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皇帝分身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奢侈品被zhèngfu垄断,为的是赚取垄断暴利,补贴其它不赚钱的方面。而食品、食盐之类也被zhèngfu垄断,则是为了为的是打压食品价格,不让这些商品涨价,以至于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后世,商人利益集团,不断叫嚣要zhèngfu脱离对于食品价格的干预,其实是为了让食品疯狂涨价做铺垫。试想,中国的粮食价格如果放任不管,米涨价到10快钱一斤,肉涨价到200元一斤,社会基本乱了套,还能继续搞工业发展

明朝末年,就是因为生活必须的农产品价格乱套了,于是整个国家也乱套了。人们无心生产,纷纷暴动。

崇祯年间的农产品的价格,还有盐的价格出奇的贵。除了天灾之外,也是利益集团囤积co纵使然。

拿宋朝和明朝的盐价格来比较,就知道明朝地主商人利益集团的贪婪。比如,宋朝zhèngfu对于盐管控很严,每斤盐抽税30文钱,但是盐价仅50文钱。明朝,理论上每斤盐可以征22文钱,但实际上只能收到2文钱税收,但是明朝的各地盐价,一斤普遍是在100文钱以上,有些偏远地区一斤盐甚至涨价到300文钱一斤。

宋朝一年盐税是超过1000多万两的,明朝的盐税只有100万两左右。而明朝的盐价,比宋朝贵几倍。

这里面,盐价多少,zhèngfu收税并不是主要因素,而是zhèngfu对盐价的管控能力。宋朝的食盐,管控的很严,zhèngfu收税很高,市场盐价也比较便宜。明朝zhèngfu管控放松,于是尽管私盐泛滥zhèngfu收取的盐税较少,盐价却成了天价。

国计民生的行业,指望商人有良心,或者商人之间竞争来降低价格,这是缘木求鱼。除了zhèngfu严厉的管控,将价格压低,别无他法。

盐,在明朝黑幕很深,被两淮盐商控制,全国八成的盐,都是两淮盐的市场。两淮盐商,穷的身家百万,富有的身家数千万两。而每一个盐商,往往都有政治能量和背景。有的盐商是东林党人,有的盐商是阉党。还有山西商人,也是参与其中,而明末的山西商人与满清是勾勾搭搭的,是一群发国难财的汉jin。

盐这一块生意,肖图白暂时没有jg力去吃下来。事实上,盐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宋朝人每斤盐征收30文税,市场价50文钱,这说明每斤盐从生产到运输、销售,各环节都有利润的情况下,成本也是低于20文钱的。

明朝的盐制造工艺有一定进步,应该能更低。但是,市场卖的如此心黑,肖图白便知道,盐是很多利益集团共同的钱袋子,若是动了盐价,会触犯众怒。

所以,肖图白搞棉布、搞钢铁、搞海鱼、搞烟草、搞香水、搞军火,却偏偏没有利用天津的海滩,去生产廉价的盐,原因就在于肖图白既不想融入利益集团,也不想和他们撕开脸。

“尽量开创新的利益,而不去触犯旧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为的旧式麻痹他们,壮大自己。有朝一ri,去动他们的既得利益,便是最终的摊牌,你死我活的摊牌”肖图白心中默默的想。

第二三四章铁轨路、昆仑奴

九月天,秋风乍起,渤海湾涛声滚滚。天津水师八艘主力舰队护航,100多艘商船、补给船、渔船跟随其后。

一眼望去,整个海平面被庞大的船队给遮蔽。

令船队众人心中不由涌起巨大的自豪感。

天津水师的近期行动,拔掉了渤海大小岛屿上的各种势力,无论是满清的武装据点,还是海盗,皆被清剿一空,大量被满清绑、挟持的渔民、海商,获得了解救。

甚至,水师的舰队,会给民间的商船、渔船提供无偿的护航,这更增加了海上讨生活的人,对天津水师产生好感。

“郑大哥,你给我讲讲国师爷的事情吧。见了国师爷,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可得多指点”

“可以啊,不过也仅是我一家之言。国师爷不喜欢y谋计策,凡事喜欢稳重。就如治理地方,国师爷不喜欢那些腐儒,反而喜欢用锱铢计较的商贾、一丝不苟的退伍军人、还有一些实干派的官僚去任事军队方面,国师爷也讲究军规森严,提倡堂堂正正用兵,尽可能规避错误。因此,每次打仗,我军皆了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外,更重要的是很多用计谋一些喜欢三十六计,或者是一堆奇谋的人,很难在我军受到重用”郑芝豹思考道。

吴三桂奇道:“自古以来,名将谋士不都擅长用计”

郑芝豹冷笑道:“而自古用计者,败多胜少,盖因为用计本身就是违反军事常识出奇制胜大明的萨尔浒之战,若不是为将者太心急,犯下分兵大忌。何至于被鞑子各个击破我军吸取教训,任何一战皆求稳妥,追求将战争变成变成比拼时间、后勤、人力、资源、意志的消耗战。而我军最擅长的就是发展经济、动员兵力,若是敌人与我军拼这些,长期的态势,总将会是我军越来越强,敌人逐渐被消耗掉。”

吴三桂闻言虽然想要辩驳,但是却也有所触动。用计谋打仗,首先就预设了一个立场敌人会上当

本书下载官网

若是敌人不上当呢那么妙计就变成蠢计

简单的计谋,容易被一眼看穿。而不容易被看穿的jg密复杂计划。一环套一环,一个环节出错了,全盘就被推翻。事实上,就连自己人,执行jg密的计划。也很难完全不走样。更别说,牵着敌人鼻子走

其实,如果想要害一个军队打败,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最优秀的军事专家,给其设置一套最复杂、最jg密、最完美的计划因为,越是jg密的计划,需要的执行力越高,越难以实现

历史上,记载的大多数战场妙计。很多都是事后分析总结,为胜利找原因找理由,看起来似乎智珠在握,其实却是不切实际的马后炮分析。

秦朝的杀神白起,可善用计汉初的韩信等人。可善用计,不善卫青、霍去病,是否善于用计也不善岳飞可喜欢用奇谋妙计,也不善

自古赫赫威名的名将。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