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皇帝分身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肖图白道:“你3文钱一根卖给商人,会没有市场”

国内市场中的蜡烛,普遍是10文钱20文钱一根。如果晚上以蜡烛读书,一个时辰一根蜡烛,一晚便要消耗两三只蜡烛。能够常年消费蜡烛的,往往都是不缺钱的富户。普通的读书人,哪怕晚上也刻苦用功,往往也是用暗淡的油灯,而舍不得用蜡烛。

而一只蜡烛降低到5文钱的市场价,普通家庭的读书人,也能够用得起蜡烛。通过降价,事实上也扩大的消费人群,进而扩大了市场规模。

而且,除了国内市场可以销售之外,海外的市场同样可以开辟。比如,ri本的市场上,也是有蜡烛需求的。

此时,天津和ri本之间的贸易不断升温,平均每月有十多艘朱印船,航向天津港口。而平均每艘船,大约要进购价值10万两以上的货物。ri本的朱印船主,显然并不满足与天津的纺织品、瓷器、纸张之类高附加值的产品。多一项中国的蜡烛,多半也能够获得朱印船主们的青睐。

3文钱一根蜡烛出厂价,林记公司依然能赚取05文钱的毛利润。每根蜡烛赚的少,但是若是10亿根蜡烛卖出去,那可就是50万两利润的大生意。

林深河再次兴奋的口水直流,其妹林深叶连连扇他十多个巴掌,才将其扇醒。

“妹妹,你为什么打我”林深河显得有点微微恼怒。

“笨蛋哥哥,还不感谢肖大人”林深叶显得更为jg明。

“才不,他一定有大y谋”林深河叫嚷道。

“什么y谋”林深叶好奇道。

林深河深深的看着自己的妹子,心中滴血道:“那个肖sè狼,看上的一定是我可爱的妹子。”

肖图白自是不知道林深河的想法,简单的与其签了一分供货合同。

未来的一年内,天津军械厂加工原油的产品之一石蜡将会批量供货给林记蜡烛厂。而林记蜡烛厂,此时拥有80名蜡烛工人,一天的产能是4万只蜡烛。相对于将来天文数字一般的石蜡供应,这样的产量还是不足的。

为此,林记蜡烛厂准备将规模扩建到3000人以上,升级为大明王朝最大的蜡烛托拉斯。

第一六六章皮岛海战一

天津军器厂的业务,虽是包括石油加工业,更包括火枪、火炮、火药在内的各种火器。高速更新这里面,国资委作为天津军器厂的主要出资方,而工部则提供合格的工匠和技术人才。

明朝的武器制造来源比较繁杂,各地卫所、营镇皆设立军器局。

其中隶属工部的南京军器局、běijg军器局,规模最为庞大,生产的武器占据明军所使用武器的五成以上。

工部旗下的běijg军器局,就有两万多名专业打造各类兵器的工匠。可以说,工部称得上是17世纪世界最大的兵器制造机构。běijg军器局下属的王恭厂,曾经有9000多名手艺最jg湛的火器工匠,专门负责给大明朝制造枪炮。

天启年间曾发生了一起“王恭厂大爆炸”事件,造成工部火器制造能力元气大伤。

关于“王恭厂大爆”,史载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běijg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造成半径达750米、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及2万余人的巨大死伤。其中,数千人被冲击波掀上半空,砖石碎片甚至砸死皇宫中数千人,天启皇帝的太子,也因为火药爆炸而夭折。后人估算,王恭厂大爆炸的威力约为1至2万吨当量的tnt炸药,相当于广岛原子弹核爆的当量。

从王恭厂大爆中,可见明朝后期工部的火器制造产能。何等的惊人。不过,同样是天启年间的那场爆炸,损失了工部的元气,使得工部至今未恢复火器生产的产能。而依靠朝廷拨款,工部的制造能力永无恢复全盛时期的可能,这也是刘遵宪同意与国资委合资的原因。

作为国资委与工部首个合资经营的企业,天津军械厂是一个dui的企业编制。负责制造火枪、火炮、火箭、火药等等各种火器,与此同时,也从事石油化工业。从石油中提炼猛火油、石蜡、沥青等等产品。

整个天津军械厂,实行股份制。

国资委投资300万两资本,占据51的股份。而工部则出1万名技术工人。占据49的股份。

作为一个企业,天津军械厂肯定是自负盈亏。与此同时,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管理层和职工,基本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是订单完成顺利,以及研发项目有了新的进展,则能够获得绩效工资。

刘遵宪闻言赞许道:“胜过工部体制多矣”

肖图白笑道:“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又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利诱之。让员工能够通过努力,而获得更好的待遇。而残酷剥削,工匠无望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待遇,自是要懈怠。”

刘遵宪闻言不由深思,大明朝廷的体制之。官员靠着俸禄,并不能够获得很高的待遇。因此,官员大多数损公肥私,在朝廷的公事上敷衍,而积极利用手中的权柄为其私人家族牟利。

现如今,朝廷整个体制已经病入膏肓。绝大多数的官员,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非东林党,皆贪腐。少数的清官,也不过朝廷的遮羞布。

当然,刘遵宪是温体仁的党羽。相比较东林党人的贪腐,温体仁一党相对比较清廉一些。毕竟,温体仁以身作则,刘遵宪之类,也皆是比较清廉。但是,温体仁一党的相对清廉,往往被东林党人攻击,认为其故意做出姿态,用以奉迎崇祯皇帝。

“难啊”刘遵宪不由的苦笑道。

“国家弊病丛生,我辈当迎难而上。太平盛世的官员,只需能力平平即可,乱象丛生,拨乱反正,方显英雄本sè”肖图白笑道。

刘遵宪心中不由一颤,道:“肖大人,说的是”

明朝的翰林编修姜ri广曾说:“建州之有东江也,犹人身之有蚤虱也。撮之则无处著手,听之则吮肤而不宁。”

但是,东江镇设立以来,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初,毛文龙时期核定东江镇编制是20万人,崇祯初年认为编制太大,核定为10万人。再后来,沈世魁担任总兵时期,东江镇兵员被核定为两万八千人。

毛文龙时期,东江镇时常登陆辽西腹地,进行打游击战。而黄龙时期,也能够炮轰建州的军事重地,将辽西汉人引渡回明境。沈世魁时期,只能困守皮岛,还时刻要地方满清旅顺水师的袭击。

最初,黄龙战败,旅顺失陷后,东江镇震动,沈世魁打算要放弃皮岛,西逃回大明腹地。岛上数十万军民闻讯,纷纷请求道:“老爷平ri以大将处岛中,今ri独自西归,吾属将奈何俺等当先自杀”

沈世魁不得已,继续留在岛上,稳定人心。但是,自此之后,东江镇对于满清的牵制能力越来越低,反倒时常被满清的旅顺水师,截断了粮饷、补给。

郑芝豹率领福建水师和天津海防水师的力量,以奉旨增援东江镇的名义,支援皮岛东江镇后。整个辽西的战争态势,开始有着巨大的改变。

首先,郑芝豹的船队,带来的10万石粮食,大为缓解皮岛上的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