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我独裁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咱们现在虽然还无法实现摩托化,但咱们可以实现自行车化”

自行车化

王士珍等面面相觑,他们还没有过骑自行丰的经历。

很快,王辰浩要求奔自行车厂,车队于是在自行车厂停下。

看到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时,王士珍等人顿时傻眼。

“这玩意能当代步工具像战马一样可它怎么走啊”

“既然像战马,当然得骑了”

王辰浩兴趣大起,命工人拿来一辆自行车,当着众人的面,王辰浩就在空场地上骑了几圈,一圈速度比一圈快,顿时令王士珍、阮忠枢等人大开眼界。

“大人威武”

也不知道是谁喊得,众人纷纷跟着大喝起来,闹得王辰浩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不就是骑个自行车吗用得着威武两字吗

不过,王辰浩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对于他们来讲,需要接受的新事物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惊诧是可以理解的。

“到时候,咱们的陆军每人配备一辆自行车,就跟骑兵一样。这自行车可比战马好养活多了,成本也低,却可以让步兵具备骑兵的机动能力。”

王士珍等人不由得感叹道:“大人英明,咱们跟着大人可是开了眼长了见识了”。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196章兵器发展万字大更

经过一个礼拜的视察,王辰浩对整个京津唐工业基地有了全面的了解,整个基地上百家洋务公司都按照王辰浩当初的构想在有计划的进行着。其中技术要求低、施工容易的一批轻工业已经陆续建成投产,并供应京畿直隶省各地所需。因为王辰浩的特殊政治地位,各省督抚都卖他几分面子,加上最近英国和法国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导致国民ji愤,纷纷抵制洋货,各地商人纷纷赶来京津唐工业基地内进货,一时间令工业基地内生产的各种产品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王辰浩深知重工业是强国之路,轻工业是富国之本,两者都要抓,不可以偏重一方,否则就会走上当年苏联的败亡之路。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下令已建成的一批轻工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允许民间资本进驻工业基地,允许民间商人在工业基地内开厂,同时开放一批非军事项目类的公司的股票,允许民间购买其股票,从而达到集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

因为京津唐工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供应,生产成本低,加上王辰浩的个人权势令工业基地内治安稳定,使得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商人、资本家将其旗下公习、工厂迁往工业园区。其中上海资本家张赛投资建设大生纱厂天津分厂,林献堂投资建设广渠造纸厂、张峰岭投资开办星华火柴厂,生产出中〗国第一盒自造火柴,结束中〗国长期依赖外国洋火的境地。陆润庠则在上海放映第一部西洋电影后,在工业园生活区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

眼下清帝国在关税上面受制于列强,关税很低,国内民族企业一般很难跟洋人公司竞争,很多民族企业不是亏损就是破产倒闭。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及时的向他们伸出了援手。由于朝廷给王辰浩个人旗下的洋务公司免税,王辰浩为了扶持这些民族企业,允许很多国内商人和资本家们挂着他的名号开办公司、工厂,这样他们可以不用向朝廷纳税,减轻成本压力,有能力跟外国公司竞争。

王辰浩此举深得国内商人和资本家们的赞誉,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国内民族资本商递名帖拜访或者登门送谢礼给王辰浩。王辰浩的忠勇伯府门口长时间的排着长长的队伍,甚至有些人为了赶早,夜间就开始提前排队了。

王辰浩公务繁忙,自然没工夫接待这些人。

于是王辰浩在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洋务管理办公室,派人专门接待他们,帮他们办理申请挂名庇护手续,这才令府门口清净了下来,但每天依然有不少鼻人前来拜访送礼,管家李德海直接令门房一一登记在案,每隔一段时间,李德海集中向王辰浩报告一次。

王辰浩从工业基地视察回来后,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其中一项是扩大自行车厂生产规模,由现在的每月生产500辆自行车,扩大为月产2000辆自行车的规模,计划每年装备给北洋陆军一个师所需的自行车规模,先把北洋陆军步兵师改造成自行车化步兵师,等到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各种军用车辆质量过关后,再逐步进行摩托化和机械化改造。

京津唐工业基地被王辰浩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未来国家工业的摇篮。

总的来说,王辰浩对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建设十分满意。按照他的构想,这座工业基地将在未来三年内形成规模,完善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基本上5以上的国家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设备和技术都可以自给自足,其中部分技术甚至将领先国际,可以获得出口优势。

视察完工业基地后,王辰浩一行人又去了北洋兵器视察了兵工厂的生产情况。

北洋兵器重工在徐建寅的主持下,规模急剧扩大。此时的北洋兵器重工因为清俄战争的爆发,军火需求的ji增,增加十几条枪械、火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