时代的世界海军领跑线上。

晋武帝级战列巡洋舰也在黄埔造船厂开工,同样因为晋武帝级战巡的长度更长,达到210米,标准排水量就已经达到了33000吨,因此只能在黄埔造船厂的5万吨级船台上建造。

作为破交使用的战列巡洋舰,晋武帝级同样装备了3座3联装356毫米45倍伸主炮,127毫米50倍伸单装速射炮20座,76毫米50倍伸双联装速射炮12座,4具21英寸鱼雷发射装置,火力全面压制美国海军的西雅图级战列巡洋舰。

舰体长度增加到了210米,这是为了安装更多的锅炉和蒸汽轮机系统。该级舰使用40台燃油锅炉,4套蒸汽轮机系统,四轴推进,航速达到29节。

如此高航速,也使得该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重量被削减,主装甲只有28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司令塔、弹药库、轮机舱、燃油舱等重点部位的装甲略微加强,为300毫米。

该级战巡已经不是用来对付早期各国的装甲巡洋舰了,而是用来对付各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尤其是用来对付美国海军的西雅图级战巡。

随着中华帝国海军开工建造汉武帝级战列舰和晋武帝级战列巡洋舰,中美两国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由此正式拉开序幕,同时,这也表明中美之间开始进入全面对抗时代,中美两国的矛盾由此开始升级,并进入加速度状态。。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355章升温的火药桶二更

就在中华帝国跟美国角琢巴拿马运河之除,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也成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原本,中华帝国牵头组成的八国联军对英作战后,夺取了苏伊士运河,并由八国政府联合管理。

然而,苏伊士运河每年高达三亿美元的巨额过路费收入让各国眼红。八国集团当初规定好的利益分配为中华帝国20、法国20、德国20、意大利10、奥匈帝国10、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0、俄罗斯帝国5、荷兰5。

不过,在苏伊士会战期间,出力的只有中华帝国、法国和德国三国,其他五国出力甚微,尤其是荷兰只派了500士兵,俄国和奥舟也没出多少力,土耳其帝国只负责后勤,他们分了30的利润实在太便宜他们了,意大利最新不服,要求重新按照出力多少来分配苏伊士运河的利润,毕竟30就是9000万美元,相当于意大利14个月的财政收入,这是一笔巨款。

对于意大利的提议,中法德三国自然同意,毕竟他们的贡献最大,分配的最多。然而,奥土俄荷四国却是反对。双方于是争吵不休。

1908年8月,意大利抛开奥土俄荷四国,单独跟中法德三国重新分配苏伊士运河利润。

四国政府随后在开罗完成新的利润分配方式,史称开罗专条。

开罗专条为中法德意四国抛开八国集团单独订立的专条,规定中华帝国27、德国27、法国25、意大利14、奥匈帝国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俄罗斯帝国2、荷兰1。

荷兰一下子从5降到旧,虽然非常不甘心,但是荷兰并未出力,能够得到05

的利润分配也是赚因此只是抗议了几句。但其他四国则不同意这个方案,于是八国集团从内部分裂。

由于八国联军在苏伊士运河的驻军主要来自中、法、德三国,而且军队战斗力强悍,其他四国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中法德三国之间也是各怀鬼胎。

法国和德国天生的冤家,不打两仗是不会消停的,而中华帝国正式借着这一点,希望进一步挑唆法德矛盾而苏伊士运河这个巨大的利益点就是最好的工具。

中华帝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正式商业化运营,到时候苏伊士运河的流量就会减少,收入也会下降。

于是,中华帝国决定让出苏伊士运河的27的股份。但如何出让是个学问为此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和一干文武大臣们商议了好久,最终决定将这笔股份分别出让给英国和德国。

1908年9月,中华帝国抛出转让苏伊士运河股份的消息全世界各国纷纷派出特使跟中华帝国洽谈,希望获得一部分股份,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实在太大没有哪国不想分一杯囊的。

于是中华帝国坐地起价,27的股份不过八千多万而已,硬是被几十个国家的投资商炒作到了5无奈美元。

英国政府迫切需要取得苏伊士运河股权,因为英国的战略是夺回失去的利益。只是暂时英国不敢跟八国全部翻脸,所以只有取得运河20

以上的股份才有权利在运河驻军。而只有英军进驻苏伊士运河区将来才有希望夺回整条苏伊士运河。

因此,英国是出价最高的买家。而德国和法国也希望得到中华帝国的股份那样他们就有主导苏伊士运河的权利了。

中华帝国在考虑良久,最终制定了挑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矛盾的战略。

1909年1月,中华帝国将22股权作价5亿2千万美元转让给英国,将4的股权作价1亿2万美元转让给德国,将1的股份作价1000万美元转给了荷兰。这样,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驻军权利,英军重返苏伊士运河。而德国的股份升至315,成为第一大股东,对苏伊士运河有着主导权。荷兰的股份提升至2。中华帝国放弃了股份,但是却获得了65亿美元巨额资金。

4月份,中华帝国驻苏伊士运河军队撤离,防务移交给英军。1万中华帝队撤退至位于地中海的塞浦路斯海军基地,编入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海军陆战旅。另外一万军队撤到印度洋马尔代夫海军基地,编入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海军陆战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