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不会被王辰浩拖累,没曾想当上了总〗理衙门大臣,这个王辰浩就给他出了难题。

面对光绪的问责,奕励只好硬着头皮回答。

“启禀皇上微臣得知此事后,立耳照会了英国公使窦纳乐和美国公使查尔斯二人,当面质问他们此事。,奕励顿了顿,心中盘算了一番后,继续说道:“英美两国公使称,他们只是按照条约附件规定,指派中立国银行将这笔赔款转交给朝廷。

考虑到朝廷没有国际汇兑银行,因此他们选择了美洲银行,至于美洲银行为何没有交给朝廷,英美两国公使表示,这是王辰浩和朝廷的事情,跟他们无关。”

光绪咬牙切齿,知道英美两国肯定一推三六五,根本没处跟他们说理去。

“那王辰浩呢他竟敢si吞朝廷的款项”

奕励苦着脸道:“启禀皇上,美洲银行的幕后老板就是王辰浩,王辰浩称,他刚刚升任陆军大臣和海军矢臣,正准备整编全国海陆军,但是朝廷拖欠海陆军,以及北洋兵器重工、上海船舶重工等共计两千多万英榜费用,如果不能够及时补充回去,恐怕还会发生士兵哗变、闹事等事情。”光绪顿时愣道:“怎么变成两千万英榜了不是就欠了五六百万英榜吗”奕助不言,翁同su这时道:“启禀皇上,那七百万英榜是对俄战争期间欠下的,琉球复国战争和清日战争又消耗了一千三百三十万英榜,因此累积起来就是两千零三十万英榜了。”光绪顿时气得直翻白眼,道:“这个王辰浩可真会算账他不过是把海军开到日〗本打了几炮而已,怎么就能hu这么多钱另外,琉球复国战争不是他搞了个什么志愿军吗跟朝廷有何关系为何hu钱也算到朝廷的头上”翁同su苦笑道:“皇上,您难道忘记了吗琉球国王尚泰的进贡表上请求朝廷体恤帮助琉球复国的志愿军将士们,您当时金口一开,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琉球国王体恤志愿军将士们的费用由朝廷出。

那琉球国王尚泰跟王辰浩穿一条ku子的,当即就承担了志愿军赴琉球作战的全部费用开支。”光绪顿时傻眼,他已经有些不记得了,但是他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当时因为他见到琉球国的上表称臣时太高兴了,好像当时一口气答应了尚泰很多的条件。现在想起来,光绪顿时发现这就是王辰浩故意设的套,等着他往里钻呢。

“朕说过吗”

光绪装傻,但翁同su个奕励二人却是同时点点头,后者道:“皇上当时龙颜矢悦,可是当着文武大臣们和琉球国王的面承诺的。”光绪恨不得找快豆腐撞死算了,暗骂自己太傻,当时怎么就昏了头呢

光绪颓然跌坐在龙椅上,老半天不说话。

翁同su跟奕固对视一眼,也是大气不敢出,生怕变成光绪撤气的出气筒。

过了一会儿,光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问道:“王辰浩一下子又hu不完这五百万英榜,朕就管他借来用用如何”

奕助躲过光绪的眼神,把脸别向旁边,暗讨光绪这话肯定没有结果。

翁同su苦笑道:“皇上,王辰浩已经用这笔钱向英国和美国订造了四艘战列舰和十二艘辅助舰只,英美两国各分摊了250英榜的造舰订单。

恐怕皇上借不到钱了。”

啪的一声,光绪猛的一拍桌子,吓得翁同su跟奕打了一个ji灵。

“这个王辰浩实在是太过分了,扣押了日〗本给朝廷的钱,不及时上交不说,竟然转手就hu了出去朕非得收拾他不可”

翁同su再次苦笑了一下,说道:“皇上息怒,王辰浩向英美订购军舰一事,也是皇上应允的,皇上若要用这个借口去收拾王辰浩恐怕不妥”光绪再次郁闷了,问道:“朕什么时候又答应他了”

这回翁同su跟奕固二人真的被打败了,二人都是相当无语的看着光绪。

光绪见他们二人的神情,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朕不记得了”翁同su无奈的叹口气,道:“老臣早该猜到王辰浩的小伎俩的

北京条约正式签约那天,王辰浩趁着皇上龙颜大悦之机,提出英美两国在北京条约的缔结上面向曰本施加了压力,为了感谢英美两国,王辰浩向皇上进言称向英美两国订造军舰,即作为答谢,又可以巩固海防。当时皇上沉浸在北京条约签订的巨大喜悦当中,您说获得了日〗本赔款后,就有钱了,因此您当时就同意了。只不过没曾想王辰浩早就布置好了局,他当初就是打算好了si吞日〗本这笔赔款了。”光绪听完后,脑海中渐渐想起那天的情形来。

正如翁同su所言,那天光绪实在太高兴了,高兴的得意忘形了,以至于没有发现王辰浩的弯弯绕,现在回想起来,这明显就是王辰浩布下的套,而光绪他自己却是跟傻鸟一样的往里转。

砰地一声,光绪一拳砸到了桌子上,比之前还响。

“皇上您没伤着吧”

翁同su跟奕固连忙想要上前看看,因为光绪那一拳头打的很用力。

“你们都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待会儿”翁同su和奕励见光绪脸sè不善,不想讨那个霉头,于是纷纷跪安,退出御书房。。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217章货币改革二更

王辰浩设套耍了光绪一把,将日〗本赔偿的五万英榜收入自己的囊中,这令光绪非常郁闷。

在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光绪知道他现在还没有至王辰浩于死地的证据和力量,因此不敢打草惊蛇,有苦只能自己吃了。

随着清日战争的结束,光绪的主要精力又转回国家改革上面来。

光绪最近大感自己身边无人可用,因此大力提拔康有为、粱启超、谭嗣同等青年维新派,同他们的接触当中,光绪越的要进行维新改革了。在光绪看来,或许只有改革这个国家制才能够延续清王朝的统治。

经康有为上奏,光绪决定先进行货币改革,统一大清货币系统,结束全国各地si造钱币,压榨姓财富的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